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排协日前进行总结大会,其中一个事项就是总结中国女排在巴黎奥运会的表现,排管中心的盖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对于中国女排在巴黎奥运会的成绩,盖洋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满意,对于蔡斌的执教,也没有表达满意与否的结论。不过,排协的两点解读还是引发了热议。

其一,队伍遭受到了严重的畸形饭圈文化滋扰,这里大概说得就是中国女排在奥运会资格赛连吃败仗,比赛现场比较混乱,有喊下课的、有围堵大巴的,这样的行为确实不好,其中肯定有饭圈。不过,主场作战打成这样,没能第一时间拿到奥运门票,真正关心中国女排的球迷表示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时,记得国际排联曾表达过一些观点,那就是中国女排折戟奥运会资格赛,或许跟朱婷缺席有关系,如果朱婷在,中国女排应该会取得更不错的成绩。那么其二就来了,盖洋的原话是:临近奥运会时又进行了主力阵容调整,给冲刺阶段备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大家都知道主力阵容调整的关键点在哪里,备战真的有较大的影响吗?

不知道这些结论是蔡斌向排协陈述的,还是排协自己总结的,总之这两点引发了热议。大家肯定要讨论朱婷回归后对中国女排的影响。在讨论这件事情时,我们不能断章取义,盖洋还分析了蔡斌上任初期中国女排的表现,原话是:队伍在组队初期主要解决人员问题,解决队伍凝聚力的问题,特别是老队员的思想问题。经过人员的不断调配,阵容不断磨合,队伍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技战术打法。在2023年世界联赛中获得亚军,重塑了信心,展现出了团结向上的态势。

在这之后遇到所谓的饭圈和主力阵容调整,然后在巴黎奥运会上以3胜1负的成绩获得第五名。盖洋表示,虽然没有实现登上领奖台的目标,但从参赛过程看,队伍敢打敢拼,发挥了现有技战术水平,表现出了中国女排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优良作风。我们可以梳理一下,盖洋的总结可以分成三步:初期解决困难重塑信心、中后期遇到场外饭圈影响和主力阵容调换影响、后期参加巴黎奥运会虽未实现登上领奖台的目标但展现了永不言败的优良作风。

我们一定不能断章取义,那么关键问题还是那两点,畸形饭圈文化影响和主力阵容改变。而主力阵容改变无疑是重中之重,矛盾又来到了朱婷身上,从东京奥运周期朱婷带伤比赛到巴黎奥运周期最后时刻归队,难道都是朱婷的问题吗?如果这样的问题已经拿到台面上讨论,那么在新周期,不管主教练是谁,朱婷还能回国家队吗?这里肯定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为球迷,其实很想听主教练蔡斌亲口总结,难道一个奥运周期结束后,蔡斌就这样告别了吗?就算接下来不执教,那么是否应该给过去这个奥运周期一个交代和总结呢?如果蔡斌也是这样总结,那么作为球迷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