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中原地区,东线与孙吴对峙,西线与蜀汉对峙,战争不断,著名的关羽威震华夏、诸葛亮北伐、孙权攻合肥均发生于此,那么东线吴国和西线蜀汉战场对曹魏来说哪些压力大,威胁高?
从魏国边境官员眼中,可以一窥全貌,孙权攻合肥时,扬州刺史温恢与兖州刺史裴潜皆在东线,发生了如下对话: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
很简单,温恢的意思是:近在眼前的孙权大军不值得忧虑,怕的是曹仁方面有变故,蠢蠢欲动的关羽必将会成为祸患。
有一句老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永远都不过时。
有些人总爱历数孙吴对北方用兵的规模次数,以及魏吴交战的规模和次数,凭此论证吴国对魏国的威胁大。但在北方边境官员眼中,孙权只有声势大,根本不足为惧,真正有威胁,让北方担忧守不住的乃是刘备集团。
《曹瞒传》的作者佚名,但这位作者是吴人,且看他是怎么说的:
曹瞒传及世语并云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发病卒。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发病卒。孙盛评曰:夏侯惇耻为汉官,求受魏印,桓阶方惇,有义直之节;考其传记,世语为妄矣。
夏侯惇主张“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谁是抗曹的中流砥柱不言而喻。
有人会说,孙盛否认了这段记载,但是当你支持孙盛的观点,认为这段史料是作者瞎编,不足采信时,那么这段史料的内容,就是作者提供的,而这位作者是吴人——即,《曹满传》的这位吴人作者,他的观点就是蜀汉才是抵抗北方的中流砥柱。
无独有偶,看看吴国大鸿胪张俨怎么说: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杖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蜀汉也好,诸葛亮也罢,没人给这位吴国九卿塞润笔费的,人家就觉得诸葛亮和蜀汉的胜率有这么高。
今蜀、魏为敌战之国,势不俱王,自操、备时,强弱县殊,而备犹出兵阳平,禽夏侯渊。羽围襄阳,将降曹仁,生获于禁,当时北边大小忧惧,孟德身出南阳,乐进、徐晃等为救,围不即解,故蒋子通言彼时有徙许渡河之计,会国家袭取南郡,羽乃解军。玄德与操,智力多少,士众众寡,用兵行军之道,不可同年而语,犹能暂以取胜,是时又无大吴掎角之势也。今仲达之才,减于孔明,当时之势,异于曩日,玄德尚与抗衡,孔明何以不可出军而图敌邪?
禽夏侯渊的是刘备。
将降曹仁,生获于禁的是关羽。
让北方大小忧惧,曹操身出南阳,徐晃等为救,围不即解的是蜀汉集团。
让曹操有迁徙汉天子去河北,割地给孙权请援的,从而孙权,曹操二打一的还是蜀汉集团。
连吴国大鸿胪都承认这些事情,这些事情也是基本事实,大把的相关记载印证,对曹魏来说,蜀汉与东吴谁的压力大,谁的威胁高,一目了然了。
就吴国从始至终,才从北方手中夺取多大地盘呀?郡县都算上,能凑出二个郡么?
而蜀汉从头到尾,从北方手里拿下十个郡的。
曹操最初部署的防线核心——
西线汉中郡,夏侯渊、张郃驻军五万+。
南线襄阳郡,乐进、曹仁先后镇守,驻军最少也有三万。
东线合肥城,张辽、乐进、李典,驻军七千人。
曹操眼中是刘备,关羽威胁高,压力大,还是孙权威胁高,压力大?
重兵屯驻的汉中,被刘备直接拿下。
重兵屯驻的襄阳,被关羽直接打爆。
兵力不足的合肥,孙权被张辽打爆。
这种情况下,谁还觉得温恢认为孙权大军兵临城下也不值得忧虑,反而怕曹仁打不过关羽的心态是装逼呢?
直白些说,谁的北伐更有力量,更能打,谁对曹魏的威胁就高,压力就大。
蜀汉前有刘备、关羽、诸葛亮,后有姜维,这都是北伐能把曹魏打疼的人。
东吴北伐有谁?周瑜攻南郡,有刘备并力;孙权、陆逊北伐,隔靴搔痒不值一提。数来数去,要到诸葛恪头上才算有北伐的样子,然而诸葛恪随后就遭遇政变被灭族了。
个别群体以东线的战争规模更大来论证东吴北伐更为积极,举例一般都是石亭或东兴之战,然而一看战线两都在吴国境内,再一看战报是魏伐吴,东吴的北伐可能是“北方来伐”的意思吧,东兴加石亭两场防反不如关羽襄樊一场进攻战灭的魏军多。
要知道,对曹魏而言,不管蜀汉还是东吴,它先灭哪一家,都能促进统一大业。两个敌人强度不同的话,它打谁打的多,可不代表这家威胁大,而是说明这家相对容易打。
其实在历史上吴国才是抗魏主力军,从赤壁之战开始到吴灭,蜀汉出祁山的军队从来没有八万人,关羽的水淹七军也只有三万人,可是吴魏大战超过十万到二十万的就有好几场,十万以下的十几场。最猛的就是司马昭第三次打淮南诸葛诞,面对诸葛诞的十万加上吴国的十五万,司马昭出动了二十万中军,动员了兖豫徐青四州民壮,三丁抽一,集中了二十五万地方军,打出了三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用时近一年,以围城之法灭了诸葛诞,消灭了8万吴军。演义看看就行了,真正的历史才是真正的
历史上吴国的威胁最大,历来魏国都是奉行攻吴防蜀,因为吴国攻入徐州的话那魏国就无险而守,只能被吴国一直骚扰,而蜀国这边就算攻下长安魏国都不怕,因为还有潼关和武关挡着,再加上蜀地交通非常不便,补给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