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拿到刘少奇追悼会名单后,直接划掉几个人,添上陈士榘名字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7-27 03:08:03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这十年,是中国人民至今不愿再回首的那段记忆,在历史的发展和思想的冲突中,在这10年间新中国的发展停滞不前,军事、经济等不同领域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在1976年后,随着党中央的拨乱反正,新中国也走上了新时期的发展道路,许多老革命也在新一轮的审查调查中证明了自己的政治清白,刘少奇就是其中之一。

1980年,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按照中央要求为刘少奇重新补办葬礼,当她看到参加追悼会人员名单时,竟愤怒的拿起笔狠狠的划掉了几个人的姓名,在场人员回忆说:“一向温文尔雅的王光美,还从未见过她如此神情。”

情绪激动的她难掩泪水,被工作人员搀扶到了屋内休息了一段时间后 平复情绪的王光美重新拿起名单,思考过后又郑重的写下了陈士榘的名字。

那么王光美为何执意要划掉部分人的名字,陈士榘和刘家又有何渊源呢?

王光美结缘刘少奇

王光美出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一年,和刘少奇这些投身革命的大老粗不一样,出生在北京的王光美家庭富裕,父母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优秀的家族基因让王光美不仅从小就是其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更是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智慧与能力。

19岁时,王光美独特的物理和数学能力让她在学校开始崭露头角,为了网罗人才,诸如斯坦福这样的世界名校也给王光美抛去了橄榄枝。

但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心系民族危亡的王光美毅然放弃了继续攻读学业,不顾家人反对投身到了革命运动之中,而这也成为她一生的转折点。

1946年,王光美接受组织委派主要负责翻译工作,当时我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不多,王光美的到来让党中央领导人十分欣喜,延安飞机场前,周恩来、李克农等主要领导同志更是亲自接机。

延安的日子虽然过得比家里要苦的不少,但是对于王光美来说,这里让她找寻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在一次活动中王光美意外结交了刘少奇同志,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算是周总理从中介绍,一开始两个人都比较腼腆,刘少奇虽然40多岁,但一直献身革命的他此时仍孑然一身,连和姑娘聊天也不过是讨论些革命斗争之类的话题。

好在王光美对这些并不反感,两个人的前几次见面也多是充满着尴尬和严肃。

此后在延安的日子中,王光美也时不时的能遇见刘少奇,而两年多间的时间里两人的关系也不温不火,直到1948年在西柏坡的一次集体活动中,刘少奇向王光美袒露了内心的爱慕。

一开始他以为自己的年纪较大,可能会遭到对方的拒绝,而王光美却听着刘少奇“表白”时细说着自己的缺点,不禁破涕为笑:“你这是在讨老婆还是在自我批评。”

不过这番不浪漫但实在的言语还是打动了王光美,同年8月下旬,两个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王光美也搬到了刘少奇的住处做了他的生活秘书。

1949年3月解放军正式解放北平,刘少奇这才去拜见了岳父岳母,而王光美先前对这段婚事则未向父母透露半分,但好在这段感情也得到了王父王母的支持。

陈士榘与二人的关系

革命斗争是苦涩的也是艰巨的,但从战争中一起携手并肩走过的日子是令人追忆的,从1921年共产党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解放军打败了侵略者战胜了国民党成立新中国,这近30年岁月长河的流逝也让共产党人的血脉完全融合。

党的领导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孤独的,面对着政治斗争和强敌环绕,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险象迭生,所以早年间结交的朋友也更能体会彼此的辛苦,对于刘少奇来说,陈士榘显然是自己的一位人生知己。

两人相识于1941年,当时山东地区宗教主义氛围浓厚,刘少奇化名胡服暗中调查,等一来到山东,他首先找到当地军政负责人了解相关工作,也正是此次会议他看到了陈士榘的独特见解和思想。

虽然认识之时两人的年纪都已不小,但是理念却十分投机,这也让二人成为了革命朋友。

陈士榘虽然并不是军队的主要领导,但他私下对刘少奇提出建立“大山东”的作战策略,在之后也成功应用,这也成为山东解放区成立的最初构想,就连刘少奇都赞誉道:“士榘你这想法看似离经叛道,但细细琢磨这是个全盘的战略构造,给你个元帅都不为过。”

刘少奇在山东的几个月时间中,如果没有陈士榘的帮助,恐怕工作也进展的没那么顺利,这也成就了两人的深厚友谊。

而不只是和刘少奇关系亲近,陈士榘和王光美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命运安排就是如此奇特。

抗战胜利后陈士榘被调任到北平,前文我们说到王光美放弃留学转投延安参加革命工作,期间在北平两个人也曾有过短暂的共事。

当时的陈士榘已经是个老革命了,王光美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但是沉稳聪明的性格,还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让陈士榘很是印象深刻。

两个人的工作时间交集也不过短短几个月,但是给彼此却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陈士榘回到山东任职前还赠送给了王光美一块手表,多年后当得知两位老朋友喜结连理的消息时,陈士榘远在山东虽不能到场,但还是特意写了书信给两人祝贺,几人间珍贵的感情也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迟来的追悼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少奇担任国家副主席,尽管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两家在闲暇之余依然会经常聚会,始终维持着亲密的朋友关系。

直到1965年后,刘少奇等人成为了率先遭受牵连的党内领导,被革除公职的他成了平民老百姓不说,更是被有心之人恶意陷害,许多没干过的事被硬加在他身上,根本不容许他做过多解释,同时他的家人也遭到中伤。

一时间刘家成了众矢之的,原先那些朋友亲人更是争相证明着自己与刘家没有任何关系,全然忘记这位七旬老人在战争和国家发展中的作出的各种贡献。

而此时的陈士榘却是与这些人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清流,在刘少奇被革职,王光美接受政治审查时,陈士榘不仅站出来把他们遭受诬陷的情况进行说明,还在别人趋之若鹜逃离时自荐当起了王光美政治清白的证人。

两个人的孩子没人照顾时陈士榘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去住,孩子在学校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辱骂时陈士榘还要去学校找老师理论一番。

对于这位老朋友,陈士榘真可谓做到了仁至义尽,不过在动荡中的这份真诚和执着反而成为了别人对他攻击和指责的把柄,不久后陈士榘自己也遭受牵连无暇顾及刘少奇一家。

1969年,刘少奇含冤离世,得知消息的陈士榘悲痛欲绝,一个人独自坐在屋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王光美从1968年开始就已经和刘少奇被迫分开,直到12年后,她才终于拿到丈夫火化已久的骨灰,谁也没想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再度相遇竟会是这样的一种局面。

在十一届五中全会后,刘少奇同志被彻底平反,党中央也决定重新为刘少奇补办一场追悼会,追悼会前夕,有关事项和流程还需要和王光美作出最后敲定,对于流程王光美并没有意见。

可当最后的参加人员名单送到王光美手上时,她却一反常态,看着上面的几个名字狠狠的打了个叉,然后在参加人员的最后加上了陈士榘的名字,她对孩子说:“这几个人以前迫害过你父亲,我永远忘不了,陈士榘叔叔在我们家落难的时候帮了我们太多,不管到了哪里你们也要记住他的恩情。”

其实当时有关陈士榘的政治审查还没结束,中央领导也考虑是不是不太妥当,但是王光美也说:“如果陈士榘不能来,那我也不参加了。”

谈话结束后她还为陈士榘做了政治担保,如此也才让刘少奇的追悼会没留下任何遗憾。

2006年,王光美因病离世,得知消息的陈人康(陈士榘的儿子)一刻未敢耽搁,跨越几个城市前往吊唁,情谊至深也在这一刻更加具象化。

从刘少奇和陈士榘一辈的革命友情到了自己儿女一代的深厚感情,人们都只看到了结果,却没想到一段真挚感情的形成要历经多少磨难,也正是这种患难见真情的稀少才让他们不变质的关系更加的弥足珍贵。

史料来源:[1]王晓建.陈士榘上将二三事[J].百年潮,2019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