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张医生和朋友们聊了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和可以选择的降压药,就有朋友在留言区提问:张医生,肾动脉狭窄相关的高血压,除了服用降压药以外,需不需要给予其他的治疗呢?一看这位留言的朋友,就属于那种擅长思考的人。为何张医生会强调擅长思考呢?因为张医生发现,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和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本质上过的是两种人生。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知识是学不完的,而思考能力能让知识触类旁通;意志力是有极限的,而思考能力能让行动抓住关键;运气是稍纵即逝的,而思考能力能让我们识别运气并学会借势。
同样一种疾病,放到擅长思考的朋友身上,他就会想到,这种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除了降压药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治疗方式,如果把病因去除了,可能疾病就被彻底治愈了,那么,我们未来的人生,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张医生曾经和朋友们说过,导致肾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病因,医生的应对策略是明显不同的,排在前3位的常见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大动脉炎累及肾动脉狭窄和纤维肌性结构发育不良引起的肾血管狭窄。
这3类病因是最容易引发肾动脉狭窄的致病因素,对于这类朋友,除了合理使用降压药外,针对病因的治疗也非常重要,就如同朋友们常说的,对于疾病,我们不但要治标,还要治本,只有标本兼治,患病的朋友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益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除了降压治疗同前外,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是基础,对于无禁忌证或特殊原因的病人,应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降脂目标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6 mmol/L。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指标,大多数朋友只需要服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就可以达标。但有一点朋友们必须要知道,当血脂达标后,他汀类药物不能停,需要继续长期服用。
除了他汀类药物以外,抗血小板治疗也是治疗常规,特别是对于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朋友,一般情况下需采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3 ~ 6 个月,所谓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使用两种抗板药物,通常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 ~ 6 个月后,改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长期维持。原则同他汀类药物一样,不可以随便停药。
让我们再看一下大动脉炎累及肾动脉狭窄,在炎症活动期,糖皮质激素是核心治疗药物,降压药物选择同前。长期给予激素治疗可以减轻肾动脉狭窄,有助于缓解高血压,激素的使用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
这是因为众所周知,激素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如库欣综合征、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症状、胃肠道出血、骨质疏松等,都比较令人顾虑。而且,不同的医院,方案的实施上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北京的阜外医院,他们的方案就比较激进,推荐减量使用激素治疗大动脉炎方案 ,需要维持 3 ~ 6 个月,甚至数年,如病变无活动证据,方可尝试停药。
如常规剂量的泼尼松无效,还需要增加剂量,危重者甚至需要使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治疗。当常规激素治疗反应不佳或复发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这可以增强抗炎疗效,这也是副作用不小的一类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注意了,敲黑板了,大动脉炎累及肾动脉狭窄的朋友,在非炎症活动期,打算行肾动脉介入治疗时,一般建议使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治疗就可以。
再来看一看纤维肌性结构发育不良引起的肾血管狭窄。降压药物使用方法仍然同前,因为该病本质上是一种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非炎症性动脉壁结构疾病,他汀类药物使用需要根据患病朋友的血脂水平而定,而糖皮质激素目前没有使用的证据,对于拟行介入治疗的朋友,可以给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如阿司匹林。
聊完了针对病因的治疗,咱们再来聊一下手术治疗。朋友们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支架治疗。其实,这种治疗方式,属于介入治疗的一种。介入治疗的方式其实还有很多,主要包括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和支架置入治疗。
具体采取何种介入治疗方式,需根据肾动脉狭窄的病因、解剖特点及介入操作的具体过程而定。一般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的朋友需要采取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治疗 ;
这里有个问题,朋友们必须知道一下,就是大动脉炎累及肾动脉的朋友,需要在炎症不活动且稳定2 个月以上,才可以给予球囊扩张成形治疗,而且,尽量不使用支架置入,除非合并肾动脉夹层或难以恢复有效血流 ;而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发育不良的介入治疗也是以球囊扩张成形为主,尽量不置入支架。
对于肾动脉狭窄需要血运重建的患者,如果肾动脉解剖学特征不适合行血管介入治疗或介入治疗失败或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可予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动脉重建手术和肾切除手术。
总的来说,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除了降压药外,可能还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激素、甚至抗炎药,对于这些药物,朋友们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专业性太强,非专业人士很容易吃错药。当然,还可以手术治疗,这个更加专业,让您的医生替您想办法。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