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军人物,传闻中的黄巢是个无比凶残之人。他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唐朝也因此元气大伤,而这次黄巢起义也为我国拔掉了一颗存在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祖辈通过贩卖私盐起家,挣下万贯家财。因此黄巢的自小便衣食无忧,父亲对他的教育也十分上心,为他请来老师专门教习文学、武术。黄巢也十分好学,他希望长大后能够入朝为官,为国尽忠。可是因为他的家族世代从商,朝中无人,他始终没能通过科考,可是成绩比他差的世家子弟却能轻而易举入朝为官,他的内心对世家子弟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874年,受水旱灾害影响,百姓们所种的庄稼颗粒无收,穷的揭不开锅。可是朝廷官员们掌握着粮草,却不及时救助百姓。濮阳的盐贩子王仙芝率先起兵攻破粮仓,给百姓们发放粮食。黄巢紧随其后,农民起义军就此壮大,一路攻到了长安城。可是王仙芝却被招安了,黄巢只好自己率军在亳州称王。
黄巢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他任由手下胡作非为,强抢民家女子。黄巢就是靠着这样一支残暴的队伍,一路杀到了长安城,登基称帝,国号“大齐”。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唐朝官吏中三品以上全部停职,将前朝身居要职的人全部处死,和他一起征战沙场的兄弟们则加官晋爵。在黄巢的统治下,世家大族的势力被大大削弱,寒门子弟也得到了公平的对待。
黄巢起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付世家大族,因此采用了最粗暴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杀光杀净,俗称屠城。当时唐朝大概有5000~8000万人,黄巢起义,一次就死了800多万。这800多万人中,很多都是被黄巢屠杀的,并不是因为战争双方交战而死的士兵。河南、广州、山东、长安,这些地方全部被黄巢屠过城,世家大族也因此才会元气大伤。
其实从现在看来,世族豪门也没有啥,只要各种阶层保持平衡就好,一个世族出生和寒门出生县令,寒门县令节操未必比世族的好,贪污腐败可能更厉害。反而世族出生县令,家庭环境教育等等,他还可能会好好治理这个地方作为自己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