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栋,1916年生,河北大名县人。
1931年,加入杨虎城的西北军。后加入东北军,在东北军兴安垦军关玉衡团中任班长。
1931年,他参加了抓捕并活埋中村震太郎的行动。
1931年11月,追随马占山将军,参加了江桥抗战。随后任马占山部暂编2旅副官。
马占山部抗战失利后,孙所在部队被日伪收编。
1935年,孙国栋不甘心给日伪卖命,遂拉出一个排兵力,在绥棱东山里占山为王,继续抗日,报号“压满洲”。

占山为王
1936年春,孙部被编入赵尚志领导的抗联第三军独立营,孙任营长。
1939年1月,孙部被编入抗联六军一师。
1939年6月,任抗联三路军九支队25大队大队长。
1941年8月,孙国栋率九支队的32名战士,夜袭拜泉县曹家岗伪警所,击毙了3名日伪警察。
1941年底,日寇开始大规模实施归屯并户、坚壁清野等手段,切断抗联与群众的联系。并抽调兵力对抗联主要活动的区域开展集中讨伐。
为保存有生力量,抗联第三路军主力部队转移到苏联境内进行整训,仅留下几支小分队坚持抗日游击。
1942 年正月,孙国栋率队接应运送给养的抗日救国会员,途中与一支日寇讨伐队相遇。战斗中,孙国栋用机枪打死敌机枪手 1 人,缴获轻机枪一挺。

伏击
1942年5月,孙国栋率队袭击了桃山车站和岩手开拓团宿舍。毙伤日伪警察10余人,缴获枪支 8 支和部分子弹及物资。
随后又袭击了铁力一处日本训练中队的营地。
不久,孙国栋率小分队离开铁力,并入到绥棱县张家湾南密林深处的抗联于天放留守小分队。坚持在绥棱、海伦、庆城、绥化一带开展活动。
1942年9月16日,孙国栋率小分队袭击了绥化五营的日伪办公场所,缴了日伪警察的武器,造成轰动一时的“五营事件”。
1942年10月,孙国栋率小分队惩戒了绥棱县十一井子一个汉奸地主。
1943 年春,孙国栋率小分队在绥棱县四道河子炭窑土棚宿营。
入夜,混入工人中的两名日伪特务偷袭孙国栋。搏斗中,孙国栋的脸被砍伤,他与战友联手击毙了一名特务。
1943年7月,孙国栋等人到绥棱县十一井子姜财家筹粮,被闻讯而来的20多名日伪警察包围。
危机时,战士们突然开枪击伤了伪警察头目,而后趁乱冲出了包围。
1943年11月,在老金沟南,孙国栋、杜希刚、于兰阁及赵文有四人,伏击了日伪军讨伐队,打死20多个敌人。
1943年12月,因叛徒告密,孙国栋小分队的秘营被100 多名日伪军包围。
恰好此时孙国栋要解手,刚走出地窨子就被击中左肩。他立刻带领战士跳后窗转移,突围时有5名战士中弹牺牲。
为了另一处密营的安全,孙国栋仅穿着单衣,忍着枪伤,踩着没漆深的积雪,穿过七八公里密林,及时通知于天放的小分队迅速向绥棱分水山一带转移。
1944年2月初,日寇讨伐队偷袭分水山密营,小分队察觉后提前转移,扑空的敌人于是在分水山搭起了8座帐篷,妄图困死小分队。
2月6日夜,返回密营侦查的孙国栋等人悄悄靠近帐篷,同时投出20多颗手榴弹,倾刻间帐篷内火光四溅,日伪军鬼哭狼嚎。此战,敌人死伤数十人,孙国栋等6人全身而退。
1944 年初,孙国栋随小分队转移到绥棱老金沟一带。期间,孙国栋遇到了进山拉木头的绥棱宋万金屯农民张录,孙国栋托他带来了一些粮食、猪肉和酸菜等,帮助小分队度过了危机。
1944年4、5月间,孙国栋小分队在绥棱山里开荒屯垦,种植了一些玉米、土豆,期待能够解决一部分粮食给养问题。
但不久,小分队遭到铁力日伪讨伐队的袭击,战斗中,仅孙国栋和1名战士成功突围,其余5名战士牺牲。
1944年12月,积雪没膝,行路困难。在日寇连续扫荡下,山里给养匮乏,抗联小分队遇到生存危机。
为避敌锋芒,在张录等抗日群众的掩护下,于天放率领于兰阁、孙国栋等人来到宋万金屯,分散隐蔽在地方党员和抗日救国会会员家中。以雇工的名义在宋万金及周围地区活动。
1944 年 12 月 17 日,受于天放指派,孙国栋到绥化朱成玉屯检查抗日救国会的工作,夜里住在张万岭家。
19 日清早,由于叛徒告密,日伪警察包围了张家。
为使张家及周边群众免受牵连,孙国栋故意把张万岭捆上,然后走出屋子,对着日伪警察喊道:“冤有头,债有主,我跟你们走,但你们不能祸害其他人。”
孙国栋被捕后,先后被关进绥棱县伪警务科监狱、伪北安省警务厅收容所、北安监狱。
1945年4月,孙国栋与杜希刚等人被转押到哈尔滨道里分监。
7月12日,杜希刚、孙国栋、赵文有、于兰阁四人被判死刑,刘文祥被判20年。
8月14日下午三点多,伪哈尔滨高等检察厅检察官沟口嘉夫跑到监狱,不顾死刑核准令尚未签署,坚持对孙国栋等人执行死刑。

日寇沟口嘉夫
由于孙国栋故意拖延时间,刽子手郭天宝当天只完成了对孙国栋的绞刑。
15个小时后,日寇便宣布无条件投降。
孙国栋则牺牲在了黎明前,年仅31岁。他是最后一个牺牲于日寇屠刀下的抗联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