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几个错误,让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冷兵器的斗争 2023-09-22 00:50:13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4099,阅读时间:约11分钟

编者按:夷陵之战是三国时代极为惨烈的一场大战,自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至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最终在夷陵被陆逊所败,蜀军损失极为惨重,“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夷陵之战的惨败使蜀汉政权从此彻底退出了荆州争夺战,也断送了蜀汉君臣们兴复汉室、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同时,自此战结束到蜀国灭亡前,魏蜀吴三国疆域几乎没有大的变动,因此,这一战也被认为是三国前后时期的分界。不过,虽说夷陵之战对于三国历史极为重要,但大多数人对于此战的印象往往只停留在刘备为关羽复仇怒而兴师、陆逊火烧连营这两处上。对于此战的经过并不了解,本文今天就来仔细介绍一下夷陵之战的来龙去脉。

夷陵之战本质上是吴蜀荆州争夺战的延续。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以及被编选入教材的关系,如今我们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对熟悉,但事实上,就在诸葛亮将“跨有荆益”二州当做刘备接下来战略目标的同时,曹操麾下谋士郭嘉就已经向曹操建议“当先定荆”,将荆州的战略价值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优先级上。

而早在郭嘉、诸葛亮两位谋士定计的七年前,鲁肃就已经为孙权密议,“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帝号以图天下”。最终计划建立一个占据长江以南的割据政权。

从理论上来说,东吴的这一战略的实施难度要低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毕竟相比于刘备,孙权拥有更加深厚的基本盘。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病亡,鲁肃就建议孙权出兵荆州。可以说,吴蜀两国的战略目标本就蕴含有相当大的冲突。若非曹操南下,孙刘被迫联合抗曹,双方的冲突可能自刘表病亡后就会即刻爆发。

但曹操的出现也只能暂时压制双方矛盾,孙刘双方依旧因荆州问题而几乎兵戎相向,赤壁之战曹军兵败后,孙刘联军围困江陵,虽说是“孙刘联军”,却仍是以吴军为主。在这种情况下,若江陵城破,江陵于情于理都势必为东吴所据。因此,为扩张势力,建安十四年,刘备以切断江陵物资来源为由,攻取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值得一提的是,孙权对于刘备“巡行江南”的请求一开始持默许态度,只不过,由于四郡本就新降曹操,尚未完全归附,再加上赤壁之战的惨败让曹操的威胁感大降,面对荆州抗曹派领袖的刘备,四郡太守都未做太多抵抗就宣布投降,就连割据庐江地区的雷绪,也选择归附刘备。四郡降服的如此之快,是东吴君臣所没有想到的。

建安十五年,为减轻长江防线压力,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同意了刘备借荆州南郡的要求,于是荆州江汉地区的防务由刘备所部承担。这也是演义中时常提到的“借荆州”事件。但之所以孙权同意借出南郡,孙、刘两家站在各自立场,却有不同视角。

在刘备一方看来,孙权将南郡出借,是为了缓解军事压力,将他们当做抵抗曹军兵势的屏障。但在东吴一方而言,刘备此前占领武陵四郡其实是摘了东吴的桃子,成了赤壁之战最大的受益人。而南郡不同于武陵四郡,地处孙曹交战前线,如果东吴要保全南郡,就白白成为了武陵四郡的军事屏障,这才是东吴将一郡之地交割盟友的原因。

“赤壁战胜,不为无功,故孙权听其自取荆州数郡,不加阻力,无异假借。遂各持一说,亦即为孙、刘日后构衅之因。——庐弼注《三国志.先主传》”

由于立场不同,孙刘对于荆州南郡及南郡之南的武陵四郡归属产生了重大争议。建安十九年,刘备夺取益州,孙权遣诸葛瑾向刘备讨还荆州被拒,一年后,孙权委任荆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官吏,遭关羽驱赶,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达到兵戎相见的地步:“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和赤壁之战之后的情况不同,由于此时曹操已入汉中攻袭张鲁,担心后院失火的刘备只好选择退让,“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建安二十四年夏,魏蜀爆发汉中之战,同年秋,关羽于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汉中之战和樊城之战的胜利让刘备初步达成“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但同时也让曹魏与东吴深感威胁,尤其是对于东吴,如果益州、汉中、荆州南郡等地为刘备所得,东吴就再无扩张可能,更别提“竞长江所极”的战略。于是,东吴背蜀联魏,偷袭关羽,占据公安、江陵、夷陵等重镇。

客观来讲,刘备、关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刘备伐吴的确有为关羽报仇的因素在内,但从整体来看,夷陵之战依旧是吴蜀两势力关于荆州归属矛盾的延续,对刘备而言,失去荆州,“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军事图景便再难实现。

和演绎中兴兵七十五万伐吴不同,历史上的夷陵之战蜀国的总兵力并没有如此夸张,按照《三国志》等文献记载,其总兵力在十万人上下,是吴军的两倍。然而,兵力的优势却难掩伐蜀军将领的缺乏。

刘备本计划令张飞率军自阆中出发,会师江州。但张飞却由于“暴戾无恩”被部下张达等人所杀。此时,其麾下宿将中,已无一人可用:马超染病,当年即病死;黄忠死于两年前,魏延守汉中无法脱身,赵云、黄权二人反对伐吴,自然也不能委以重任。于是刘备不得不亲自挂帅,并擢用吴班、冯习等一批资历和能力稍弱的督将。

章武元年七月,蜀将吴班攻占巫县、秭归两地,并在秭归依山筑城,夷陵之战爆发。但在此时,刘备犯下了一个最不该犯的一个错误:他兴兵伐吴,却让大军在秭归滞留了将近5个月,直到第二年正月,他才到达秭归。

有人认为,蜀国之所以驻军秭归,是为了等待公安、江陵、夷陵等地反吴势力响应,但此时距离东吴夺取荆州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在这两年间,孙权并未虚掷,他大力加强对于归降地区的整合,恩威并施。

一方面对于不肯归附的五溪蛮进行围剿,另一方面对归降将吏大加重用,荆州人心已然开始归附。结果,五个月间,除了前面提到的五溪蛮外,刘备的大军没有得到当地任何的呼应。长达五个月的时间,使得蜀军丧失了作战先机,给东吴君臣组织军队、调动物资留下了极其充裕的准备时间。

刘备到达秭归后,大军终于开拔。吴班、陈式率水军出峡口,顺流而下,黄权率偏师从江南道(下面简称江南道)进发,掩护江南夷陵道(下面简称江南道)的刘备主力。从这一安排来看,刘备军的主攻方向无疑是江南道。

如果单从地势上来看,从江南道进军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三峡一线长江之南,水网密集,如夷水(清江)、汉洋河(渔洋河)等河流,都于此与长江汇流。东吴宜都太守、镇西将军陆逊就坐镇夷水尽头重镇陆城,本就是东吴水军重兵屯驻之地。更重要的是,江南道道路崎岖狭窄难走,并不适合大军团作战。此时,加上响应蜀军的五溪蛮军队,刘备军已经增兵至10万。选择这一地区,无疑是扬短避长。

这一弱点果然被陆逊洞悉,面对刘备的大军,他约束部下宿将的请战要求,解释称:“(刘备)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疲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

和江南道相比,江南道的地势更加适合军队展开,主要以丘陵和谷地平野为主,但问题在于,沿秭归北行,即是上庸、房陵二地。江陵之变时,蜀将孟达便携两郡归魏,而两郡又与襄阳、宜城等魏国重镇相连。

刘备伐吴前,虽然试图与魏停战,但曹丕的立场依旧不明,如果大军沿江南道进发,很难说是否会遭遇魏、吴两方夹击。而当地平坦的地势同样更利于北方骑兵的驰突,正是因为这些考量,刘备才放弃江南道的进军计划,而是让黄权率偏师驻守,保护伐吴大军侧翼。

历史很难假设,因此,我们不知道若刘备以江南道伐吴,结果是否能够改写。但夷陵之战的结局却表明,在双方军队战斗力相对持平的情况下,地利带来的优势有时候足以左右胜负。为了达到疲敌的目的,陆逊并未在蜀军士气最胜之际与其交战,而是接连退却五六百里,将蜀军引入三峡。这一地区水流湍急,地势险要,对于后勤和部队行军休整极为不利。

“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川隘流汛,水有惊波之难,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舳舻千里,前驰不过百舰”。

至于吴军,则依靠夷陵一带险要的地势,抵挡住了蜀军陆军的攻势,将他们牢牢困于此地。更重要的是,关羽所练就的精锐水师在江陵之战时已经损失殆尽,此时吴班、陈式所领的水军是菜鸟级的益州水师。如果是在三峡地区,依靠顺流而下的优势,吴水军即使有着训练和装备优势也难以相抗,但在夷陵,三峡的天然增益BUFF也就基本失效了。

夷陵即如今的宜昌,地处三峡出口。据清《东湖县志》载:“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其地为夷陵”。和狭窄险要的三峡不同,江水入夷陵后陡然宽阔,水流也随之变缓。

在这种流速缓慢、水面宽阔的地带作战,吴蜀两国水军的实力差距就变得难以抹平,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蜀军水陆脱节的一幕:当时蜀军前锋已经攻至夷道(夷陵下游地区),而水师却还驻军夷陵上游。没办法,如果再前一步,蜀国水师很有可能瞬间就被吴国那群同行打没了。

如此一来,我们也能理解刘备为何会让吴班率水军上岸诱敌,并非是刘备不重视水军,他“舍船就步,处处结营”,是因为夷陵一带已经不再利于蜀军水师。只能依靠相对优势的陆军寻找破局点。然而可惜的是,直到最后,蜀军也未能击穿吴军的防御,士兵们因为被阻于山林半载而士气日沮。

到此时,伐吴之战的成败基本上就已经注定了。最终,吴军朱然乘舟绕至蜀国前锋冯习的背后,以火攻寨。盛夏时节,曾经火烧博望坡的刘备不太可能忽略防火,因此火攻并不能直接杀伤敌人,但已经疲惫不堪的前锋在东吴军的包围下很快就溃败下来。如法炮制下,蜀军的后续部队也接连陷入混乱之中。

吴军一路追亡逐北,并利用水军截断蜀军退路。此后,刘备虽然试图在马鞍山收拢残兵挽回败局,但在陆逊的围攻下,已是惊弓之鸟的蜀军很快再次崩溃,就连刘备本人,也只能趁乱突围,逃至秭归。

若不是得到赵云、马忠等人的接应,才得以脱险。但此时,曾经声势浩大的十万大军也已经几乎烟消云散。而身处江北夷陵道的黄权,在刘备马鞍山兵败,归路断绝的情况下,也只能率领麾下将士北上,向魏国投降。

参考文献:

1、《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

2、彭凯《略论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

3、任昭坤《夷陵之战的几个问题》

4、王前程《诸葛亮与夷陵之战》

5、陈辽《简论夷陵之战》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