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历史人物:清代掖县知县俞观堉,因“龙潭求雨”而闻名

胶东的小故事 2024-08-12 21:42:44

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俞观堉(yù,意为沃土),生活在清代中期,籍贯为浙江仁和县(旧县名,属杭州),有举人的功名,与胶东半岛的主要交集为曾任掖县(莱州府驻地,现莱州市)的知县。

根据记载,俞观堉具体在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年)考取举人。此后,他虽然未能继续考取进士,但仍得到了入仕为官的机会。大约在嘉庆末,他来到山东任职,成为济南府禹城县的知县。此后在道光元年,他又调至莱州府,执掌掖县政事。

在掖县期间,俞观堉兢兢业业,做了不少实事、好事。对此,《掖县志》称:

“听讼明决,案无留牍,尤以安民为心。上宪檄令采买仓谷,观堉自出资认赔,民阴受其惠而不知。门下士某才而贫,无力读书,观堉时周给之。”

值得一提的是,俞观堉的字是雨亭(字为雨亭的历史人物不在少数,清代的肃顺,民国的张作霖都是如此),而执掌掖县期间,他做的一件最有名的事,也正是与“雨”有关。

当时,掖县连年大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受时代观念所限,古人面对旱情并无太好的办法,最常见的对策就是“求雨”。俞观堉作为掖县知县,深感有必要为民求雨,于是便决定前往该县的龙潭。

所谓“龙潭”,在现莱州市最西部的土山镇地界内。《掖县志》称:“掖西六十里土山下有古龙潭。潭中大石如碾,里中童子或以木石击之,则暴雨立倾。”由于“每求辄应”,当地乡民担心洪水成灾,平时都将用土将石头掩盖。只有官府决定求雨时,才会郑重其事地重新挖石求雨。

在清代,前去龙潭求雨的莱州府及掖县地方官非仅俞观堉一人,他的特殊之处主要在于有《龙潭祷雨碑记》传世。其内容详细记载了当次求雨的经过,现摘选片段,以飨读者。

文称:

“今年六月大旱,观察嵩公英、太守尚公政普饬广文柳君源厚、二尹徐君先往履勘,予继至,召村民数十人,给以资,按志丈尺掘地。方二丈、深七尺而石见焉。……得石之日,雨次第沾足其地,可谓信而有征矣。予以灵气不可久泄,仍掩之,而识其处,号曰:‘灵隐石’,且立碑于庙后与潭心相值处。”

而除了立碑记事之外,心情大好的俞观堉还口占五言诗一首,题目即《龙潭祷雨口占》,诗曰:“灵源何处问,寻向土山来。云已双峰合,天仍半壁开。风号疑布阵,树啸误闻雷。愿借杨枝水,哦诗试一催。”

上述碑记和诗文都收录在了《掖县志》的艺文当中。正因为“龙潭求雨”一事,俞观堉也在莱州历史上留下了较为浓墨重彩的记载。

由于在掖县任上的较好表现,俞观堉后来也获得升迁。从史料记载来看,他先署理东平州知州,后实补高唐州知州。道光十二年,他在高唐州知州任上病逝。

0 阅读:2

胶东的小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