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子。
前几天看到一则热搜,“AI才女罗福莉已到新岗位上班”。
罗福莉是谁呢?
她保研北大,被誉为95后AI才女,是DeepSeek-V2的核心开发者之一,一年发表8篇顶会论文,入职过阿里达摩院、幻方量化等大厂,连雷军都想用千万年薪将她招致麾下。
至于新岗位是否在小米,罗福莉并未提及,甚至发朋友圈表示,她深知捧得多高,摔得就有多重,希望外界不要再神化她,还她安安静静做事的氛围。
不过,即便罗福莉保持低调,但有话题往往就有争议。
一些网友对她冷嘲热讽,在DeepSeek火之前离开团队,恐怕后悔莫及。
但不管怎样,罗福莉的成长经历,从农村出身到被雷军亲自挖人,也揭露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即普通人掌握能力的重要性。
01时间回到1995年。
那一年,罗福莉出生在四川的农村家庭,父亲早年都是普通农民,家境条件不算好。
但他们没有躺平,后来父亲成为电工,母亲当上老师,让罗福莉懂得学会努力。
努力支撑着她考上了高中的“清北班”,后来更是如愿去到北京,被北师大录取。
然而,她上大学前没怎么接触电脑,却被调剂到了不熟悉的电子专业。
当时,父母以为她要学如何“修电脑”,劝她不要干这个。
她自己也很迷茫,自己苦思冥想几小时才解出来的编程题目,怎么别人几分钟就能搞定?
直到某一天,她打听到:电子专业没人保研到北大,但计算机专业每年都有保研名额,且在北师大,电子专业转去计算机专业,没有门槛限制。
不得不说,正如张雪峰所说,对于小镇做题家而言,有时候选择大于一味地努力。
为了保研北大,罗福莉果断转去了计算机,也把自己的成绩从吊车尾提到前几的位置。
但借此保研北大,还不足矣。
尤其是她通过自荐能够在北大老师手下实习,却发现除了她是外校女生,其他9人全是北大本校的男生。
那么,当别人优势更为明显,她却连基础的编程语言Python都不会时,如何脱颖而出呢?
罗福莉的回答还是努力,甚至是百分之两百的努力。
那段时间,她一遇到不会做的地方,先去操场跑几圈后继续死磕难题。
别人说她不是做科研的料,她就不到黄河心不死,一门心思搞学习。
她还记得,她为了赶论文,大年二十九回家,大年初五就回校,刚好在正月十五写完。投出论文的那一刻,她躺在寝室床上,听着外面放烟花的声音,眼泪止不住地流。
最后,她成功保研北大,并在研二时期,在顶级国际会议ACL上,发表了8篇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其中2篇还是一作。
这种能力有多震撼?
2022年,网上爆出二本学生陈同学在初试成绩不佳的情况下,靠复试逆袭第一。
网友质疑是否具有公平性,但得知陈同学本科期间发表了3篇SCI论文,质疑立刻烟消云散。
3篇SCI的含金量已经如此,更别提8篇顶会论文了。
罗福莉也因此火上知乎,获得“天才AI少女”等称号。
据说,无数人找上门来,有找她出书的,有找她录公开课的,有请她做人工智能编程的,甚至还有经纪公司要签她出道做艺人的。据说,每天的报酬多达数千元,相当好的待遇。
但她一一回绝,觉得学习就该心无旁骛。
02当然,她也不会死读书。
她硕士毕业的那一年,正是AI呈现发展趋势的2021年,她没有继续攻读博士,而是选择就业。
她先后在阿里达摩院、幻方量化、DeepSeek工作,主导开发了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还参与MoE大模型DeepSeek-V2的研发。
当雷军用千万年薪向她递来橄榄枝时,她更是从容地说,我考虑考虑。
这其实就是能力带来的底气。
毕竟,小米作为大厂,人才济济,推动雷军花天价的原因,肯定不是光看学历。
而是罗福莉掌握的自然语言处理,匹配市场需求,能解决小米AI大模型团队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们常刷到学历贬值,35岁被优化的信息。
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学历只是敲门砖,能力才是护身符。
以前大学生为啥吃香,主要因为能上大学的人寥寥无几,据数据显示,1949年,全国5.4亿人口中,约80%人口不识字,大学生自然成了香饽饽。
但随着国家扫盲,改革开放,学校逐年扩招等因素,很多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当学历不是蓝海,信息差和竞争力更是要努力补齐。
想想看,一个利用学校等平台带来的资源,把一门本领学到精,一个整天得过且过,甚至不是挂科就是逃课,就算同一个大学出来,在职场上都可能有很大出入。
罗福莉也是同理,如果她浑浑噩噩读完大学,就算北师大毕业,也达不到现在的成就和待遇。
张雪峰还有句话说得不错:“不管你为何奋斗,哪怕追求微小的进步,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梦想。长期放弃的后果就是失去勇气,变成彻头彻尾的懦夫。”
所以,所谓的天才,不必过于神化,他们可能只是普通人稳扎稳打,和时代互相成就的结果。
为了钱,而不是为自己的事业,太没自信。还是被人挖,简直就是掉价。显示的是没有骨气。今天被挖,已经被挖习惯了。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