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上一次和邻居聊天是什么时候吗?
是电梯里点头微笑的瞬间?还是物业群里催缴水电费的@?又或者,你早已习惯了进门就关门,连对门住的是谁都模糊不清?
我们搬进了更高的楼,住进了更亮的房,可为什么,心里却空落落的,像少了点什么?

小时候,推开吱呀的木门,就是一方小院。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板上,墙角的老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邻居家的猫懒洋洋地趴在墙头。那时候,时间很慢,日子很长,院子是生活的中心,也是情感的纽带。
如今,我们住进了高楼,电梯直达,窗明几净,可推开窗,只有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住得越高,心却越飘,仿佛脚下的土地不再踏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被楼层和防盗门隔得越来越远。

院子生活,是热气腾腾的。 清晨,隔壁大爷的收音机咿咿呀呀放着戏曲,大妈在院子里晾晒刚洗好的被单,风一吹,肥皂的清香飘进每家每户。傍晚,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大人们搬着小板凳,围坐在树下唠嗑,谁家炖了肉,香味能飘半条街。
而现在,高楼里的邻居,可能住了几年都不知道对方姓什么。关上门,就是自己的世界,可这个世界,却越来越安静,也越来越孤独。

院子生活,是有人情味的。 谁家包了饺子,必定会分给左邻右舍;谁家孩子放学没人接,邻居顺手就带回家;下雨了,晾在外面的衣服总有人帮忙收。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暖,像空气一样自然。
如今,我们有了更智能的家、更私密的空间,却少了那份无需防备的亲近。我们住进了更好的房子,却弄丢了最珍贵的热闹。

或许,我们再也回不去那个有院子的年代,但那份记忆,却像一颗种子,埋在心底,偶尔想起,依然温暖。我们怀念的,不仅是院子,更是那种踏实、热闹、充满烟火气的生活。
住得越高,心却越飘。或许,我们该偶尔停下脚步,看看脚下,想想从前。毕竟,再高的楼,也高不过人间烟火;再远的梦,也远不过童年的那方小院。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