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麒麟9010芯片的华为Pura70,国产化率有多高?

自主可控聊科技 2024-04-25 14:08:36

又双叒叕爆了!

没有预热,没有发布会,大家期待已久的华为Pura70系列就这么突然亮相了。

4月18日10点整(上周四),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宣布启动“HUAWEI Pura 70系列先锋计划”(预售),其中Pura 70 Ultra和Pura 70 Pro 两款机型将于当日10:08分准时开售,标准版和Pro+会在22号10点08开售。而在华为官方商城等线上渠道中,率先上线的两款机型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便全部售罄。这速度,真是比5G还快

图片来源:华为官方商城

更有趣的是,

自华为Pura70系列发布之后,各路大神纷纷拿出了放大镜进行拆机,更有网友表示

华为 Pura 70 系列基本实现了100%国产化。

真的是这样吗?华为Pura70的国产化率究竟有多高?供应商都有哪些?本文带大家一一揭晓。

首先划重点:从目前公开资料来看,华为 Pura 70 系列的部分机型可能真的做到了接近100%国产的成绩。

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前魅族高管李楠的侧面印证。

那么,一台华为Pura 70背后,有多少国产产业链的支撑?具体信息如下:

芯片:全新“麒麟9010”,又一款“中国芯”。就现有拆解和爆料信息来看,华为Pura70系列搭载了全新的麒麟芯片,即麒麟9010。4月18日下午,有用户上传了该枚SoC的Benchmarks跑分,结果显示这枚芯片沿用了麒麟9000上“2大核+6中核+4小核”的架构(大核为2.3GHz的泰山核心,中核为2.18GHz的泰山核心,小核为1.55GHz的A510,GPU是Maleoon 910),单核跑分为1442分,多核跑分达到了4471分均显著超过麒麟9000,同时大核频率的降低让功耗表现也得到了提升。

麒麟9000s与9010跑分对比

麒麟9010与A14-15芯片跑分对比

据数码博主表示,单从跑分数据上看,华为Pura70性能表现介于骁龙888和骁龙8+之间。对比苹果iPhone机型,目前麒麟9010的性能差不多是iPhone12-13之间的A14-15芯片的水平。

操作系统:鸿蒙。据2023年5月份,中国信通院泰尔实验室的检测,鸿蒙内核已经实现了自主化率100%,这意味着鸿蒙已经真正摆脱了操作系统根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而4月17日,在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希望通过2024年一年的时间,先在中国市场把智能手机上使用超过99%时间的5000个应用全面迁移到鸿蒙原生操作系统上。现在5000多个应用里面,有4000多个应用已经明确了迁移计划,还有不到1000个应用正在沟通中,这个迁移工作量是巨大的⋯⋯当我们把这5000个应用以及其他成千上万的应用都从安卓生态迁移到鸿蒙操作系统上时,鸿蒙操作系统就真正成为除苹果iOS和谷歌安卓之外的全球第三个移动操作系统。”

闪存和内存,也是我们熟知的某个国产存储厂商制造的。要知道,SK 海力士分别为全球DRAM市场份额第二和 NAND 闪存市场份额第四,而三星占据全球DRAM、NAND Flash芯片市场40%以上,此前华为 Mate 60 系列的闪存和内存供应商为韩国海力士,如今国内供应链厂商正在实现对韩国内存、闪存的替换。

屏幕来自于国产京东方、维信诺等厂商。据钛媒体从供应链人士处获悉,Pura70标准版屏幕由京东方独家供应,Pura70 Pro、Pura70 Pro+以及Pura70 Ultra屏幕则由京东方等多家供应。

光学镜头:欧菲光、联创电子、舜宇光学等。去年9月底,有媒体曾报道,在华为Mate 60系列中,欧菲光摄像头模组全部参与了供应,并占绝大部分份额。而欧菲光2023年年报提到“浮动微距模组、潜望式长焦微距模组、芯片防抖、可变光圈和伸缩式模组等已实现持续量产”,因此,欧菲光大概率是华为Pura 70系列摄像头模组的主供, 而“ 欧菲光 ” 曾是苹果的 “ 御用 ” 镜片供应商。

摄像头芯片:国产豪威科技。据了解华为P60、Mate60系列摄像头芯片供应商为韦尔股份旗下的豪威以及索尼双供。根据华泰证券研究,Pura 70标准版可能配备了豪威的OV50H主摄传感器,如果是这样的话,Ultra机型摄像头芯片可能就是采购索尼的产品,而标准版、Pro、Pro+则大概率使用豪威的产品。

此外,据民生证券指出在功能芯片方面,华为Pura70系列供应商有唯捷创芯、卓胜微、华力创通、思特威、韦尔股份、美芯晟、力芯微、南芯科技、汇顶科技、长光华芯等;

芯片封测端有长电科技、华天科技、伟测科技等。

结构件/散热/电池等方面有蓝思科技、福蓉科技 、捷荣技术、长盈精密、电连技术、东睦股份、飞荣达、欣旺达、德赛电池等。

......

从镜头、电池,到处理器,再到存储芯片,华为Pura 70的全面国产化只是开端。未来在设备厂商、供应链厂商、终端大厂的闭环配合下,中国将抓住更多的制造核心,竖起一面又一面自主创新的旗帜!

0 阅读:0

自主可控聊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