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预警,你会如何看待一个婚礼上唯一的礼物竟然是一袋大米?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唐,但这正是我的真实经历。
而这个故事的开端,要从我的童年说起。
我出生在湖北的一个贫困山区,家里条件一直不太好。
9岁那年,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决定去外地打工。
母亲也没有犹豫,毕竟家里的开销日益增加,非得多一份收入不可。
父亲虽然没什么文化,也缺乏技术,但还是在工地找到了活。
虽然很辛苦,但每次回家,都会带一点点存下来的钱,让我们一家过得稍微好点。
那时候,母亲在家务农,辛苦地照顾着我。
生活并不容易,但再苦的日子,母亲和父亲都一直撑着。
直到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父亲工作时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没了呼吸。
工地给了一笔赔偿金,但对于失去父亲的我们来说,更像是雪上加霜。
母亲为了照看还在小学的我,没办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县城租了个便宜的小房子,一边打零工一边抚养我。
贫困,但是邻居们很热心,时不时地给我们送点米和菜。
这当中,王叔最热心肠。
遇到扛水、搬米这种粗活,只要他看见了就会帮忙,电灯不亮了,水龙头坏了,也是随叫随到。
有一阵子,母亲和王叔走得很近,邻里之间都说王叔对母亲有意思,而母亲也没有避讳这一点,后来两人就在一起了。
王叔和母亲在一起后,我们的日子逐渐好过了一些,高中时期我住校,每个月王叔都会不辞辛劳地骑着摩托给我送生活费和菜肴。
让我难忘的是,每次王叔都多给我些生活费。
起初母亲还会问王叔到底给了我多少钱,生怕王叔会克扣。
可得知王叔不仅没有少给,还额外给一些后,母亲再也不问这事儿了。
意外再次降临在我们家,母亲因病去世。
当时我正在进行晚自习,班主任叫我到走廊,告诉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我顿时崩溃了。
母亲去世后,王叔帮着料理了后事,而周围邻居对于王叔是否会继承母亲当初从工地赔偿得到的钱有所议论。
本来那笔钱在母亲有生之年基本花光了,可王叔偏偏在母亲头七都没过的时候问我要那笔钱。
那一刻,我觉得王叔是个虚伪贪婪的人。
从那以后,我和王叔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复杂和冷淡。
大学期间我几乎不回家,每次要生活费也只是为了必须的生活开销。
王叔倒也每次都给,依然多给一些,还会主动关心我。
但我觉得他是留个后路,想着我将来还会找他要那笔赔偿金。
大学毕业后,我和男朋友张斌打算结婚。
当我打电话告诉王叔时,他既热情又高兴,非要来参加婚礼。
婚礼那天,他提着一袋米来了,众目睽睽之下,真的是一袋米,一句不假。
当时在场的亲戚朋友窃窃私语,我也觉得有些不自在,但表面上还是感谢了王叔。
两个月后,婆婆告诉家里没米了,我这才想起王叔送的那袋米。
张斌跑去后屋搬出了那袋米,却不想在米袋里发现了一本存折和一封信。
存折上有50多万的存款,存款人是王叔。
信里提到,那是他多年攒下的全部积蓄,他把它作为我的婚礼礼物,想让我过得好。
而当年问我要赔偿金,只是怕我年纪小,不会处理大笔钱。
看完信,我泪流不止,原来我一直误解了王叔。
原来他并不是贪图什么,而是一直把我当成亲生女儿,只是我从未认真了解他的心意。
从那天起,我内心的隔阂彻底化解了。
我和丈夫商量后决定把王叔接来一起住。
他不仅是我的继父,更是我一生的亲人。
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亲情。
生活给了我很多考验,但这些考验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家庭的真义。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境,但只要心怀感恩,我们总能找到前行的力量。
现在,我下定决心,要好好照顾王叔这个家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他的辛苦付出,毕竟他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刻给了我最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