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虽然一共有12位皇帝(包括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但却有29位皇后(包括追封的)。在这29位皇后中,按理说应当有12位原配皇后,但实际上仅有9位,分别为:
康熙皇帝的发妻、皇太子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雍正帝的发妻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乾隆帝的发妻孝贤纯皇后沙济富察氏
嘉庆帝的发妻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道光帝的发妻、被追封的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
咸丰帝的发妻、被追封的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
同治帝的发妻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
光绪帝的发妻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
末代皇帝溥仪的发妻郭布罗.婉容
而大清前三位皇帝,其发妻要么没有被追封为皇后,要么被废掉了皇后之位。
比如努尔哈赤的发妻佟佳.哈哈纳扎青,虽然为努尔哈赤生下两子一女,但是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初便病逝了;努尔哈赤从未称帝,所以哈哈纳扎青也仅为大妃而已;努尔哈赤之后的下一位后金大汗是努尔哈赤第三位大妃所生的儿子皇太极,皇太极登基称帝后,仅追封其生母孟古姐姐为孝慈高皇后,并未追封父汗另外三位大妃。
再比如皇太极的发妻钮祜禄氏,是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女儿,皇太极其实并不怎么宠爱钮祜禄氏;即便是钮祜禄氏生下一子,也因为傲慢无礼被太宗遗弃了,至于是否回了娘家便不得而知了。因为科尔沁蒙古在后金(大清)的地位越来越高,皇太极称帝后只是将三娶福晋博尔济吉特.哲哲尊为中宫皇后,至于钮祜禄氏与继妃乌拉那拉氏都没有被追尊为皇后。
佟佳.哈哈纳扎青因为儿子没有继任大汗之位,而没有被尊为皇后;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是因为被太宗遗弃而没有被尊为皇后;但顺治帝是大清的第二位皇帝,顺治帝在位时大清的后妃制度效仿明制得到了完善,皇帝的发妻便是嫡后、母仪天下的皇后,即便是无所出也能统领后宫。
但为何顺治帝的发妻,没有成为大清众多原配皇后之一呢?
而且,顺治帝的发妻是大清29位皇后中,唯一一位被废的皇后。在大清不管是皇帝选妃还是皇子选福晋,首先看的就是门第出身,尤其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皆出身名门贵族;顺治帝的发妻,为何能被顺治帝“轻而易举”地废掉呢?
其实,这还要从摄政王多尔衮开始说起:
多尔衮亲手为顺治帝酿的一杯苦酒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太宗皇帝去世后,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皇子其实是太宗皇帝的长子、肃亲王豪格;而且太宗皇帝亲领的两黄旗大臣也确实支持豪格为新帝,然而此时的大清并未真正的建立“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所以并非只能太宗皇帝的儿子们可以继承皇位,太祖皇帝的嫡子们也可以“兄终弟及”。
而在太宗皇帝的兄弟中,威望最高的便是睿亲王多尔衮。
虽然多尔衮是豪格的叔叔,但实际上还要比豪格小三岁。
多尔衮同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掌管两白旗,自然两白旗支持多尔衮为新帝,而且在满洲八旗中另外六旗中也有很多支持多尔衮为新帝的臣子。
可以说豪格同多尔衮势均力敌,谁也不肯让谁。
在满清入关之前,真正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或者汗位)的只能是大妃或者皇后所生的嫡子;换句话说只要是嫡子便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太宗皇帝的皇子中有资格继承皇位的,除了肃亲王豪格外,还有皇九子福临、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一位是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所生;一位是西宫贵妃娜木钟所生,娜木钟在后宫的地位高于庄妃。
如此一来,庄妃与西宫贵妃又怎么会不为自己的儿子争取机会呢?
但福临的背后不仅有生母庄妃、嫡母皇后哲哲,还有整个科尔沁草原,更何况多年前太祖皇帝第四位大妃阿巴亥殉葬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庄妃又如何不为自己正打算呢?
在庄妃的筹谋下,两黄旗大臣由原来的“坚决拥护豪格”,变为了“坚决拥护先帝的皇子”,其实就是皇九子福临。而多尔衮在得知两黄旗大臣的态度后,便决定“以退为进”,支持尚且年幼的福临登基;最终年仅6岁的福临,成功“打败”了长兄与十四叔,成为大清的第三位皇帝。
但福临毕竟年幼,尚且不能亲政,心存野心的睿亲王多尔衮便主动提出让郑亲王济尔哈朗与自己一起辅佐年幼的顺治帝,直至顺治帝亲政。
然而多尔衮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皇帝梦:
顺治二年,逐步掌握实权的多尔衮称呼改为“皇叔父摄政王”,群臣需跪迎;
顺治三年,多尔衮将皇帝玉玺直接搬到了府上;
顺治四年,多尔衮已经无需再跪拜顺治帝;
顺治五年,多尔衮的称呼改为了“皇父摄政王”。这年底,多尔衮已经完成了取得帝位的一切准备,甚至还在睿亲王府准备了皇帝才能穿的龙袍。而且这一年顺治帝虽然仅有11岁,但是其透露出的智略已经远超同龄人,所以多尔衮不得加紧自己称帝的步伐。
除了打算再修建一座新城外,多尔衮还打算为顺治帝挑选一位皇后。
满清初期满蒙联姻本就是重中之重,太宗皇帝的“崇德五妃”便都是来自蒙古,而且都是博尔济吉特氏;自然多尔衮也会为顺治帝挑选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顺治六年八月,多尔衮亲自前往科尔沁为顺治帝挑选皇后人选,最终选定了固伦额驸弼尔塔哈尔的妹妹孟古青。
弼尔塔哈尔不仅是孝庄的侄儿(孝庄兄长吴克善的儿子),还是孝庄的女婿,孝庄所生的固伦雍穆长公主在太宗皇帝还在时下嫁科尔沁蒙古,按照辈分的话,孟古青要称呼孝庄为亲姑姑。
其实虽然多尔衮已经确定了孟古青为后,但其实并未等到顺治帝下旨将孟古青册封为皇后,也没有等到二人大婚。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其实完全有机会重新选择皇后人选,但是孟古青虽然是多尔衮选定的皇后,但其还是生母孝庄的亲侄女,抛开多尔衮不谈,生母也希望自己迎娶孟古青为皇后。
就这样,顺治帝虽然对皇后人选不满,但还是看在生母的面子,在顺治八年八月正式昭告天下:将博尔济吉特氏正式册封为皇后。孟古青不仅长得端庄秀丽,而且极其巧慧,再加上出身高贵,足以母仪天下。但为何会被顺治帝所废呢?
前废后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
寻常百姓家都不能随意休妻,更何况还是皇帝“休”皇后呢?
顺治帝废后时,孝庄为何不拦着呢?
帝后失和不管是兴趣爱好、性格、感情还是对各个事务的看法上,顺治帝都同新后孟古青完全不同,时间久了自然二人感情不和。而且根据顺治帝的说法:
孟古青十分善妒,而且心思极坏,宫中若是有长相姣好的后妃或者宫女,孟古青便对其极其厌恶,甚至想要将对方置于死地。顺治帝在位时,宫中沿用明制设置了教坊司,专门负责宫中的乐奏的事情。而教坊司中打扮都是女乐,而这些女乐不仅大多长相姣好,而且在平日里穿红着绿,看上去如花似玉一般。这些女乐让孟古青难以接受,便直接裁掉,改成了太监来奏乐。
乃处心不端,且嫉刻太甚。见貌少妍者,即曾恶欲置之死
最让顺治帝不能接受的是,孟古青经常猜忌顺治帝,动不动就吃醋。
顺治帝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而孟古青因为从小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生活十分奢靡。她所用的器具全部都是金器,若是在吃饭的时候有一件器具不是金器便会发脾气;她所穿的衣服,全部都用珠玉来装饰。
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绣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善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顺治帝实在是对皇后不能忍受,所以便干脆独居乾清宫,不再入后宫。
就这样维持了仅仅两年的时间,顺治帝便忧郁成疾,越来越消瘦。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孝庄太后自然也在想尽各种办法改变顺治帝与皇后之间的关系,但都于事无补。看到亲生的儿子如此,孝庄太后很清楚若是自己再固执己见,必然会葬送了儿子的性命。如此一来,即便皇后是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又有何意义呢?
见生母不再护着皇后,顺治帝便正式开始着手废后一事。
实际上顺治帝废后过了孝庄这一关,还需要再过群臣这一关,毕竟皇后虽然有小错,但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如何能随意废后呢?
顺治帝用了21天的时间废后顺治十年八月,顺治帝下旨礼部以及内院的诸位大臣,根据前朝废后的先例准备废后一事。
此事一经传开,满朝文武开始议论纷纷。
八月二十四日,大学士冯铨等人联名上书,劝说顺治帝深思熟虑,结果被顺治帝臭骂了一顿。
诸位大臣见顺治帝如此生气,便吓得不再说什么。
二十六日,顺治帝便下旨礼部,将皇后孟古青降为静妃,改居侧宫。如此群臣才反应过来,原来顺治帝废后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已经得到了孝庄太后的同意,皇后其实已经被贬入“冷宫”,此时下旨不过是通知群臣一声而已。但在顺治帝废后的旨意中,废后的理由似乎并不充分,只是说跟皇后感情不和,皇后是一个“无能之人”而已。
二十七日,既然废后一事已成定局,如何废后便需要礼部来操办。礼部尚书胡世安很清楚废后的理由不充分,很担心会惹火上身,所以便小心翼翼的上奏顺治帝:废后一事是不是需要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议一下,祭告天地社稷呢?
没想到在废后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还有臣子敢冒死再奏,礼部仪制司员外郎直言不讳地指出:顺治帝废后的理由不充分,而且还建议顺治帝可以设置东西两宫来一起治理后宫。
二十九日,御史宗敦等人见孔允樾的奏疏并未让顺治帝生气,所以便联合14人一起上奏顺治帝,希望顺治帝能够收回成命,不要废后。
结果此举惹得顺治帝大怒,直接将宗敦等交罪议处议罪。
九月初一,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议废后一事,再次提出“设置东西两宫”的方案。
顺治帝忍无可忍,直接告知群臣,自己同表妹皇后已经分居两年之久,之所以会提出废后也是万般无奈之举。并且将孔允樾狠狠地斥责了一顿,初四,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孔允樾最终不得不战战兢兢地表示:听从皇帝的处分。
如此一来,谁还敢再劝说顺治帝呢?
初五,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召集议政王大臣会议时,一锤定音,对顺治帝废后再无异议。
就这样仅仅21天的时间,朝臣们便从一开始的反对,转而无人敢提出异议。
其实之所以如此短的时间内,顺治帝便废掉了原配皇后,也是皇权加强、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利削弱的一个体现。
而孟古青,在后位上两年一个月的时间,便被降为了静妃,其心境是可想而知的。
废后最终去了哪儿根据《内务府奏销案》的记载,在康熙元年正月的时候,孝庄太皇太后还下令,内务府给静妃的绸缎数量,同乾清宫五妃(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恪妃石氏、恭靖妃博尔济吉特氏、端顺妃博尔济吉特氏、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是一样的。
可见此时的静妃,仍旧在紫禁城;
但是康熙元年二月底,静妃便在护军校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了京城,回了娘家科尔沁草原。
顺治帝是在顺治帝十八年正月去世的,康熙元年正月时恰好是顺治帝的周年祭礼,孟古青很可能是在出席顺治帝的周年祭礼后才离开的京城。
至于孟古青去世后,葬在了哪里便不得而知了;可以确定的是,顺治帝的孝陵妃园寝中并没有孟古青(静妃)的宝顶。
废后侄女入宫,取代其成为新后孝庄虽然同意了顺治帝废掉孟古青的后位,但是为了科尔沁蒙古在大清后宫的利益,自然不会让顺治帝自己挑选皇后人选。很快孝庄便从科尔沁草原接来了两位侄孙女,是孝庄太后二哥察罕的孙女、侄儿绰尔济的女儿,按照辈分的话,是孟古青的堂侄女。
绰尔济的妻子是太祖皇帝第七子、多罗绕余郡王阿巴泰的女儿爱新觉罗氏,而孝庄从科尔沁蒙古接来的两个侄孙女,年长一些的便是阿巴泰的亲外孙女,孝庄将其直接册封为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孝惠章皇后,康熙皇帝的嫡母。
至于孝惠章皇后的异母妹妹,则是享受福晋级别的待遇。
再加上孝庄太后幼弟满珠习礼的女儿(顺治帝十五年病逝,被追谥为悼妃)也入宫,顺治帝一个都不喜欢。
不管是孟古青,还是孝惠章皇后、孝惠章皇后的异母妹妹端顺妃、早早去世的悼妃,其实都是朝政的需要,非顺治帝所愿;而顺治帝作为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接受的汉文化越来越多,也想要追求自己的所爱为后,如此一来,便注定了四位博尔济吉特后妃(包括皇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