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们,千万别告诉队长!”
1950年12月15日,广西剿匪队的炊事员老刘突然跪在地上,恳求5名女兵。
女兵们都很诧异,老刘刚刚还舍命打跑了几个土匪,救了这群女兵,怎么还不让往外说呢?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老刘”名叫刘伯顺,是武工队招来做饭的,平时老实巴交,连话都说不明白。
这天,部队全体出动去剿匪,军营里只剩下5名女文艺兵在排练节目。
没想到几个土匪趁虚而入,突袭了军营,看到女兵们长得漂亮,直接就抓起来要带走。
就在这时,刘伯顺拎着扁担从帐篷里冲出来,他一反常态,行动非常敏捷,离着很远就直接飞起一脚,将一个土匪踢到在地。
土匪头子刚要开枪,却被他一扁担打断胳膊,疼得躺地上打滚。
刘伯顺快速捡起手枪,对着树枝连开两枪,两只小鸟应声落地。
刘伯顺用枪指着匪首的脑袋,厉声说到:“放了她们,赶紧滚!要不然你们全得死!”
这几个土匪没见过这阵势,吓得跪地求饶,放下几个女兵后落荒而逃。
刘伯顺正用枪指着几个土匪的背影,却突然呆住了,紧接着就转过身,给几个女兵跪下,用哀求的语气说:“求求你们,今天发生的事千万要保密,别让队长他们知道了!”
女兵们不明所以,纷纷给老刘点赞,还以为老刘不贪功,要当无名英雄。
等队长回来后,几个女兵绘声绘色地将今天的奇遇都跟队长说了,还着重夸赞了老刘的神勇与低调。
队长一听乐开了花,没想到武工队还藏着个大能人,他来不及休息,直接就跑到后勤帐篷,找老刘谈话去了。
队长拉过刘伯顺,拍着他肩膀说:“老刘啊,想不到你不光菜炒的好,还会武功,又是个神枪手啊,这一身本身是从哪学的?”
刘伯顺憨憨地说,自己从小父母双亡,要饭到一个道观,跟道长学了一些功夫,后来在外地讨生活,又跟一个猎人学习打猎。
队长觉得刘伯顺再炒菜就屈才了,干脆就让他正式加入武工队,参加剿匪。
就这样,刚当了一个月炊事员的刘伯顺,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之后追剿土匪的行动中,刘伯顺的表现非常神勇,总是冲锋在前,第一个杀入匪巢。他仿佛对土匪的生活习惯非常了解,每次都能将土匪一网打尽。
广西有一伙土匪非常顽固,他们盘踞在地形复杂的大山中,每次武工队去清剿,他们总能钻空子逃跑。
刘伯顺主动请缨,自己化装成土匪,很顺利就打入了敌人内部。
没用多久,刘伯顺就取得了匪首的信任,把他当成心腹之人。
刘伯顺将匪首灌醉,一枪击毙,趁乱将土匪余众全部俘虏。
此时的刘伯顺一路立功,一路高升,成了广西著名的剿匪英雄。
一年以后,刘伯顺升到了公安局副局长职位,这本来是好事,可没想到却让他原形毕露。
以前他职务低,填写履历的时候,写自己“从小父母双亡,跟道士学武,后来打工、打猎,投奔队伍”还能糊弄过去,现在官做的这么大,出身自然要调查清楚。
刘伯顺一直说自己是湖南邵阳县八区荷叶乡茅山村人,本来也没人细查,可这次人家却给当地送去了调查函。
很快邵阳县那边就来了回复:“我们这不但没这个人,连这个乡都没有!”
组织上立刻警觉起来,对刘伯顺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湖南邵阳县公安局长看到广西来的这份调查函,心中若有所思,邵阳县多年抓捕的刘东楚一直找不到踪迹,这个人会不会与他有点关系?
他对着刘伯顺说的地址仔细推敲,总算找到点门道:“八区”可能指的是“隆回八都”,“荷叶乡”指“荷香桥”,“茅”指“茅铺乡”,“山”是“山下刘家村”。
而“山下刘家村”,正是刘东楚的家乡!
邵阳县公安马上联系广西融安县公安局,对刘伯顺进行抓捕。
刘伯顺当时只以为自己当副局长的门路没走通,并没有多想。
1953年11月20日半夜,刘伯顺宿舍响起了敲门声,他警觉地将手枪拿在手中,问了一句。
门外非常平静地说:“是我,老向,来给你送点鸡汤。”
刘伯顺听出来是炊事员老向的声音,老向经常给他送吃的,但是从来也没半夜来过。
刘伯顺让老向把鸡汤放窗台上,等老向脚步声渐远,他才将门打开个门缝。
没想到就在这时,大门突然被撞开,几个公安人员闯了进来,趁着刘伯顺措手不及,将他五花大绑起来。
在审讯室中,刘伯顺如实招供,供词把审讯人员都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个“剿匪英雄”,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
刘伯顺,真名叫“刘东楚”,从小生活在地主家庭,没吃过什么苦。
母亲在他8岁那年病故,父亲却将一个沿街乞讨的母子收进了家门。
少妇姓蒋,5岁的儿子叫张光标,就是这个张光标,改变了刘东楚的人生。
张光标的叔叔是盘踞在湘西的大土匪头子张云卿,张光标5岁丧父之后,叔叔想霸占母亲蒋氏。
蒋氏不愿跟他,母子二人逃难在外,正好遇到刘东楚的父亲。
刘东楚幼年丧母,对这个来争家产的弟弟没什么好感,经常给他气受,让他干活。
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过,张光标熬到16岁,干脆离家出走,投奔自己的叔叔张云卿去了。
没想到叔叔并不看重张光标这个毛小子,只给他一个小职位,管几个小土匪。
张光标心里不满意,没过多久就带着自己几个手下另立山头,开始打家劫舍。
这边刘东楚依然在混日子,仗着家里有钱,成天赌博打架。
刘东楚在县城里结交了一伙混混,慢慢的跟当地土匪廖坤富搅合在一起,干脆上山入伙,也当了土匪。
廖坤富作恶多端,不久就被击毙,刘东楚那时候还不起眼,偷偷逃到了贵州一带。
抗战胜利后,刘东楚才回到老家,靠父亲的门路找了个差事,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挺美。
可没想到,解放前夕,张光标突然回到了家中,非要跟刘东楚好好聊聊。
禁不住张光标刺激,刘东楚早年打家劫舍的心又被撩拨起来,哥俩一拍即合,准备上山大干一场。
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这伙土匪就作案200余次,杀害了26人,其中既有老百姓,又有军队干部、公职人员。
解放后,广西剿匪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张、刘二人一看形势不好,干脆将势力一分为二,准备藏匿起来。
但由于解放军攻势太猛,张光标在1950年3月就落网了。
刘东楚一看形势不妙,就让妻子回老家散布自己“客死他乡、尸骨无存”的消息,而他自己则悄悄溜到了外地。
刘东楚摇身一变,变成了“刘伯顺”,成了个小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
到了广西融安以后,他慢慢跟杂货铺掌柜王鸿兴混成了朋友,在王鸿兴的介绍下,结识了武工队的采买员向延炳。
巧合的是,向延炳也是湖南人。
老乡见老乡,自然亲热,刘东楚和向延炳很快就成了朋友。
刘东楚知道自己老躲着也不是个事儿,与其吃货郎的苦,随时担心被暴露,还不如加入武工队,最危险的地方没准最安全。
通过向延炳的关系,刘东楚顺利成了武工队的炊事员。
本来他想的是就这样混一辈子也挺好,没想到事情突发,他不得不出手,这才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剿匪英雄”。
这次刘东楚被捕,他也知道自己罪大恶极,“花生米”是吃定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判决下来之后,他竟然没被处死,而是判了个无期。
法律是很公平的,虽然刘东楚曾经罪恶滔天,但是加入武工队之后表现突出,还多次立功,所以法院给了他一个劳动改造的机会。
刘东楚从救5名女文艺兵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幡然醒悟,他在监狱中更是努力改造,争取重新做人。
1978年,服刑25年的刘东楚刑满释放。
出狱后,刘东楚平淡的生活了9年,活到75岁去世。
人的一生十分奇妙,每一个抉择都会影响到后面的发展,即便罪大恶极如刘东楚之辈,在后来选择做个好人,依然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