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7月26日披露,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中金公司与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综合 | 招股书 编辑 | Echo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正力新能是新能源领域中的一匹黑马。在6月16日的2024中国独角兽企业报告发布会上,会议重磅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揭示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最新格局,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75家,总估值约为1.2万亿美元。
正力新能作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重点企业,再次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这是公司继去年新晋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以来,连续第二年获得该殊荣。
正力新能是中国领先的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商,以市场需求和技术驱动开发多技术路径电池产品组合。公司提供电芯、模块、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全场景(“LISA”)下的大规模应用。
正力新能是中国动力电池前十企业中极少数拥有汽车零部件基因的公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装机量计)。
得益于核心管理层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对汽车行业的深刻洞见,公司围绕主机厂客户对产品安全、质量、性能和成本的综合最优需求,构建了基于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的“5-3-1”研发策略体系,打造了多技术路径下核心业务的车用动力电池产品矩阵,并前瞻性研发航空电池,从而在电池行业的多个场景拓展与快速的技术迭代中占据领先地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中国,2023年按动力电池装机量计,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10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7名,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8名。
2022年至2023年,按2023年的装机量同比增速计,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2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1名。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按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装机量同比增速计,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2名,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1名,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排名第2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近年来动力电池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以37.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23年的716.0GWh增至2028年的3,513.1GWh。预计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以37.9%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23年的389.0GWh增至2028年的1,943.3GWh。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发展拐点,对行业参与者构成独特机遇和挑战。
汽车行业始终关注产品安全、质量、性能和成本的综合性最优,这推动了新能源整车及电池行业的结构性变化,多路径发展趋势愈加显著。在电池补贴退坡及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原先由三元电池主导的市场快速切换为磷酸铁锂电池主导。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中国,2019年三元电池占比为65.0%,2023年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达67.1%。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型结构亦出现显著变化。在BEV汽车已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背景下,PHEV汽车凭借较低成本和续航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销量计,2023年中国BEV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为22.2%,预计2023年至2028年的销量将以12.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3年中国PHEV(含EREV)汽车市场的总市场份额为9.3%,预计2023年至2028年的销量将以38.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PHEV汽车相较BEV汽车将迎来更快增长,于2025年销量将超过BEV汽车。
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电池厂商提供多元化产品解决方案,对电池供应商的灵活性开发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行业发展初期对电池产品的稳定供应需求,众多动力电池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用于BEV大容量电芯及三元电池专用产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此类产线相较当前装备效率来看,兼容性较差、效率较低、制造成本更高。
三元生产线若用于生产PHEV小容量电芯或磷酸铁锂电芯会导致产生高昂的改造费用和制造成本。同时,出于成本控制的核心诉求,主机厂对可适配不同用途类型汽车、兼容不同电化学体系的标准化电池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动力电池制造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高效率柔性产线的布局打造高质量、低成本的多技术路径产品,才能在当今市场取得成功。
正力新能的经营策略帮助公司赢得了多家国内外知名主机厂客户的认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大型央国企、造车新势力和跨国领先整车企业的优秀供应商。凭借公司的技术及产品优势,公司在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全球多个龙头企业核心车型的电池产品供应份额得以持续提升。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对零跑汽车核心BEV车型的销售渗透率及对上汽通用核心PHEV产品GL8陆尊PHEV渗透率达50%以上。此外,公司还与德业股份等企业围绕储能电池开展合作,并积极寻求与航空、船舶领域的客户推进产品的量产合作。
正力新能构建了覆盖陆海空互联全场景、多路径的电池产品组合。公司的车用动力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和三元锂电池产品。公司的车用动力电池可覆盖BEV、PHEV、EREV、HEV等多动力类型汽车电池,兼顾轿车、SUV、MPV等多用途汽车的需求。公司的储能和船舶动力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航空电池产品主要为高镍半固态锂电池产品。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正力新能的研发团队全职人数超过900人,其中约25%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截至同日,公司提交2,897项专利申请及已获授1,813项专利,公司也受江苏省工信厅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的资助。
公司开发了多项行业领先的电池技术。凭借强劲的研发能力,公司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高能量密度快充磷酸铁锂电池、PHEV及EREV电池、HEV电池、乾坤电池(BEV电池包)、骐龙电池(BEV电池包)、航空电池。
正力新能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中第一家获得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公司,也是苏州市首批“低空经济”领航企业。公司的航空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超320Wh/kg,15分钟快充至80%电量,20%低电量状态下仍可实现超12C高倍率放电,产品可实现航空级别安全标准。
公司设计并建设基于软件定义的电芯数字化工厂,首创ZOE卓越运营平台,开发“MOM”定制化生产系统,采用“无接触”AI视觉质量检测技术替代人工检测,以AI边缘计算技术构建质量闭环控制系统,使公司能够持续降本增效。
2023年公司主要产线的自动化率(不需要任何人为干预即能运行的机器及设备的百分比)超过95%,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的产品开发制造速度行业领先,与某世界头部车企合作的PHEV产品从项目定点到生产交付仅用时1年。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正力新能电芯产品的设计总产能为25.5GWh。公司的主要产线均布局于常熟,可实现统一运营管理。通常,公司能够在各基地间顺畅调拨资源,异常响应时间短至30分钟。此外,公司坚持以订单为导向的稳健产能扩张策略,有助于避免产能过剩、减少生产资源浪费。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交通电气化进程加速、动力电池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利好以及动力电池成本持续降低等因素的推动下,预计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销量将快速增长。预计动力电池市场还将经历以下趋势,如电池性能的持续技术创新和突破、成本降低、行业集中度提高、电池制造商及主机厂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柔性制造能力的重要性增加、商业模式更加多元化以及电池标准化。
于往绩记录期间,正力新能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的收入由2021年的人民币14.99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32.90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4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6.6%。公司的收入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2.27亿元增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7.37亿元,增幅为224.2%。
于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3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4.02亿元、人民币17.20亿元、人民币5.90亿元、人民币1.68亿元及人民币6990万元。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出现净亏损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据基于IPD流程的“5-3-1”前瞻性研发策略,大量投入技术和产品开发;在扩大产能方面产生了大量支出;历史产品组合和定价策略;于往绩记录期间客户取消采购订单的一次性影响;及于往绩记录期间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正力新能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海空两用电池产品上的投资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2.21亿元、人民币3.29亿元、人民币4.24亿元及人民币1.29亿元,分别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14.7%、10.0%、10.2%及17.5%。
本次正力新能香港IPO募集资金拟用于产能扩张及建设智能制造设施及柔性生产线;用于各项研发活动;及用作为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