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知几斤几两,立马回去写检查!”
1953年,周总理将乔冠华叫到办公室,严厉地训斥了他一顿。
而事情的起因是乔冠华之前在宴席上所说的一些话,其中还提到了“李克农”的名字。
而李克农得知这件事后,不禁摇了摇头道:“眼里没人是要吃大亏的。”
当时乔冠华到底说了什么?为何周总理与李克农是这样的态度?
毛主席点将,临危受命1951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
通过几次战役,志愿军克服后勤补给匮乏、无精装武器、语言不通、环境恶劣等困难,打退了美军一次次进攻。
美军指挥官意识到,他们打不赢了,于是决定与我国进行谈判。
不管李承晚在后方怎么跳脚,谈判早已不可避免,因为美军并不想深陷泥潭。
于是,当美军想要谈判的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毛主席立马思考前去谈判的人选,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李克农。
不过,因为长时间从事地下工作,以及经常遭受敌人的追杀,李克农经常身受重伤。
在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的病情复发,不得不前往苏联疗养。
但当看到报纸上志愿军赴朝参战的消息后,他不顾医生的阻拦,连忙回到中国,从事抗美援朝战争的情报分析工作,时刻掌握着战场上的动向,并进行汇报。
可以说,即便李克农没在战场上,但他应该是最了解战场与敌人情况的人。
考虑到李克农的身体,毛主席决定与他谈一谈。
“我决定点你的将,让你坐镇开城,好好跟他们谈一场!”
李克农二话没说,便接下了这一任务,与乔冠华、解方等人奔赴朝鲜战场。
不过,由于李克农的身体原因,直接出面的是乔冠华等人,李克农应该其总领的作用。
乔冠华作为李克农的助手,也可以说是这一谈判代表团的副团长。他对中央的任命存在质疑,因为他并未看到李克农在谈判方面的能力。
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这件事埋在心里。
等到来到开城之后,李克农等人开始进行模拟训练,将谈判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一提出,并作出相应的回答。大家都聚在一起商量具体的对策。
不过,有的时候,李克农因为身体原因,只能缺席,让他们自己的抉择。
因此,乔冠华对此有些不满,他们在这里出力,别人却在休息。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克农忍着身体的剧痛,还在屋子里看着谈判条件。
谈判正式开始,对方始终在扯皮,并没有诚意,幸而我方已提前做好准备,并迅速拿出解决方案。
但是等谈到“军事分界线”的时候,美方想要通过冷场战术,让我方答应美方提出的补偿的无理要求。见对方不说话,我方确实有些急躁,甚至不知所措。
30分钟之后,我方一名代表离开会场,寻求李克农的帮助。
当时由于身体原因,李克农虽是坐镇,但并不参与具体的谈判,但总方向把握在他的手中。得知具体情况后,李克农只说了三个字:“坐下去!”
美方想要跟我方耗时间,那他们就一起耗,看谁能坚持下去。毕竟他们能坚持下去,战场上的美军已经穷途末路。
之后,美方妥协,只能答应我方的条件。而在李克农的指挥下,我方代表时常出奇招,令美方代表无力招架,李克农才是真正的“操盘手”。
这场谈判谈了两年多的时间,他们的谈判内容随着战场上的形势进行实时变化。
彭老总等人在志愿军总司令部,配合谈判团的人,为我方增添了一个个优势。
而美方处于劣势,还有承受来自李承晚这个“猪队友”的打击,只能在谈判协议上签字。
于是,1953年,这场激烈的谈判终于落下帷幕。
消息传回国内后,众人激动不已,决定为这些谈判桌上的“英雄”接风洗尘。
不过,在这次宴席上,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却令周总理发怒了。
宴会上的插曲在这次宴会上,李克农因为身体原因,并未前来参加。众人也纷纷体谅,让其好好休息。
不过,从谈判结束,乔冠华内心就一直憋着一句话,因为在他心里,他觉得李克农并未作出什么贡献,反而是他们在谈判桌上累死累活。
于是,心情烦闷的他多喝了几杯酒,开始说“真心话”:“明明是我们在谈判桌上累死累活,可到最后功劳却都算到了老头子身上。”
当然,这也只是他发的牢骚,众人也并不在意。但这句话却传到了周总理的耳朵里,周总理顿时大怒:“给我把乔冠华叫来!”
乔冠华立马来到周总理的办公室,看着满脸怒意的周总理,顿时不知所措。
周总理怒道:“‘老头子’是你能叫的吗?李克农同志为了这次谈判付出多少心血。你简直就是不知几斤几两,给我回去写检查!”
看着乔冠华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周总理只能苦口婆心地劝导,让他明白李克农同志的辛苦。
他们只看到了李克农在签字时的轻松,却不知道这些都是李克农用几个昼夜不休息、忍着痛疼换来的。
尽管李克农没有参与谈判,但李克农比他们了解的更多。
在休息的时候,李克农挑灯准备明天要谈判的内容,甚至将会发生的事情都在心中预演了一遍。
他还要时刻分析战场情况,并将其作为优势列举出来。当时李克农的病已经非常重了,但就是这样,他拖着病体,在恶劣的环境中待了两年。
他的辛苦说又能知道?
听到这些,乔冠华早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周总理保证自己一定会去道歉。
见乔冠华一副知错的样子,周总理这才放下了心。毕竟是自己的“半个学生”,他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
从抗日战争开始,周总理便认识了乔冠华,并对其所写的有关时事的文章感触颇深,认为乔冠华是个人才。
来到重庆后,乔冠华便主要从事一些外事活动,当然这些都是周总理授意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乔冠华积累了许多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也将乔冠华带到身边,而抗美援朝的这次谈判,正是锻炼乔冠华的好机会。
不过,也得多磨磨乔冠华的性子,要不然以后出现大错怎么办?在周总理看来,李克农沉稳,阅历丰富,正是乔冠华需要学习的对象。
其实说来说去,周总理都希望乔冠华能够圆滑一点,要有敬畏之心。
乔冠华也明白周总理的意思,连忙来找了李克农,并为之前的无心之语,向其道歉。
李克农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经历多了也就放开了,以后一切的事务还是要交给这些年轻人的。
况且他对乔冠华这名年轻人十分欣赏,有傲气是好的,这才有风骨,有他当年的影子。
因此,他调侃道:“眼里没人,你可是要吃亏的,一定要时刻注意!”这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乔冠华也谨记心中。
其实抛开这些小插曲不谈,乔冠华实际上对李克农是极为佩服的,他曾听说过李克农从事地下工作的事迹,在酒醒之后,乔冠华也极为懊恼。
即便是周总理不说,乔冠华也会去找李克农道歉。
他虽傲气,但也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尤其是对自己敬重的领导。
而李克农看似沉默寡言,却用自己的行动帮助着别人。
十几年后,李克农因病去世,他伤心得落泪。当回忆起之前的事情时,乔冠华又提到了醉酒的这件事,周总理却说了一件他不知道的事情。
原来在周总理将乔冠华叫来训斥之前,李克农来找了周总理,他说乔冠华是无心之语,希望周总理不要惩罚他。
也正是因为这样,周总理才只是让乔冠华写检查。乔冠华听后,感受到李克农对自己的关怀,不禁当场落泪。
乔冠华在心中想道:“他一直都是我的老师,一直都是……”
结语李克农一直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人,他将全部的心血奉献给国家,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后世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李克农:从隐蔽战线走出的开国上将,共产党员网,2020年0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