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气质到底是什么?

浩博评过去 2024-03-01 18:44:19

1、

春节前后,东北火了一把。

无论是南方小土豆到哈尔滨玩雪,还是春运期间高铁遭遇暴风雪,东北的内燃机车南下援助,都获得极高的关注度,临了临了,东北网友拍下山海关站的照片,配上“出了山海关就到家了”的文案,又在短视频平台刷屏。

东北这片土地,处处显露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最直观的一点,东北人对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省份区别不太敏感,统称为东北,地域观念比较淡薄,而江苏的地级市互相不服气,昆山跳过苏州和江苏,自称中国昆山,有极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这几年被人称为江苏十三太保。

东北之所以这样,很大程度是因为清末民国的闯关东。

早年间,清朝入关的时候,多尔衮为集中兵力消灭李自成和南明,便把数十万满洲旗人和汉人包衣都带出来了,可以说是举族迁徙,山海关外成了一片荒凉的无人区。

后来顺治皇帝觉得不行,堂堂奉天城仅有五千多名男丁,龙兴之地太荒凉了,便在1653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汉人迁徙到东北开垦荒田、庶卫边疆。

但这次移民的时间很短,到1668年,康熙皇帝和辅政大臣就取消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不允许汉人移民东北,并开始修建柳条边墙,把东北做为爱新觉罗氏的自留地,旗人的永久产业——

“以备退军兵丁做为恒产。”

从此以后,只有旗人能在东北正常活动,东北的汉人基本都是犯人,例如政治斗争失败的官员、触犯文字狱的文人都被流放东北,“流放宁古塔”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据统计,清朝流放到东北的汉人将近五十多万。

汉人再次大规模进入东北,要到晚清了。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俄国参与到瓜分中国的列强队伍,逐渐渗透到地广人稀的东北,随后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崛起,准备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夺取东北。

在日俄两国的围攻下,清朝的东北政策便无法持续,再不放开限制移民实边,东北就要彻底丢了,到时候日俄的兵锋直指北京,清朝皇帝就可能重演朱祁镇的故事,旗人的家业也要被洗劫一空。

要退路还是顾眼前,清朝君臣很容易做出选择。

于是自1860年起,清朝放弃祖制,一步一步的开放东北,允许汉地十八省的汉人到东北开荒打猎,自谋生路。

那时整个东北的人口不足300万,但甲午战争的时候,东北人口便超过500万,1911年清朝灭亡时,东北人口达到1800万,开垦出一亿亩耕地。

到了1920年代后期,汉人更是以每年一百万的规模向东北移民,东北人口很快超过3000万。

短短70年时间,东北便从地广人稀的无人区,转变成人口稠密的关外沃土。

2、

中国人向来安土重迁,他们为什么愿意离开故乡移民东北呢?

其实就是因为故乡没有活路,他们才背井离乡,跑到东北谋生。

自秦汉以来,华北地区就是中国的人口高地,但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华北的陶瓷、丝绸产业也都转移到江南,导致华北地区的经济极其落后,大部分人口都以种田为生,没有其他产业能容纳过剩的人口。

于是,无限暴涨的人口和有限土地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晚清的时候,华北地区的人均耕地只有4亩左右,再加上高额的田租和苛捐杂税,大多数人口都是在生存线上挣扎。

进入民国以后,军阀开始割据华北各地。

在没有中央政府统筹的背景下,华北地区的水利设施没人维护了,基层治安没人负责了,旱灾和瘟疫没人救助了,华北成了一盘散沙。

而为了筹集军费,军阀们又不断提高田税,并以不同的名目征收苛捐杂税,例如张宗昌割据山东的三年时间,颁布了51种苛捐杂税,共搜刮3.5亿元。韩复矩统治山东时,不仅继承了张宗昌的苛捐杂税,还把田税总额从817万元提高到1516万元,翻了将近一倍。

在天灾人祸的摧残下,华北地区的人们水深火热。

既然华北没有活路,其中一部分人便奔向东北。

尽管东北的人口不断增加,但依然有大量的未开垦土地,只要过了山海关,就能在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耕种。

即便不愿意种田,东北的平均工资也远超华北,例如山东的短工月薪是0.13元、山西是0.14元,奉天的短工月薪能给到0.42元,整整翻了三倍。

张作霖割据东北以后,除了入关争霸以外,境内几乎没有大型战争,给东北营造出相对太平的环境。

和华北各省相比,东北简直是世外桃源,所以清末民初的人都有一个东北梦。

移民东北便是实现东北梦。

最开始移民东北的大部分是青壮男性,春天在黑土地上开垦一片土地,或者打短工挣薪水,腊月带着一年的收入回到故乡,春来冬往,年复一年。

这样来回奔波几年,随着东北的生活逐渐稳定,这些青壮男性要么在东北娶妻生子,要么把故乡的妻儿爹娘带到东北,全家开始新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海关做为华北和东北的交汇点,便有了特殊的意义——过了山海关,生活就有希望了,妻儿爹娘就有饭吃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末民初的闯关东,相当于美国的西进运动。

据相关统计,东北移民的70%来自山东,以开荒种田为主,另外30%来自河北和山西,河北人主要从事工矿行业,山西人依托晋商的资本优势,基本都经营商业。

农业是清末民初的支柱经济,山东人是东北移民的主流,河北和山西移民从事的工矿业、商业,其实是围绕山东移民发展起来的服务业。

这样的人口比例和产业结构意味着,东北,无非是大号的山东。

原本山东就有强烈的省份认同,东北又是一望无际的黑土平原,并没有高山大河阻隔人们交流迁徙,那么以山东人为主的东北移民,自然很容易构建“东北”的地域认同。

我们山东人,便成了我们东北人。

那时候的东北孩子打架,经常有定居东北两三代的孩子,骂刚移民东北的孩子“山东棒子”,家长听到就跑过来大骂:

“你奶奶个熊,你爷爷也是山东的。”

正因为大家都来自同一片故土,为同一个目标而来,千千万万为生活闯荡的东北移民,便形成了独特的东北气质。

“过了山海关就到家了”,不仅是现代东北孩子的思想情绪流露,背后更是一段前辈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悲壮征程。

3、

大量移民闯关东,给东北带来深远的影响。

从秦汉到宋明,中国王朝实际控制东北的时间非常短,根本原因就是定居东北的汉人太少,军队打下来也占不住。

清朝自东北入关,倒是能实际控制东北了,但日俄崛起以后,以清朝的祖制,守护的东北概率非常低。

正是轰轰烈烈的闯关东,把爱新觉罗氏的自留地变成汉人的定居区,中国才有继续实控东北的可能。

东北再也不是随时可以放弃的塞外,而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疆土。

东北移民不仅剥夺了爱新觉罗氏的生存空间,还重塑了东北的文化。

在汉人移民东北以前,留在东北的渔猎部族和游牧部族,几乎没有文化修养,解决问题时更崇尚武力,但汉人移民改变了这一切。

早在康熙年间,因文字狱和政治斗争而流放东北的文人,便开始传播文化。

翰林院编修陈梦雷,创办了沈阳最大的私塾,史称“在塞外十余年,公卿子弟受业者众”,流放宁古塔的吴兆骞,以教授披甲人子弟为生,结果就是“彬彬乎冰山雪窖之乡,翻成说礼敦诗之国。”

这些失意文人们,初步奠定了东北的文教。

后来随着汉人大规模移民东北,华北地区的文化和习俗被完全复制过去,于是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的满语,被替换成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东北也有了正规学校、有了诉讼、有了商帮、有了省会和县城,最重要的是有了“中国”的概念。

除了替换,当然还有融合,这点在饮食方面最明显。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道:“满人嗜面,不常嗜米,种类繁多,有炸者、蒸者、炒者,或制之以糖、或以椒盐,或做成龙兴、蝴蝶形以及花卉形”。

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面食,或多或少有些粘性,因为粘性面食不容易消化,扛饿,外出渔猎放牧的时候方便随身携带。

汉人移民到东北以后,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便接受了满人喜欢的粘豆包等粘性面食。

满人每次杀猪,都要把猪肠清洗干净,再灌进新鲜的猪血,放进烧开的锅里煮熟慢慢吃,满人把这种食物称之为血肠。

哈尔滨厨师郑兴文,则把鲁菜技法、东北肉食、粘性面食融为一体,研制了一种全新的菜品,取名为锅包肉。

现在粘豆包、血肠、锅包肉都是东北风格餐厅的必点菜。

近现代的东北,事实上是农耕和渔猎游牧融合、新与旧融合的独特产物,你很难用语言描述东北的气质到底是什么,但踏上东北的土地,就能清晰的感受到,这里和其他省份不一样。

4、

现在说起东北,总有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但我们之前在《东北的崛起和衰落》里说过,这不是东北的问题,而是整个东北亚的问题。

近代东北能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日俄两国为夺取东北,大力投资了将近半个世纪,打造出以东北为中心、辐射日本、俄国、朝鲜、蒙古的大贸易圈。

新中国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投资,东北依靠国家的资源倾斜,又维持了三十年的辉煌。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长三角和珠三角凭借市场经济的底蕴,再加上非常便利的航运通道和出海口,逐渐取代了东北的经济重心地位。而东北没有好的出海口,又失去东北亚的大贸易圈,不复往日荣光。

至于东北年轻人一批一批的向南方流动,不愿意再回东北,其实也很正常。

清末民初的汉人移民东北,是因为他们在东北看到了希望,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现在的东北年轻人是在南方看到了希望,和先辈一样,他们也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一百六十年,几代人,走完一个南来北往的征程。

1 阅读:42
评论列表
  • 2024-03-02 12:59

    最好的大米,正宗五常稻花香就在宁古塔,独特的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生长缓慢,营养吸收全面,淀粉累积有层次,矿物质维生素多样造就了独特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