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及清前期的有束腰家具,牙条多与束腰一木连做,有此挂销,可使束腰及牙条结结实实、服服帖帖地和腿足结合在一起。到清中期以后,也还是抱肩榫,挂销省略不做了,牙条和束腰也改为两木分做,比明及清前期的做法差多了。到清晚期,不仅没有挂销,连牙条上的榫舌也没有了,只靠用胶粘合,抬桌子时往往会把牙条掰下来,真是每况愈下了。”
看完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对抱肩榫结构历史变迁的描述,赶紧拿起桌腿,结合书中示意图,仔仔细细对照起来。
从标示出来的实物图上可以看出,书中提到的挂销、榫舌沟槽等结构一应俱全。同样45度斜边的牙条从上向下安装,榫舌落入槽中,与腿子斜肩贴合。由于挂销的存在,牙条无法向左移动。当桌面边抹向下拍合之后,牙条、束腰被牢牢地固定,再无“抬桌子时把牙条掰下来”的可能。
经过反复比较,黄花梨老桌腿上部出榫与书中示意图略有不同,是因为牙条、束腰两木分做的原故,虽与结构省略、简化无关,却是节约大料用小料的做法。这一方面说明黄花梨自古就珍贵,被人们珍惜,另一方面也依此断定,此桌乃王先生所说,自清中期开始“每况愈下”后的产物。
除了榫卯特点之外,桌腿用整料锼成上粗下细,留出端头挖成马蹄,并未因节约而用小料拼出马蹄部分。另外,腿子线型流畅、劲挺,沿边匀称、饱满的灯草线贯穿始终,匠师功力可见一斑。
即便历经百年之后被拆成散件,仅凭足端马蹄的轮廓,仍能感受到桌子四平八稳的张力。看来,古代匠师在制作这张桌子的时候,暗合同仁堂古训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却在“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上与之背道而驰,顺应了当时的风潮,随波逐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