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是划时代的大事,不仅催生了三个新兴强国,更为日后的田氏代齐描摹出最好的蓝本。
公元前405年扑朔迷离的廪丘之战,三晋以讨伐田和为名攻齐,在战场上取得大胜的情况下,却与齐议和,结果田和不但没有倒台反而成为田氏宗主。(关于这段公案的详细情况请参看我的拙文《一场血雨腥风的谋篡大案,竟被这样洗刷得淡如云烟》)
显然,当时的田和是与以魏斯为首的三晋当家人做了一笔政治交易:由齐康公出面,请求周天子册封三家大夫为侯,作为回报,三晋理当承认田和的宗主之位以及齐相之职。
不久,魏文侯便被正式封侯,而田和也成了齐国名正言顺的实际执政者。
魏氏和田氏的这场政治互惠使两家结下了良好的友谊,直到魏武侯之世,他将这一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一手扶持田和也登上了齐侯之位,这是他所有外交活动中最精彩的一笔。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魏、田联手,先上演了三家分晋,接着田氏代齐粉墨登场,依葫芦画瓢,有始有终,算是完成了战国时代新贵族取代旧贵族的一次华美嬗变。
当然,任何机会都是主动争取到的,任何收获都是先行辛勤耕耘出来的,田和对晋国三家大夫晋升为侯是充满觊觎的,他希望以他们的经验为自己向上攀升的梯子,但此时风头正劲的魏武侯会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吗?
不会的。就像当年魏文侯借口田会叛乱兵出齐国一样,田和也对魏武侯玩起了以打谋求的把戏。
公元前391年,魏武侯号召韩、赵结成三晋同盟,风风火火大举进攻楚国,攻占了楚国的大梁、襄陵。
楚悼王派遣使臣向三晋求和,三晋拒不退兵。楚悼王无奈,一面派人贿赂秦惠公,请求秦国出面与三晋谋和;另一面派使臣入齐国,希望齐国能够插手中原战事。
正是瞌睡给了个枕头,田和巴不得一声,立即统率齐军攻打驻襄陵的魏军,一鼓作气,大败魏军,占领了襄陵城。
田和真就这么把楚国的危难放在心上,放手与曾经心照不宣、惺惺相惜的友邦魏国为敌吗?
显然,田和另有所求。
当年廪丘战后,田和逼迫齐康公代为三晋向周威烈王讨封,身为太子的魏击也是亲历其事的,此时的魏武侯怎能不明白田和心理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呢?
为了稳住齐国,好放手与秦、楚开战,魏武侯应田和之邀,参加了浊泽相会,答应田和一定为他向周王室讨个名分。田和这才罢兵。
公元前386年,迫于魏武侯的施压,周安王不得不下诏册封田和为齐侯,至此,田氏代齐也终于划上了完满的句号。
三晋君主曾数次迁徙晋国末代国君晋静公,直至将其贬为庶人;田和也有样学样,屡次驱逐齐康公到一座比一座小的海岛上。
对于没落的旧贵族来说,真可谓同病相怜;对于新崛起的新贵来讲,也可以用英雄所见略同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