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普京通话畅快!美国施压乌克兰谈判,是对俄妥协了吗

梦想照亮的人生 2025-02-19 15:24:40

俄乌冲突已持续1087天,乌克兰方面遭遇重大打击。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通话近一个半小时,双方在政治层面达成诸多共识,包括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并立即启动相关谈判。特朗普政府随后释放的政治信号,令全球震惊。

对照美国总统特朗普、国务卿鲁比奥和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近三日公开表态,相关信息已整理如下:乌克兰危机爆发的责任完全在于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无关,民主党应为此承担全部后果。其次,北约扩张是战略失误,不容许乌克兰加入北约,但同时必须确保乌克兰的安全。美国对乌克兰的巨额援助金额说法不一,特朗普最初声称高达1700亿美元,随后又改口为3500亿美元,数额变动莫测。然而,无论援助金额最终确定为多少,乌克兰用价值5000亿美元的矿产资源偿还债务的承诺,则始终存在。第四,部分观点认为俄乌冲突必须尽快停火,而乌克兰需以领土让步为代价换取和平,俄罗斯则无需付出任何代价。第五点,认为七国集团缺少俄罗斯,是不完整的,希望能促成俄罗斯回归。特朗普、鲁比奥和赫格塞斯等人的表态如同重锤猛击,令乌克兰支持者深感失望。他们痛心疾首,认为在乌克兰具备反攻优势时,特朗普政府却选择对俄罗斯妥协,错失了彻底击败俄罗斯的机会,这令他们难以接受。

针对某些网友的疑问,军事专家大伊万认为:或许美国与欧洲并非不想彻底削弱俄罗斯,而是其自身实力已达极限。三年来,美国和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援力度巨大,不仅公开提供军事物资,更暗中投入大量战场侦察监视力量和航天侦察力量,协助乌克兰军队作战,并派遣特种部队协同作战。这些鲜为人知的支持,才是乌克兰军队战斗力真正支柱。公开层面,北约已几乎耗尽155毫米炮弹和227毫米精确制导火箭弹储备,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先进陆战装备,从豹2A6、M1A1SA坦克到M1126斯特赖克和M2A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应有尽有。仅布莱德利步兵战车就提供了近500辆,数量超过俄军战前BMP-3M步兵战车保有量。这些装备的实际效用,不言而喻。

军事援助乌克兰效果不佳,俄军攻势依然强劲。西方国家去工业化导致军备补充困难,有去无回。例如豹2坦克,德国总产量仅2000辆,援助数百辆后已捉襟见肘;美制布莱德利和M1A1SA坦克,生产线早已拆除,援助出去的便是现有库存的最后部分。北约国家慷他人之慨,大规模援助乌克兰先进装备,削弱自身大规模战争作战能力,而乌克兰战场局势并未因此好转。未来援助规模将受到极大限制,更不可能援助航母战斗群或第五代战斗机等重型装备。

因此,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即便说得再冠冕堂皇,也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援助效益评估。北约的巨额投资至今未见显著成效,大量装备沦为废铁。一些乌克兰支持者不顾一切地呼吁援助,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和北约也会盲目跟风。继续下去,前期投入将变成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这该如何处理?对美国而言,为避免更大的损失而削减援助,将成为必然选择,毕竟美国面临更大的挑战:尚未解决的东部难题。

特朗普政府的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战略收缩,从乌克兰困境中抽身,集中力量应对美国面临的更大挑战——东亚。  这种做法从现实政治角度看,是可理解的。然而,这令乌克兰支持者们深感失望。大伊万认为,这种失望源于两方面:首先,它粉碎了乌克兰方面对美国无限支持的幻想。俄乌冲突伊始,拜登政府启用《租借法案》,乌克兰支持者们欢欣鼓舞,期待美国重演二战,以海量军援彻底击败俄罗斯。然而三年过去,他们等来的并非《租借法案》的有效执行,而是特朗普政府关于掠夺乌克兰矿产资源的法案,其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其次,彻底粉碎了帝国依靠意识形态统治的幻想。一些支持者往往与反对者高度重合,他们深信西方那一套价值观,认为帝国理应是世界中心,是自由世界的守护者,是国际正义的象征。然而,帝国不仅对所谓的国际正义漠不关心,特朗普政府更公然掠夺,摆出一副你能奈我何的姿态。这与支持者们心目中光辉伟大的帝国形象大相径庭。

大伊万认为,乌克兰支持者无需过度情绪化,更不必指责特朗普是俄罗斯的内应,认为普京掌握其把柄。这种对民主党忠诚的“离岸”人士,不必再做此种猜测。总的来说,尽管特朗普一再向俄罗斯示好,赞扬二战中苏联的巨大牺牲,并处处为俄罗斯说话,但他提出的所有条件,与他上任前提出的俄乌谈判条件并无实质性区别。

乌克兰加入北约无望,但特朗普政府仍坚持向其提供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以防范俄罗斯进一步军事行动。尽管美军不会直接参与所谓的“维和行动”,但英国和波兰军队将被部署到乌克兰参与其中。此外,虽然俄罗斯可能按照实际控制线停火,但除克里米亚外,其控制的其他四个州的主权得不到西方承认。

特朗普在就职前,便已借用英国前首相约翰逊提出的俄乌冲突解决方案框架,精心包装并推出其所谓的“一揽子方案”。  这套方案中所有条件都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表面上是维和部队进驻乌克兰,但特朗普可称其与美国无关,而下一届政府则可将其解释为北约驻军,符合北约第五条,俄罗斯对此难以反驳。又比如,方案中提出沿实际控制线停火,却附加了两个前提:美国持续军援乌克兰,西方国家不承认俄方控制的领土主权。此举无疑埋下巨大隐患,为乌克兰卷土重来、发动反攻留下了空间。一旦时机成熟,北约完全可能推翻承诺,再次支持乌克兰以“收复失地”为名发动进攻。

特朗普向俄罗斯抛出橄榄枝,提出将俄罗斯重新纳入G7。且不论如今G7对俄罗斯的吸引力几何,近期特朗普对俄态度转变,大伊万认为,特朗普及其背后的西方媒体,正试图通过造势、施压和利诱等多种手段,迫使俄罗斯接受其提出的条件。然而仔细分析,特朗普的条件实质上并未改变多少,甚至许多条件对俄罗斯不利,只是包装得更具诱惑力罢了。

美国急于从乌克兰撤身,这反映出其战略调整的迫切性。然而,这并非真正的撤离,而是将欧盟推向风口浪尖,同时攫取乌克兰的矿产资源。更重要的是,美国为促成撤军向俄罗斯提出的条件均设有后门,确保其进退自如,随时可以由战略收缩转为战略进攻。最终目的,是回归到2022年冲突爆发前的状态:美国对俄保持战略主动权,随时利用乌克兰牵制俄罗斯。俄罗斯强盛时,乌克兰可作为消耗其力量的工具;俄罗斯衰弱时,乌克兰则成为致命一击的利器。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所有条件,都源于这种战略考量。

对美国和乌克兰而言,特朗普此番举动,堪称目前所能争取到的最佳局面。美国若继续在乌克兰僵持,最终只会耗尽国力,重蹈西贡覆辙,这将对北约造成致命打击。  不如稳住战线,确立北约在乌克兰的实际影响力,同时表面上与俄罗斯周旋,等待时机。一旦俄罗斯内部出现变故,再伺机发动战略反攻。乌克兰面临全面崩溃的严峻形势,甚至十八岁的孩子都不得不走上战场。眼下,若能休整军队,借助北约力量重建乌克兰军队,以维和之名巩固防御体系,特别要重建空军力量,同时持续对俄方保持有效打击,对乌克兰而言无疑是最佳选择。然而,泽连斯基总统顾虑自身政治地位,一旦停战便可能面临政治清算,因此难以接受这一方案。

特朗普提出的对俄条件,大伊万认为符合实际、符合政治现实主义,也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甚至在当前也符合乌克兰的国家利益。部分乌克兰支持者对此反应激烈,实属令人费解。  他们之中不乏聪明人,不应如此轻易被情绪左右。

特朗普的提议只是个开端,俄罗斯是否会接受,仍是未知数。这场美俄博弈,或许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高水平的国际政治较量,但也可能沦为一场缺乏实际意义的政治秀,最终结果,让我们静观其变。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