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新剧来袭

年妮说剧 2025-04-26 10:36:23

明朝隆庆年间,海禁重开,古老的徽墨产业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电视剧《家业》以恢弘的叙事,展现了徽墨世家在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变革,刻画了传统匠人在商业洪流中的智慧与勇气。

剧组对历史细节的考究令人赞叹。为还原明代徽墨制作工艺,剧组特邀非遗传承人担任顾问,耗时两年,复刻了从炼烟、和料到描金的七十二道工序。十万余块墨锭在青石板上晾晒的场景,展现了徽墨制作的恢弘规模,也体现了剧组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杨紫饰演的李祯手持鹿角胶反复捶打的画面,更是将古法制墨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家业》的故事并非简单的家族兴衰史,它巧妙地将徽墨产业的兴衰与明朝的社会变革联系起来。“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行业传奇,在剧中化作跌宕起伏的商业博弈。李祯和骆文谦联手创办“李骆墨坊”,不仅要对抗垄断市场的墨业行会,还要突破传统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他们的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也展现了明代商人的智慧与勇气。

杨紫饰演的李祯,是一位突破传统束缚的女性企业家。她从被宗族除名的制墨少女,一步步成长为执掌徽墨命脉的商业领袖。她当着族老的面折断“传男不传女”的祖训木牌,宣告女性也能在商业领域有所作为。李祯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抗争与突破,也呼应了现代社会对女性力量的重视。

韩东君饰演的骆文谦,是一位兼具理想与现实的儒商。他背负着灭门之仇,却始终保持着“以义为利”的底线。在商业运作中,他既要与官场势力周旋,又要维护家族的利益。骆文谦的复杂性,体现了明代商人在乱世中的生存智慧。

导演惠楷栋以独特的镜头语言,将徽墨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移轴摄影 水墨动画”技术的运用,使制墨过程如同《天工开物》古籍插画般充满质感。李祯试验“漆烟墨”配方的蒙太奇段落,更是将墨锭在光影流转间渐次成型的过程,拍出了视觉艺术的华彩乐章。

美术指导邵昌勇在场景建构上,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的平衡。主场景“徽州墨市”参照明代《墨谱》设计,八百米长的街道完整呈现了制墨、售墨、评墨的完整产业链。阴雨天自动闭合的木质雨檐、依据时辰变换角度的晒墨架等动态置景,让六百年前的商业图景栩栩如生,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剧中演员的精湛表演,也为这部剧增色不少。杨紫与富大龙的对手戏,将父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富大龙饰演的李父,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祖传墨模,从喉头滚出的那句“李家基业不能毁在我手里”,将传统匠人的坚守与挣扎演绎得入木三分。杨紫转身时的含泪回眸,则展现了李祯内心的委屈与倔强。

田小洁饰演的制墨大师李金水,贡献了教科书级的“反差式表演”。这个看似古板的老匠人,在教授李祯“点烟”绝技时,会突然哼起失传的制墨号子;发现徒弟改良古法配方时,先是暴跳如雷,继而躲在作坊里偷偷试验新方。这种外冷内热的性格刻画,让传统文化守护者的形象格外鲜活。

《家业》不仅深入挖掘了徽墨文化的商业属性,更将明代货币改革、海上贸易等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入剧情。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思维对接的叙事策略,既满足了观众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又提供了职场谋略的观赏快感。剧中“李墨”凭借品质在国际市场逆袭的情节,与当下国货崛起的时代浪潮形成奇妙共振,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家业》的成功,为影视创作开辟了新的方向。它以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创新思维,重构了历史叙事,让沉睡在古籍中的文化密码在光影中焕发新生。这或许就是《家业》给予行业的启示: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要让传统血脉在现代叙事中生生不息,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