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血肌酐最危险?医生苦劝:血肌酐有4条警戒线,别越过了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5-04-21 10:15:15

血肌酐是啥?估计很多人不清楚。它是肾脏健康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一般在抽血或尿检时就能看到。项目代号是CREA,单位是μmol/L。

很多人对血压、血糖、血脂、血小板这些基础生理指标比较关注,对血肌酐不太了解。其实血肌酐也是人体基础生理指标之一。

如果说血压、血脂折射出血管健康状态、血糖、血小板反映代谢是否正常,那么血肌酐则是肾脏是否平安的重要指标,肾脏作为人体血液、水液、血压、电解质等重要元素的“综合处理站”,地位作用非常重要,一旦“报废”,只有2个选择:要么“换了”,要么“完了”。

一、血肌酐与肾脏健康之间是什么联系起来的?

我们身体有2种肌酐,一个是尿肌酐,一个是血肌酐。尿肌酐大部分情况下是计算参数,所以在肾病科,没有特别说明,一般默认肌酐是“血肌酐”。

肌酐从名称可知,它与肌肉有联系,实际上是肌肉组织代谢产物,有两大来源:外部摄入——从肉食中获得;内部自产——体内代谢合成。但肌酐只有一个排泄通道——由肾小球过滤后肾脏排出。

肌酐作为肌肉代谢物,意味着肌肉越多,体格越大,或者吃肉越频繁,肌酐数值越高。临床发现,同等条件下男性肌酐比女性高;我国北方民众肌酐普遍高于南方人;外国人肌酐平均值高于中国人。这就获得一条重要结论:血肌酐是浮动的生理数值,不同的对象很可能不同。

所以,血肌酐指标水平,由身体分解代谢能力、肾脏排泄能力共同决定,基本公式是:血肌酐浓度指标=肌肉内产生的肌酐-肾脏排泄的肌酐。

当饮食摄入肉类数量平稳,身体肌肉代谢没有明显波动,那么血肌酐的生成是相对稳定的,这样血肌酐就能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很常用的肾功评价指标。

根据我国卫生部门发布的参考标准,成年男性:20—59岁,血肌酐是57-97μmol/L,60-79岁,是57-111μmol/L;成年女性:20—59岁,血肌酐是41-73μmol/L,60-79岁,41-81μmol/L。

总体上正常值: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但由于血肌酐有酶法、苦味酸速率法、苦味酸去蛋白终点法等不同测定方法,所以有的医院上限是80多,有的是133,正常范围存在差异。

二、一旦血肌酐出现异常,怎么知道发展到哪一步?

血肌酐是肾脏功能的关键评价指标,它如果在正常范围值区间,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确诊肾病,肌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临床评价指标,对评估肾功状态很有用。

肾脏是身体“劳模”,全年无休,任劳任怨,关键是,它受气受累受伤了,很少“喊疼”,具有较好的代偿能力。所以,一旦感觉肾脏不对劲,病情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由于肾功下降,不能充分排出血肌酐,临床检测值就升高。

从血肌酐数值看,也形象反映了肾功受损的“衰退路线图”:

在肾病1—2期,即肾小球滤过血肌酐在60以上,血肌酐数值很可能是正常的,血肌酐即使升高,也不显山露水,一点点攀爬。

但到了肾病3期之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血肌酐明显蹿升,如果患者伴有血压、血糖、尿蛋白异常、炎症、感染等问题,血肌酐升得更快。

有研究发现,血肌酐从正常值到“爆表”,也就是从100多发展到700多,肾功从正常到尿毒症,如果进程是10年,前面7、8年是没有明显迹象的,后面2—3年才急剧恶化。

这提示我们,要重视肾脏健康,要从血肌酐这个关键指标的“蛛丝马迹”去判断有无肾病风险。具体情况,有4条警戒线可以参考。

第一条:血肌酐超过140(单位是μmol/L,下同)

男性正常值是53—106,女性44—97,超过140,说明肾功已受损较明显,有的患者可能下降一半左右,只是肾脏特别能忍耐,仍靠一半的肾单位苦苦支撑。临床上,这种类型通常判定为“轻度升高”。

为啥肾功受损一半仍是轻度?此阶段患者可能有代谢失调的问题,包括乏力、口渴、血压不稳、夜尿增加,有可能伴有水肿问题,但肾脏有一定修复能力,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药物辅助等手段,可以缓缓复原,但这个“纠错窗口期”,及时发现才是关键。

第二条:血肌酐超过265

临床上属于中度升高,检测范围一般在130—265,患者可能有恶心、呕吐、腰痛、贫血、反复水肿等问题,因为代谢异常,伴有皮肤、炎症等表现。

此时肾功已有较大问题,治疗恢复难度明显增加,需要立即着手控制病情,给肾脏向尿毒症进化“踩刹车”。

第三条:血肌酐超过403

这时肾脏已有衰竭迹象,肾功能受损严重,有的人认为离尿毒症还很远,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因为肾小球开始成批量“撂挑子”,病情进展很快。

此阶段属于重度升高,要积极治疗才能见效,患者可能经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神经疾病、心力衰竭、虚弱无力、头痛烦躁等问题,而且骨头也出毛病了。

第四条:血肌酐超过707

肾功受损超过90%,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肾脏功能基本消失,患者进入尿毒症阶段,面临透析或肾移植的困境,即使治疗预后也不好,而且很可能有严重并发症。

这4条警戒线,是步步深入的,最好在第一条就发现并及时停住,后面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了。

三、防止血肌酐超过警戒线,要怎么做?

其实就是日常爱肾、生活护肾、定期查肾,不要等到局面无法控制和挽回才后悔,医学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建议做到5条:

1、最应该长期坚持的就是限盐、少盐。

2、注意控制蛋白量,因为频繁高蛋白会加重肾小球负担。

3、注意戒烟禁酒,保护肾功能,尽量不要熬夜。

4、已出现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注意控制水的摄入。

5、积极按需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种类。

另外,有的人对比前后两次血肌酐检查值,发现短期内爬升较快,要查清原因,多见于各种感染、长期劳累、药物损害肾脏、高血压未及时控制、有脱水行为、有梗阻类疾病,等等,要引起重视和纠正。

1 阅读: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