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辑丨大白
当极越汽车CEO宣布解散公司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还没搞清楚这个品牌到底是干什么的。这家初入新能源市场的“年轻车企”,在一片热闹的行业中,选择了以最短的时间登场、最迅速的方式退出,把一场本该激情四射的竞赛,演绎成了一出令人叹息的闹剧。
新能源车市场并不缺话题,也从不缺竞争者。各类品牌层出不穷,功能创新得“惊心动魄”。有人在车内玩游戏、有人在车里做火锅,感觉只差没把“车载游泳池”搬上展台了。极越的出现,本该是一颗“新星”,结果却以“速生速死”的结局告诉所有人: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在消费者需求之上随意挥霍的资本游戏。
我们来盘点一下极越汽车那些引人注目的设计。四个车门完全摒弃传统把手,换成了电动门。厂家拍着胸脯保证,零下18度断电的情况下也能开门。问题是,消费者会信吗?在突发情况下,谁会愿意把自己的生死交给电子电路?传统的门把手简单又可靠,却被极越抛弃得毫不犹豫。
再看它的“半幅方向盘”,就是把方向盘设计成半圆的样子。工程师可能觉得这个设计酷炫拉风,但车主在驾驶时,握感和安全性能有保障吗?市面上能接受这种“特立独行”的用户,估计寥寥无几。
最奇葩的还是它的换挡设计,完全依赖屏幕和AI操作。看似高科技,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电路出问题或者屏幕失灵,驾驶者该怎么办?而且,这种看似智能的设计,完全没有考虑普通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实在难以让人放心。
更令人抓狂的是充电设计。极越的充电口只能通过语音或屏幕控制打开,并且只支持快充,家用充电桩完全无用武之地。看起来似乎“高端大气上档次”,但试想一下,在快充站点稀缺的情况下,车主该怎么使用这辆车?没有考虑普罗大众的使用习惯,极越的这些所谓“创新”,不过是自我感动的产物。
极越的这些设计,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不是好印象。它们体现出的,是团队对市场需求的无知和傲慢。新能源车行业拼的是续航、安全和实用性,而不是那些光鲜的“噱头”。极越的失败,不是因为创新过度,而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消费者买车是为了什么?说到底,是为了方便、安全地出行。如果连这两个基本点都做不到,再多的炫技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传统的门把手、经典的方向盘设计之所以存在这么久,是因为它们早已被验证为行之有效的方案。而极越却试图用一个完全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模式“重塑车市规则”,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极越倒下了,但这场失败的背后,是整个新能源行业的隐忧。近年来,新能源市场过于浮躁,车企们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营销和“黑科技”上,而忽视了核心竞争力——续航、安全性和成本控制。真正的创新,不是为了博人眼球,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否则,不管看上去多么炫目,市场都不会为这些“伪需求”买单。
极越汽车的例子提醒我们,科技不是万能钥匙,消费者的实际体验才是评判一辆车是否合格的核心标准。那些执着于炫技的车企,如果不从这场“速死”中吸取教训,未来或许会步极越的后尘。
极越的失败,也揭露了一个现象:不少车企高管和研发团队,过于沉迷于技术创新,忽视了与市场的沟通。坐在会议室里的工程师们,花大价钱设计出的新功能,未必就是消费者想要的。闭门造车终究是死路一条,只有扎根用户需求,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从传统车企到新兴新能源品牌,谁都不愿意成为下一个极越。但要避免同样的命运,脚踏实地地做好基本功才是关键。花哨的功能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能本末倒置。市场的规律从来如此:实用性、安全性才是立足之本。
关注我,每天一起看今日要闻,收获多多!
今日寄语: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