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理解了。
要教孩子掌握时间概念,就要从日常生活中他能理解的、最熟悉的场景入手。
用具体事件表示时间
时间看不见也摸不着,和宝宝说“3 点钟我们去某某地方”,他可能无法理解,但是如果你说“睡好午觉后我们去公园里玩”,宝宝一定很兴奋。所以,和宝宝说时间的时候,尽量用具体的事情或事物来代替,比如“早上”可以用“太阳出来的时候”、“爸爸送你去幼儿园的时候”来表示,也可以用其他宝宝熟悉的事件来表示。
刚开始的时候,你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几点钟应该做什么事,可以告诉他“早上起来要喝牛奶”、“吃过午饭要睡午觉”、“周末时爸爸妈妈都休息”等,这样他很容易就能听懂。
随着宝宝渐渐长大,你可以把具体的时间和事件结合起来,例如“早上 7 点起床”、“下午 3 点可以做游戏”,让时间的概念慢慢渗入到宝宝的脑海中。
有意识地使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教孩子学习使用时间词汇,可以加强他的时间观念。因此,你可以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多使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你今年 2 岁,明年就 3 岁了”、“明天星期六,我们要去姐姐家”。
你还可以给孩子唱一些和时间有关的儿歌,比如“太阳公公起得早,我们大家来做操”、“小雪花,轻轻飘,告诉我,冬天到”等。
自制时钟
你可以和宝宝一起自制一个只有时针的大钟,用简单的符号或现成的贴纸,在对应数字钟点的位置画出要做的事,这样可以把钟表上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孩子更容易理解。
比如早上 7 点吃早餐,那就在 7 点钟方向画上一个面包,下午 3 点是游戏时间,那就在 3 点钟方向画一个玩具。
认识小时和分钟
孩子还小的时候,不明白钟表上的数字和那一长一短的指针是什么意思。教育专家认为,孩子五六岁是比较适宜学习认识钟表的年龄。
比如孩子每晚 8 点要看动画片,7 点钟的时候你可以指着墙上的钟告诉他:“当短针到了 8,长针到了 12 的时候,你就可以告诉妈妈给你打开电视机。”这样,孩子就会自己观察钟表,到了时间提醒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对 1 小时就有了切身的感受。
还可以准备一个闹钟,对孩子说:“我们来收拾房间吧,5 分钟以后,闹钟响了,我们就可以停止了。”让孩子感受一下 5 分钟是多久。
弄清昨天、今天和明天
孩子还不太会使用“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些词语,比如,明明是昨天带孩子去公园玩的,隔天孩子跟他的小伙伴说起时,却说是今天。此外,他往往还会用“昨天”代指过去的所有时间,用“明天”代指将来的所有时间。
你可以指着日历告诉孩子,日历上的每一个数字代表一天,每晚睡前,和孩子一起在日历上把当天的日期划掉,告诉他:“从今天早上太阳升起,到现在上床睡觉,‘今天’即将过去,等我们一觉醒来,天亮了,就到下一个数字了,也就是‘明天’了。”
当然,也可以利用日历慢慢教会孩子“一星期”、“一个月”、“一年”这些概念。
把四季融入生活中
带孩子去大自然中,是感受时间的最好途径。比如带他去挖春天的野菜,摘夏天碧绿的荷叶,吃秋天的果子,看冬天结冰的鱼塘,感受日出日落,让孩子通过这些变化,了解到虽然时间是流动的,但又是有周期性的,时间是一秒复一秒、一天复一天地交替更迭的。
生活中每时每刻发生的小事,就是孩子直接体验“时间”的渠道。跟孩子说话时,你要多用表示时间的词汇,并利用好时钟和日历这些计时工具,孩子会逐渐认识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