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读者问我,为什么六小龄童的风评开始好转了。
两个原因,一是章老师也学会了互联网的玩法,知道网友爱看什么,爱听什么。就像前几天,虽然没明牌夸黑神话悟空,但还是隐晦的夸奖了一下这游戏对于「吴承恩文化宇宙」的贡献。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互联网玩法这件事,只是小孩子们的一种遮羞布,虽然年轻人经常因此嘲笑老年人傻逼,但这玩意不赢房子不赢地的,是个很容易捕捉的思维模式,老年人只是没必要学,不是学不会。
这种互联网思维,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既得利益者及貌似既得利益者别装逼,得装的虚心点,显得网友比你还懂」。
这玩意儿只要想学,一个月时间也大致能知道规律了。更何况章老师也并不是没有团队跟助理,只要想,甚至随便抛几个梗出来,体现一下「老年人积极融入小朋友的世界却不得法(最后四个字最重要)」的场景,口碑还能更好。因为网友还是非常好哄的,章老师以前是没想通,才把好牌打烂了。当然也跟他之前的粉丝团队某些人表现激进有关系,这属于明星的常见情况,也不足为奇。
第二个原因是章老师本来也没做什么不好的事。那些以前的梗,比如签字售书一条线、灵堂卖片,也不是就他一个人这么干,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而且灵堂卖片也只是一种夸张,并不是真在杨洁灵堂里宣传电影。
只不过是跟孙悟空这个形象有些剥离感,毕竟孙悟空不是个有很强物欲的猴,钱色两不沾,这也是它虽然脾气暴但很少被家长举报教坏小孩子的原因之一。
但孙悟空是虚拟的猴,章老师是现实的人。
现在刨除正面负面的滤镜,章老师其实就是个专业能力过硬,演戏态度过关,有基本道德操守,比较爱名利,比较固执的50后老人而已。他跟孙悟空的关系仅限于戏内,或者还加上一点他对于他父亲、他哥的感情,但毕竟是两回事。
当然,还有周星驰的原因。虽然章老师并没有直接骂过周星驰什么不好,可舆论上曾经默认「86版西游记」跟「大话西游」是西游文化里不相容的两座大山,且后者的档次在年轻人的话语权里,默认高于前者。
因此周星驰名声越响,大话西游的话语权就越重。相反,周星驰名声越拉胯,吹捧大话西游的人,自动就偃旗息鼓,舆论就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了。
当然,客观来说,章老师对西游记的情意结,很大程度上是超出了一个演员对作品应有的情怀。但出于文化水平限制,又并不能真正去研究书本上的西游记,甚至永远都从「吴承恩」这个至今仍有争议的作者出发,去揣度整部书的思想内容,倒果为因的地方肯定很多,这点在他的得意之作《吴承恩与西游记》里一览无余。以至于只要一提到「西游记」、「吴承恩」、「美猴王」、「取经」等关键词,章老师的表现,就很类似于郭德纲在《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时聊到相声的精神状态。
这是一种「舒适区内的积重难返」。他为此耗费了整个青春,也因此得到了名利,所以一定要无限拔高这件事,哪怕并不是完全理解,解读的也未必比其他人更深刻。可是这种热爱及抬举的态度,是一定不容挑战的,否则好像自己这辈子什么都没干一样。
这是个很正常的心理,因为人的精力、天赋本来就是有限的,能搞好一个小领域的人,本身已经万不存一。一但能搞好,必然想说这是世界上最难的事(一如德纲喜欢说什么天下最难的就是说相声),是最不容异教徒亵渎的约柜。
哪怕是金庸那种学贯中西,又做买卖又想参政的大手子,年轻的时候还希望大家重视他的学术、商才、政治见解,但到老了还是颤颤巍巍的拿起笔继续修订武侠小说。哪怕改的被骂,也要嘴硬的把武侠小说强行拔高一个位置。因为这时候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跟武侠小说捆绑一辈子,才能真正成全他的身后名,那些他热爱的,并不是他真正擅长的,也不是大众对他的终极认可。而他曾经为了生计而搞出的奇技淫巧,才是永远的烙印。
其实主要是自媒体恶意剪辑六小龄童采访内容的事被网上爆出来了。感觉那几年就是有什么地位比较高的人蓄意要搞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