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曾差点被孙传庭全歼,随着文人加入,其改变策略问鼎江山

史海撷英 2024-09-13 10:29:10

明崇祯八年(1635年),为了破解明军大规模的围剿,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李自成等13家72营农民军首领聚集在河南荥阳,共商拒敌之策。在这次军事会议上,闯王高迎祥麾下闯将李自成提出“分兵定所向”的主张,即联合作战、分兵出击。这一作战主张得到各路农军首领的一致赞同。“八年正月,大会于荥阳。老回回、曹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及迎祥、献忠共十三家七十二营,议拒敌,未决。自成进曰:‘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皆曰:‘善。’乃议革里眼、左金王当川、湖兵,横天王、混十万当陕兵,曹操、过天星扼河上,迎祥、献忠及自成等略东方,老回回、九条龙往来策应。陕兵锐,益以谢塌天、改世王。所破城邑,子女玉帛惟均。众如自成言。”会上决定农军兵分五路抗击明军:东路军由高迎祥、张献忠等部组成,负责进攻安徽,是农民军中人数最多、战力最强之精锐主力;西路军由横天王、射塌天、混十万等部组成,主攻方向是陕西;南路军由贺一龙、 贺锦等部组成,向湖广、四川方向进军;北路军由罗汝才、惠登相等部组成,主要负责迎击、牵制河南的官军;另外还有老回回马守应、九条龙、过天星等部为游军,负责袭扰明军。

攻下明中都,摧毁明祖陵

荥阳大会后,东路农军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率领下,接连挫败明军,先后攻克固始、颍州等地,并在崇祯八年(1635年)元宵节那天,明中都凤阳的官民忙着欢度节日、守军疏于防备的时候,突然铺天盖地般袭来,犹如从天而降。据记载,扫地王、太平王最先赶到,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所率农民军紧随其后,源源而至。农军士卒翻墙而入,首先焚烧了明祖陵享殿,陵前数千株苍松翠柏也被殃及,遭焚毁殆尽。

凤阳留守朱国相、千户陈弘祖等人闻变仓惶迎战,很快被农军击败,国相、弘祖等皆被斩杀。李自成还纵兵放火焚毁了龙兴寺。龙兴寺是当年朱元璋出家当和尚的庙宇,后来他发迹建立大明才改名龙兴寺,朱元璋曾亲书庙堂匾额“第一山”。驻守中都的文武官员大部被杀,少部投降,守军则逃的逃、降的降,无人愿意死战。农民军很快占领凤阳全城。

农民军在明中都凤阳,不仅大肆焚烧宫殿楼宇,而且还将明祖陵盗掘一空,然后纵火烧陵,陵区内所植的30余万株古松被全部烧毁, 熊熊大火连烧数日,“光烛百里”。部分农军将士还烧杀抢掠,甚至滥杀无辜,《绥寇纪略》载 :“剖孕妇,注婴儿于槊”。李自成、张献忠对朱明宗室成员恨之入骨,只要被抓住就定斩不饶,留驻明中都得明宗室成员大量遇害。农民军摧毁凤阳府明皇陵和龙兴寺后,树起了“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号,不仅让崇祯帝痛不欲生,还给明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先是,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惧贼南犯,请加防凤阳陵寝,不报。及迎祥、献忠东下,江北兵单。固始、霍丘俱失守。贼燔寿州,陷颍州,知州尹梦鰲、州判赵士宽战死,杀故尚书张鹤鸣。乘胜陷凤阳,焚皇陵,留守署正硃国相等皆战死。事闻,帝素服哭,遣官告庙。逮漕运都御史杨一鹏弃市,以硃大典代之,大征兵讨贼。贼乃大书帜曰古元真龙皇帝,合乐大饮。自成从献忠求皇陵监小阉善鼓吹者,献忠不与。自成怒,偕迎祥西趋归德,与曹操、过天星合,复入陕西。献忠独东下庐州。”

明思宗调整战术,启用洪承畴、卢象升,重挫农民军

东路军取得凤阳大捷后,崇祯帝痛定思痛,改变了过去的战术。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他改派湖广总督卢象升为直隶、河南等处总督,“专制中原”,形成了“承畴剿西北,象升剿东南”的有利局面,调集数省重兵专剿高迎祥部,高迎祥与明军交战多次均告失败,人马损失颇重。崇祯九年(1636)东路农民军在陕西周至遭陕西巡抚孙传庭部的伏击,死伤惨重,闯王高迎祥负伤被擒,旋即押赴京师惨遭凌迟处死。

李鸿基

明军集结重兵大肆进剿的局面使东路农民军损失惨重,但这种不利局面并没有因为闯王高迎祥被俘杀而有所改观。高迎祥余部共推有勇有谋的闯将李自成继为闯王,继续领导东路军残部转战于川、陕之间,坚持战斗,并和紧追不舍、围追堵截的明军玩起了游击战、奔袭战以及“捉迷藏”游戏,数次挫败官军。“九年春,迎祥、自成攻庐州,不拔。陷含山、和州,杀知州黎弘业及在籍御史马如蛟等。又攻滁州,知州刘大巩、太仆卿李觉斯坚守不下。象升亲督祖宽、罗岱、杨世恩等来援,战于硃龙桥,贼大败,尸咽水不流。北攻寿州,故御史方震孺坚守。折而西,入归德,边将祖大乐破之。走密、登封,故总兵汤九州战死。分道犯南阳、裕州,必谦援南阳,象升援裕,令大乐等击贼,杀迎祥、自成精锐几尽。贼复分兵再入陕,迎祥由郧、襄趋兴安、汉中,自成由南山逾商、雒,走延绥,犯巩昌北境。诸将左光先、曹变蛟破之,自成走环县。未几,官军败于罗家山,尽亡士马器仗,总兵官俞冲霄被执。自成执复振,进围绥德,欲东渡河,山西兵遏之。复西掠米脂,呼知县边大绶,曰:‘此吾故乡也,勿虐我父老。’遗之金,令修文庙。将袭榆林,河水骤长,贼淹死甚众,乃改道,从韩城而西。时象升及大乐、宽等皆入援京师。孙传庭新除陕西巡抚,锐意灭贼。秋七月,擒迎祥于盩啡,献俘阙下,磔死。于是贼党乃共推自成为闯王矣。”

李自成部在川北梓潼差点被明军全歼,仅余十八骑窜入商洛山中蛰伏待机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春,李自成部在四川北部的梓潼山区遭到洪承畴、孙传庭精锐陕军的伏击,因事起仓猝,农民军被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漂杵,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带刘宗敏、田见秀等18亲骑溃围而出,辗转进入陕西、湖北边界的商洛大山中蛰伏、喘息。李自成等藏匿在商洛山区静待时机,同时收集旧部,耕种练兵,关注外界局势,寻机东山再起。“十一年春,官军败贼梓潼,自成奔白水,食尽。承畴、传庭合击于潼关原,大破之。自成尽亡其卒,独与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溃围,窜伏商、洛山中。其年,献忠降,自成势益衰。”和张献忠、罗汝才等农军首领相比,李自成确实意志坚韧,折而不挠,且从未因丧失信心而接受过官军招抚,这点是他能屡仆屡起的重要原因所在。

这时,同样勇猛善战的张献忠在河南南阳被明军悍将左良玉击败后,被迫接受了招抚。其他农民军,如罗汝才、惠登相、刘国能等也相继降附明军。明末农民大暴动陷入低潮。

张献忠

张献忠接受招安后,拒绝缴械,还拒绝了明廷打散、收编自己部队的企图,以保存实力,寻找合适时机再树反旗。

死灰复燃

罗汝才、惠登相等人投降后表面上解甲归田,实际上也在暗中不断召集旧部、扩充实力,想寻机卷土重来。

经过一年的休整,张献忠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湖北谷城再度起兵造反,狡黠多智的罗汝才等也迅速响应,重新拿起武器与官军鏖战,并在竹山、罗猴山之战中重创了左良玉部。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度起事的张献忠部农民军也抓住有利时机大举东下,迅速攻克长江重镇襄阳,擒杀明藩襄阳王朱翊铭,虏获无数,实力大增。在此前的一个月,李自成听说张献忠再度扯旗反明,不顾兵单势弱,也从商洛山的密林荒村中走出,开始了新的军事行动。

福禄汤

刚走出商洛大山的李自成人马不多,但他并没有进攻明军较少的偏僻州郡,而是出乎意料地发起突袭,攻占了明朝军事重镇洛阳城,并处死了贪得无厌的明福王朱常洵。“常洵日闭阁饮醇酒,秦中流贼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援兵过洛者,喧言:‘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方家居,闻之惧,以利害告常洵,不为意。十三年冬,李自成连陷永宁、宜阳。明年正月,参政王胤昌帅众警备,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各引兵至。常洵召三将入,赐宴加礼。越数日,贼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缒而出,用矛入贼营,贼稍却。夜半,绍禹亲军从城上呼贼相笑语,挥刀杀守堞者,烧城楼,开北门纳贼。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两承奉伏尸哭,贼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棆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桐棺一寸,载以断车,两人即其旁自缢死。王妃邹氏及世子由崧走怀庆。贼火王宫,三日不绝。事闻,帝震悼,辍朝三日,令河南有司改殡。”彭孙贻《流寇志》记载说,“贼置酒大会,脔王为俎,杂鹿肉食之,号福禄酒。尸王城下,承奉二人乞葬王而就死,自成许之。敛王于西关,遂自尽于侧。”

李鸿基

东山再起的李自成在封建文人的帮助下,有了更远大的政治目标

当时,河南遭遇连年灾荒,饥民遍野,许多走投无路的灾民争相投入农民军,李自成队伍迅速扩展至数十万人。一些与当地官府有矛盾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此人存疑,或为虚构人物)等也纷纷加入农民军。这些有文化的士绅阶层眼光确实高于种田人,他们竭力辅佐李自成建立更大功业。这些读书人针对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财富高度集中、税赋苛重的情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起义口号,做不做得到暂且不论,但这一口号确实深受广大一穷二白农民的欢迎。在中原大地上,民间广泛传诵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穿他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的歌谣。

彼时的李自成也一改往日的流寇作风,开始严肃军纪,禁止士卒抢掠百姓财物、淫人妻女,违者严惩,由此,李自成得以咸鱼翻身,其麾下的农民军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也不再满足于做个打打杀杀、到处流窜、喝酒吃肉的草寇,而是有了更高的志向与更长远的政治眼光。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攻下了承天,自号“奉天倡义大元帅”。任命外号“曹操”的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李自成独骑一匹白鬃大纛银浮屠,这是一匹最耀眼的战马,此时的李自成,开始进入辉煌时期。“自成自号奉天倡义大元帅,号罗汝才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分其众,曰标营,领兵百队;曰先、后、左、右营,各领兵三十余队。标营白帜黑纛,自成独白鬃大纛银浮屠;左营帜白,右绯,前黑,后黄,纛随其色。五营以序直昼夜,次第休息,巡徼严密。”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