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本该出现在半决赛或决赛的比赛,但被提前到了1/4决赛。
所以,两支球队都有大量的问题和伤员没有解决,教练只能带着残缺阵容和战术瑕疵进行博弈,尝试着从中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于是,安切洛蒂让楚阿梅尼继续打中卫,把此前表现出色的布拉欣-迪亚斯按在替补席上,从而留出了莫德里奇、何塞卢这样的战术后手,而瓜迪奥拉则让阿坎吉和格瓦迪奥尔这样运动能力出色的球员打边后卫,在德布劳内肠胃不适的情况下才让科瓦契奇首发,但他至少做对了一点:把福登送到了场上。所以,这是一场无法准确预料的比赛,就像皇马和曼城也没想把比赛踢得如此开放一样。
开场不到2分钟,曼城就利用任意球和卢宁的失误取得了比分的领先:
这一球里,卢宁的失误显而易见,而在他之前犯错的皇马球员是楚阿梅尼,他暴露了自己并非科班后卫的问题:
但在丢球之前,安切洛蒂的獠牙就已经展现。格雷利什制造楚阿梅尼的犯规之前,是皇马先行攻到了曼城的后场,维尼修斯在左路送上传中,制造了禁区内的混乱,而他是作为进攻第一人打到的前场:
罗德里戈出现在了他此前所在的左边路位置,而维尼修斯在进攻第一线等待着机会:
如果这一球里还看不清,那么在此后的几分钟里,维尼修斯都是在中路接球、施压的:
而且在防守端,也是罗德里戈落位左边路,与中后场的队友形成8人站位:
这就是皇马在没有中锋元素的情况下,最好的排列选择。能力最强的维尼修斯顶在最前面,身板最大的贝林厄姆在其身侧辅助,而相对来说锐度、冲击力都稍显一筹的罗德里戈背上防守职责。主场丢球的皇马自然需要加强进攻,而曼城则要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从中寻找扩大比分的机会,而在第7分钟,曼城制造了一次危险:
横移过来,格瓦迪奥尔为哈兰德送上了后者在本场比赛仅有的两次发挥中的第一次,而格瓦迪奥尔这一点,皇马是看不住的。在只有8人常态防守的结构里,皇马最多能够承受曼城7名球员的进攻,那么在球权转移过来之后,这一侧的边后卫插上,皇马自然是难以顾及的,而思来想去,如果不得不放掉,那么能放掉的人也就是插上的格瓦迪奥尔或阿坎吉。毕竟相较下来,他们的进攻能力还是偏弱的,但在这个回合里,格瓦迪奥尔做得算不错了,而皇马接下来要做到的就是,不能让曼城轻易把球横移过来。于是在第11分钟,皇马这次拦下横移:
夺回球权之后,皇马开始控制场面,通过不输曼城的局部传导精度和长传转移意识,皇马将曼城压回了40米区域,随后皇马抓住了格雷利什落位过深的问题,卡马文加顺利切进内线,远射得手:
扳平过后,皇马又抓住了一次反击机会,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一起打出曼城身后空间的问题,迅速反超了比分:
这一球当然会让曼城球迷思念沃克,但即便33岁的沃克没有受伤,他也顶不住斯通斯这种前顶不力,让对手送出身后球的折腾。皇马闪电逆转局势,球权也开始旁落,曼城就此进入了最为难受的阶段。正因如此,瓜迪奥拉的球队开始尝试夺回球权,在442结构的基础上,科瓦契奇甚至都开始向前逼抢,而空当也在此时暴露出来:
上半场中段的这段时间,其实是皇马最好的扩大比分的机会,罗德里身侧的空当已经彻底摊在了球场上,只要能利用到这一区域,就能直接顺势打到鲁本-迪亚斯和斯通斯的面前,扩大比分其实并不困难。然而,皇马并没有做到。这一块的黄金机会没有抓住,皇马自然就只能继续深耕左半扇,利用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之间的配合猛打。从第31到42分钟这段时间内,皇马打出了源源不断的机会和内容,从而将半场的射门数拔到了7次,其中4次射正:
从这个角度来说,2个进球的转化率已经算是不错了,但在场面上来说,皇马确实是表现更好的一方,而且考虑到射门瞬间的环境,射正率其实还可以更高一点。但在上半场的最后时刻,隐患已经出现。第43分钟,曼城和皇马都在中锋位置上出现了失误:
哈兰德的失误就不用多说了,已经屡见不鲜了,而维尼修斯这个失误导致的进攻中断,则可以好好说一下。接球时刻,鲁本-迪亚斯在时机充足的情况下不敢顶:
这让维尼修斯顺利完成了转身,也让他看到了从越位位置回撤的贝林厄姆,于是他立刻决定选择就地打二过一的配合,而不是将球分给身前空间更大的巴尔韦德。这种不遵循惯有线路的思路倒是值得夸奖,因为要是打好了,确实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从而直接打出机会,甚至修改比分。反例就是曼城在上半场的这两次进攻:
其实都可以直接冲击中路和肋部,但无一例外,球员都要遵从线路设计,分给理论上的最优选择,也就是边路的格雷利什。所以在思路上,维尼修斯的这一次操作没问题,即便没有打好,也不该受到额外的批评,但在实际情况里,维尼修斯没有考虑到更多的内容。当时,比赛时间已经来到了第43分钟,队友们的消耗都已经很大了,而且考虑到贝林厄姆这场比赛拉边和冲击镜头都很少,他的状态并不在最佳,所以在中路配合,失误的概率其实不小,届时球权就要易手,皇马就要继续无球防守。所以在当时的情况里,分给边路,从而保有球权确实是更好的选择,不是说是对进攻更好的选择,而是节省体力的最好选择,但维尼修斯在这个赛季改进中路的进程并不顺利,而且也还是年轻球员,意识不到太多的内容,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也很正常。他终归还不是个中锋。于是在上半场临近结束时,哈兰德又得以发挥了一次,这也就是最后一次了:
所以,没有中锋的问题始终都会困扰皇马,进而困扰到比赛的全局,这一点的缺失终归是绕不过去的。下半场回来,皇马在体能的支撑下,维持了10分钟的好球,也打出了一些机会:
严格来说,其中的一些机会,皇马也本该打得更好,但在55分钟过后,皇马中后场球员的疲惫显而易见:
他们开始跟不上曼城球员的脚步,也开始跟不上曼城的节奏,但自身的反击效率却开始走低:
从曼城的角度来说,扳回场上的局势,他们自己也有改动,其中的方法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把贝尔纳多-席尔瓦从右边路挪进中路:
在瓜迪奥拉的思路和曼城的过往比赛里,这一手变化已经见得太多了。葡萄牙人收进中路之后,他的灵活性和技术能力确实能够帮助球队展开更多的线路,从而把球权重新抢回来。这个时候,曼城就能捕捉空当,从而打出射门了:
理论上,皇马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做出调整,换上替补球员来见招拆招,然而,安切洛蒂很难能做出这个选择。因为换上莫德里奇,只能是在中场区域对位换人,你削不下前锋,更削不下后卫,但对位换人的效果会有多好,替补球员上来能否立刻跟上比赛节奏,这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首发球员这块出现了问题。作为在中场和前锋之间摇摆的角色,贝林厄姆这场的表现有失水准,既没有为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制造更大的二线空间,也没能帮助中场球员避免局势落入下风,尤其是这次反击中的出球失误,更是凸显了他的问题:
就在这次球权转换后,福登扳平比分:
在哈兰德大赛迷失已经成为固定剧情,瓜迪奥拉总是倾向用格雷利什和贝尔纳多-席尔瓦在边路来帮助中场控制球权的固定选择下,唯一还能拯救球队的人也就是福登了。如果说比分领先时,安切洛蒂难以出手还可以理解,那么比分被扳平后,安切洛蒂还没有出手就显得晚了一步,而曼城则抓住了这段窗口期,上半场就为哈兰德送上最后一传的格瓦迪奥尔同样打进了世界波:
此球过后,皇马换上了莫德里奇和布拉欣-迪亚斯,以此来夺回场面,也将贝林厄姆彻底送上进攻端:
在贝林厄姆脚下不佳的情况下,球队必须要让他发挥出效果,那么这种牵制作用就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在第78分钟,莫德里奇带球形成横移,回到左路的维尼修斯送上传中,贝林厄姆的冲击牵制住曼城的后卫线,巴尔韦德在后点攻门得手:
凭借这一系列的调整,包括最后换上何塞卢,皇马在主场形成了对曼城的优势局面:
然而,没能完成比分的再次领先,双方的首回合最终以3-3的大比分收场。如果纯粹以战术设计的角度来说,安切洛蒂显然占据了上风。从楚阿梅尼继续打中卫,到克罗斯、卡马文加、巴尔韦德和贝林厄姆用下脚、传球和带球来克制曼城,到前锋线上维尼修斯居中,罗德里戈落边,这些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然而,卢宁的失误让皇马先丢一球,贝林厄姆的状态则让皇马无法把反击效率提到最高,包括巴西双锋把握机会的能力,这些因为球员而出现的强度空隙,最终成为了瓜迪奥拉修正问题,包括曼城从客场全身而退的逃生通道。当然了,带着克罗斯的皇马注定封不住所有的空当,但能让格瓦迪奥尔打进世界波,皇马在主场也没什么好运气就是了。
所以,满是世界波的这场比赛很刺激,但从战术和发挥的角度来说,两支球队都没有做到自己的最好。可以预见的是,下周中的次回合,两支球队也不会做到最好。安切洛蒂的想法依旧会很实际,但到了客场,球员还能如何发挥就需要打一个问号,而坐拥主场之利的曼城会看到胜利的希望,但在希望的鼓励下,谁又知道瓜迪奥拉会不会整上活呢?
穿越了
瓜秃不得不信任哈奇仕,因为哈奇仕是爪秃的至爱,没有哈奇仕瓜秃获得冠军的可能性会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