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地道风物
来东北,享受“晕碳”日常!戒碳水?东北人表示,做不到,真做不到。
都说东北菜是量大料足的酒池肉林,但除此之外,东北还藏着一个最“豪横”的碳水宇宙——全国最香的大米,在东北人的手中变幻出了千般花样,这里的街头巷尾藏着一个米制品的王国,在油锅里炸出一身虎皮的油炸糕,白嫩香软的“锅出溜”,还有米香浓郁的苏子叶糕、打糕,个顶个的香甜软糯;
人人都爱的油炸糕,就是用糯米粉做成的!摄影/朱露翔这里的面食花样之丰富,更是全然不输给任何一个小麦主产区,东北孩子们的蒸笼里会定期长出各种美食,堆成尖儿的酸菜饺子、韭菜盒子、糖三角,皮薄馅足、比手还大;妈妈们巧手烙出的各种饼子香甜暄软,能单吃,也能“内卷”,堪称六边形战士;压根瞧不上挂面的他们,家里一年四季白案开工,筋道的手擀面条配上融合各地物产的卤子,直接吃到扶墙出.......
东北早市上的面点摊儿。摄影/邱会宁天寒地冻的冰雪世界里,各种美味的碳水充当着东北人热情的引擎。他们用巧手为自己燃烧生活的热能,米面杂粮端上桌,简简单单一顿饭,开造!
米和面
构成早市街头的碳水天国
转眼又是一年冬,在冷空气的弥漫下,早市街头各种蒸、炸、煎、煮的碳水化合物,散发着超强的诱惑力,米与面共同交织出的无数种诱人碳水气味,哪怕是减脂爱好者路过也要“晕碳”投降。
粘豆包,精准捕获每一个碳水脑袋。摄影/朱露翔坐拥良田沃土的东北人种出了品质最好的梗米,蒸熟之后油亮饱满,软糯香甜,尤其是当季的五常米,不用配菜都能直接炫一碗。感念着这份香滑滋味的东北人,动用巧手做出了各种米制品“糯叽叽”,让米香以各种形态萦绕舌尖。
譬如这全早市最罪恶的热量炸弹,无疑是在方圆百米之内都能广泛播散油炸香气的油炸糕,刚从油锅里捞出的油炸糕和拳头差不多大,外壳金黄酥脆,内里口感却是极富反差的甜糯香软,里头包着的细嫩的豆沙馅夹心也在舌尖化开,简直甜到心坎儿;师傅们舀上一勺勺米浆沿着锅边“出溜”下去、摊出一个个雪白的小饼,这就是大人小孩都爱的“锅出溜”,外表酥松多孔,咬下去是极其浓郁的米香,不知不觉就能干掉半兜子。
油炸糕,一个就顶饱。摄影/魔影游侠,图/图虫·创意还有一些齐齐整整摆在笼屉上的“胖娃娃”们——穿着苏子叶外衣的苏子叶糕,米香中还混了些草本的清香;用大米一锤一锤舂打成糕的朝鲜族打糕,在黄豆粉的包裹下变得黄灿灿,样子十足可爱。
东北是我国大米的重要产地,但来到早市炫顿早餐,仍能直观领略到东北人均“面点大师”的超强功力,在这片白山黑水扎根的东北人并未忘却闯关东之前的饮食习俗,他们将山东先民的烹饪技艺一路承袭下来——摞得比人高的一层层蒸笼里摆着皮薄馅大的碳水巨物,看那菜饺子,卖相饱满圆润,光一个就兜了半斤馅儿,吃完直接管饱,都说酸菜馅儿的最带劲,但也有人爱角瓜馅、芹菜馅的素净;还有那糖三角仿若一个个放大的杨桃,包满了糖浆和核桃碎,堪称甜蜜炸弹。
馅料满满的菜饺子。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除了蒸之外,烙更是早点师傅的一大绝活,刚烙出来的韭菜盒子两面都煎出金黄的硬壳,内里却还软嫩流汁,韭香和蛋香挥之不去;包了牛肉进去的肉火勺,更是碳水与肉类协奏的盛宴;对于东北人来说,饼可以配万物,糖饼是孩子们最留恋的美味,配上大米粥就能甜蜜地吃完一顿饭;丝丝入扣的筋饼则是大人最爱的主食,卷什么都百搭。
韭菜馅饼,吃到满嘴流油!摄影/杨易买早点的学生们通常围堵在蛋堡摊子旁边,这种“东北人自己的汉堡”,大人吃不懂,小孩却爱疯了,王牌小吃烤冷面更是占据街头巷尾,孩子们忠诚地递上自己的零花钱,换来一碗加肠加蛋的至尊“全家福”;而大人们则忙着四处招募着冬储的得力干将,冻豆腐,粉条子,冬天做炖菜全都用得上,等到一一采购完毕,再在街边坐下、来上两条大果子,配上豆腐脑补给能量.......朴实而丰饶的东北,以花样的碳水满足着不同人群的口腹之欢。
看着烤冷面慢慢做好,排队也不无聊了。摄影/王译丰东北人的碳水宇宙
早市只是一个开始
在零下三十度白雪飘飞的烟气中,不管是饱满的菜饺子,还是金黄的油炸糕,都让早市儿成为东北碳水宇宙的集萃之地。
“早上就被碳水轰炸,东北人中午晚上还吃得下多少?”问出这样问题的外地食客们,你们太小看东北人对碳水的追求了。
过完“揣五块钱吃饱,十块吃好”的早市,许多人终于想起了那碗香甜软糯的东北大米饭,等中午坐到本地朋友家里炕头蹭饭之后才惊觉,家常餐桌上竟然时常找不见大米饭——没办法,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黏苞米,东北人的灵魂主食。图/视觉中国东北人的碳水盛宴,贯穿了每一个24小时。他们中午端出来的,可能是苞米:刚出锅的黏苞米咬下去甚至不用嚼,就能绵密地滋润口腔,每到“猫冬”的时候,家里摞着的苞米堆可以说是给金子都不换,烀上几棒苞米再配上些包子花卷,就足以担当一顿饭的主食;而且苞米磨成面之后同样可堪大用,用玉米水磨发酵做出的酸汤子,是只有东北人才懂的本地限定美食;本地人吃乱炖也几乎不配米饭,沿着锅边来几个苞米面贴饼子就完事儿,香嫩的饼子浸到汤里直接香晕了。
铁锅炖大鹅,锅边的贴饼子才是灵魂。摄影/fy,图/图虫·创意如今生活条件丰足,但各种粗粝的杂粮,在东北主食江湖中仍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家里头的长辈,大都对这种健康自然的食物满怀感情。每到家里熬起大碴子粥,爷爷奶奶必然会撺掇孩子多盛两碗,“这可老健康了,外边吃不着!”东北的粥铺里,卖得最好的也绝不是大米粥,而是黏稠的小米粥,香甜的红豆粥,粗粝的黑米粥、藜麦粥......还有东北人夏日里最爱的一口高粱水饭,凉凉快快地就能就把饭给吃了。
大碴子粥,长辈们的最爱。摄影/上海去哪儿(meishi388)当然,也别忘了面!每年开冬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忙着囤货,此时会看到一幅奇景,大人们常常是左手一袋米,右手一袋面,哪样也不能舍了去。在逢年过节的一顿顿饺子之外,白案仍然承担厨房里的重要角色,东北妈妈们可瞧不上超市里的挂面——谁没事吃那个?只要有点时间,做个手擀面是顺手的事,把擀好的面皮轻轻摞起切成丝,抖落抖落下进锅里,配上现做的卤子就是一顿过水打卤面了。
纯手工手擀面,甚至透着麦香。摄影/王译丰一盘鸡蛋酱堪称东三省的通用卤子,配上些黄瓜丝,又香浓又清口,尖椒肉卤和酸菜肉卤也是常见的选择。而在此之外,不同地区也把东三省丰饶的物产融入其中,大连的芸豆蚬子卤,丹东的海鲜卤,都个顶个的鲜;除了打卤面之外,汤面也是习以为常的味道,鸡西的刀削面是红汤打底,口味辣得很,而沈阳一带的抻面则主打一个清鲜,配一口从熟食档口买回来的拌鸡架是最合衬的。
沈阳抻面,鸡架的最好搭子。摄影/杨易当然,东北家庭也有懒得擀面做卤的时候,此时他们便会祭出终极“糊弄学”——面疙瘩汤。在东北,疙瘩汤可不是菜,而是一顿饭的主角,东北妈妈们甩疙瘩的手艺都了得,既不小,又能保证足够入味;另一重糊弄学,则是东北妈妈的“内卷大法”,还记得早市买回来的筋饼吗?配上些土豆丝卷着吃最香,或者切点凉菜卷上干豆腐皮,蘸点鸡蛋酱就足够吃得有滋有味。
金黄柔韧的筋饼,卷着菜吃最香。
图/图虫·创意
在东北,不可能吃不饱。东北人的一日三餐不可无碳,这些香气四溢的各式碳水让他们有着使不完的劲,也是他们爽快与性情的精神底色,支撑着冰天雪地里的平凡幸福。
碳水之都在天津
作者用心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