行长都降50万,银行人还香吗?

恨竹聊世界 2025-03-31 22:42:54

银行大降薪了,就连被称为工资天花板的招商银行都顶不住了,行长直接降薪50万,员工平均降薪2万,还有银行的高管集体降薪300万。

最近,银行降薪的消息刷屏了,招商银行首当其冲,去年它们行长年薪立减50万降到了296万,去年人均员工费用降到58万,两年时间降了4万,虽然这员工费用不全是工资,五险一金、用人成本也算在内,但是网友看完还是纷纷感慨说,怪不得都急迫脑袋去银行,这降的数字都比我工资高了。

先放下你准备转行的简历,让我们用小学数学拆解这场"百万年薪迷惑行为大赏"。

招商银行人均年薪58万?先别急着酸,招行2024年员工费用680.9亿,摊到11.72万打工人头上,人均成本58.1万。

这数字什么概念?

相当于每天睁眼就赚1591元(按365天算),比奶茶店员工时薪高10倍,比外卖小哥日薪多5倍,甚至能吊打90%上市公司高管。

但现实是,当你和马云平均工资时,你也能喜提"亿万富豪"头衔。

招行年报早就暗藏玄机,行长2023年降薪49万,但依然拿着296万年薪,相当于每天进账8112元(连呼吸都在赚钱)。 副行长们组团降薪百万,但最惨的副行长依然手握179万年薪。

其实,行长带头降薪49万,但基层员工依然在"拖后腿"。

招行员工真实生存指南,柜员月薪8000,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但数的都是别人的钱。客户经理KPI压顶,拉存款拉到梦见自己在马里亚纳海沟游泳。 IT部码农996修bug,看着"人均年薪58万"流下两行代码泪。

而且降薪之外,招行还开启了著名的反向讨薪模式,这几年向员工追回了超过1亿的薪酬。

要知道,招商银行一直都是银行薪资的天花板,六大行都比不过它,它的举动足以说明整个金融圈钱包都在缩水。

去年,兴业银行全体董监高一共是拿1632万的报酬,比2023年少了300多万,整个上半年,全国42家上市银行还出现了薪酬总额的首次下滑,过冬的信号很明显。

那么,为什么银行这种铁饭碗都降薪呢?

这里面主要跟两方面有关。

一方面是,很多高管的薪酬都实行延期支付。

比如2024年的薪酬,有可能部分是前几年延后支付,如果一些高管风险控制比较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或者违规,延后支付的薪酬就可能比较多。

相反,如果一些高管风险把控不好,甚至出现客户爆雷了,或者出现明显违规了,薪酬可能就会减少。

另一方面,跟银行的业绩承压有很大的关系。

大家抢着存款不贷款,银行躺着赚利息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最赚钱的贷款业务,主力军是房贷,但去年买房的人变少,全国的新房销售额同比大跌17%。普通人不借钱买房,企业不敢借钱扩张,银行还怎么放贷呢?只能将贷款利率来吸引人,但这样又带崩了净息差。2024年,全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跌到了1.52%,创了20年新低。

贷款和存款之间的利差越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越差,所以才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保利润。

连金融扛把子银行都过冬了,那券商就更别提了。

去年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虽然营收利润都在涨,但是董事长降薪270万,高管整体降薪6500万,中信建投人均员工薪酬也是降到了53万出头,比2021年的69.7万,跌了快1/4。

Choice数据显示,51家上市券商中,27家券商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降。其中,天风证券以14.77%降幅位居榜首,中金公司降幅为14.54%紧随其后。

此外,中原证券、东兴证券、国泰君安等降幅也都超过了10%。基金行业同样未能独善其身。以往,公募基金凭借大规模资金和高额手续费赚得盆满钵满,如今也不得不顺应大势降费。

从宏观角度来看,金融行业高薪对应高责任,这次的降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整个行业的一种自保。招行人均薪酬跌破60万,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阶段的开始。

金融业的黄金二十年,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但当潮水退去,我们会发现,任何行业都没有"躺赚"的可能。

2025年,愿每一位金融人都能在风雨中站稳,在变革中重生。

0 阅读:0

恨竹聊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