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这个省,大家都知道是经济强省,别说是全国,放眼全球也能排上号。只不过即便是江苏,依旧存在着不同地方发展的巨大差距。你可能会觉得,江苏这个省地大物博,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地方人口流失严重?特别是那些偏远的苏北地区,人口外流的问题特别突出,像徐州和盐城,就因为农业产业多、就业机会少,很多人选择出去打工或者创业,尤其是年轻人。说到底,就是这里的机会少,留不住人。
首先,徐州是江苏省最大的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强,算得上是一个经济重心。但你如果关注一下,徐州市下辖的四个县,邳州、睢宁、丰县、沛县的流出人口,真心让人心疼。徐州总是说自己是“老工业基地”,但就是这些地方,满地的农田,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企业少,留不住人。邳州市曾经可是全国百强县的一员,经济可不差,但农业人口多,年轻人觉得留在这儿也没太大的发展空间,干脆去大城市闯一闯。这些人离开了家乡,或许能够在工地上做搬运工,或许开个小店,也算是能养得活自己。但很少有人能“回来”,更别说能留在家乡发展。
我认识一个小伙伴,小李,家里就是邳州的。他的父母还在家乡种地,小李小时候一直在邳州长大,但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去上海找工作。如今,他已经在上海站稳了脚跟,跟老家的人也越来越疏远了。每次我跟他说起家乡,他就说,自己也不想离开,只是觉得这里的机会太少,父母都是农民,没有什么资源能够给他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他也不打算回去,能帮父母的话,可能也就是节假日回来看看。这种情形,不仅仅发生在邳州,睢宁、丰县、沛县这些地方都差不多。
再说到盐城,滨海县和阜宁县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外流,特别是滨海县,作为江苏的一个农业大县,农产品产量高,大家也以农业为主,工厂和企业却并不多。你想,这样的地方,哪里能养活100多万人口?一个县的经济和发展,依靠的是资源和产业的多元化,但滨海县的机会明显不够。外面的世界太大,年轻人自然都想去那些产业更加丰富的大城市,比如上海、苏州、昆山这些地方。
阜宁县的情况和滨海县差不多,大多数人外流的原因也是缺乏足够的工作机会。阜宁是农业和水产较为丰富的地方,但这些行业对年轻人吸引力有限,很多年轻人一毕业就选择去外地寻找更高薪、更稳定的工作。我认识一个朋友,阿明,他的家就在阜宁。阿明说,他从小就觉得自己能做的工作就是干农活,或者去外地的工厂做点简单的工作,然而,他早早就发现,自己只能在外面找到更好的机会。父母一直希望他能回乡继承家里的小土地,但他实在是没有兴趣,觉得留在这里做农民根本看不到未来。
然后是淮安的涟水县,之前一度还是个比较贫困的地方,但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进步,流出人口稍有减少。然而,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涟水这个地方发展没有那么迅速,许多年轻人还是会选择外出,特别是一些高学历的毕业生。涟水的工作机会有限,大家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很多人毕业后,干脆去了大城市,宁愿忍受那种快节奏的生活,也不想回到那个缺乏机会的家乡。
总的来说,江苏的苏北五市和其他地方的差距,依旧比较明显。虽然省内经济总量上来看,江苏无疑是强省,但各县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人口外流已经成为常态。人口流失直接影响了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政府也在努力吸引年轻人留下来发展,比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来投资等,但效果并不显著。毕竟,谁不想留在大城市里有更多的机会呢?尤其是现在,信息时代,人才流动性极高,很多地方如果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恐怕就只能继续沦为“人口外流”的牺牲品。
在看到这些人口流失的县市,我不禁想起我们这些“从城市里逃出来”的人。像我爸妈,他们总是劝我早点回家,乡下好,空气好,生活节奏慢,但是对我来说,乡下什么也没有。回家之后除了有个干净的地方睡觉,其它啥都没有。即使是回去创业,能做啥呢?你能做的就是靠手里的田地或是卖点小吃,做一个依赖土地的生活。我敢打赌,十个有着梦想的年轻人,回去的基本只有零个。为了未来,大家的选择就是留在城市。那种所谓的“安逸”是对老一辈人的梦想,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想法就是——我要奋斗!我想要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很多地方的年轻人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乡,而是这个地方给不了他们更好的人生选择。你说,谁不想在自己的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家人团聚过得开心?但现实是,机会太少,发展空间狭窄,只能选择走出去,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呢?是不是觉得越来越多地方出现人口外流,真的是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