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杀晁盖的是曾头市史文恭还是小李广花荣、双边呼延灼?箭头上的毒药是曾头市自己炮制,还是猎户解珍解宝提供,这也是个问题。
施耐庵在讲述晁盖中箭故事之前,有一首“定场诗”:“背后之言不可谌,得饶人处且饶人。虽收芒砀无家客,殒却梁山主寨身。诸将缟衣魂欲断,九原金镞恨难伸。可怜盖世英雄骨,权厝荒城野水滨。”
笔者看了一下自己的读者地域与年龄、学历分析图,发现大多数都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用的手机也有三成是五千以上的,所以这首诗就不用详细解释了,咱们还是直接进入正题——史文恭射杀晁盖的三个“铁证”细看起来并不铁:如果毒箭杀手不是史文恭,那又会是谁?
金圣叹是一口咬定宋江有“弑晁盖”之嫌的:“风吹旗折,吴用独谏,一也;戴宗私探,匿其回报,二也;五将死救,余各自顾,三也;主军星殒,众人不还,四也;守定啼哭,不商疗治,五也;晁盖遗誓,先云‘莫怪’,六也;骤摄大位,布令详明,七也;拘牵丧制,不即报仇,八也;大怨未修,逢憎闲话,九也;置死天王,急生麒麟,十也。”
不同版本对晁盖死前死后宋江表现的描述也不尽相同,最初的版本中,大风吹折晁盖“认军旗”后,确实只有吴用一人劝阻,宋江和公孙胜都一言不发,而且晁盖在交代遗言的时候,先向宋江道歉:“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后来的版本,增加了宋江劝阻晁盖的话,却删掉了那句“贤弟莫怪我说”。于是看不同版本的读者,对晁盖之死与宋江的关系,也就有了不同的见解。
表面看来,“史文恭射杀晁盖”,确实有三个“铁证”,其一就是史文恭出场时的装备:“教师史文恭弯弓插箭,坐下那匹便是千里玉狮子马,手里使一枝方天画戟。”
古典小说评书描述武将出场,一般都是先写袍铠体貌再写战马、刀枪,携弓带箭都是放在最后,有的干脆就不介绍弓箭——弓箭是大将标配,无需介绍。
施耐庵先说不抢眼的弓箭,后说战马兵器,这极有可能是为后来晁盖中箭埋下伏笔,就连一口咬定宋江弑杀晁盖的金圣叹,也批注“照后箭”——这“后箭”,岂不就是后来射在晁盖脸上那支?
第二个“铁证”,当然就是毒箭上“史文恭”三个字了:古达兵将在箭上写字是惯例,因为这是战后报功的主要凭证。
箭头上写字,是秦代李斯发明的记功和追责办法,箭矢和刀枪上都有铸造领导、工匠姓名和编号,军队发放的时候都有登记,所以谁射杀了谁,一看编号就知道,而江湖中人用的不是军队制式兵器,就只能自己在上面做记号了。
第三个“铁证”,就是在梁山军二打曾头市的时候,晁盖再度“出现”:“史文恭正走之间。只见阴云冉冉,冷气飕飕,黑雾漫漫,狂风飒飒,虚空之中,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
如果晁盖不是史文恭射杀,他就应该缠住真正的毒箭杀手——按照书中描述,晁盖三魂七魄仍然留在曾头市,并没有跟随身体一同回梁山,一直在附近游荡着寻机报仇。
这三个“铁证”,在金圣叹看来,最不铁的就是第三个:“见晁盖之实式凭于卢俊义也。宋江一喜一恼,不善读史者,疏之曰:喜者喜卢员外建功,怒者怒史文恭仇人也。善读史者,疏之曰:喜者喜玉狮子归来,恼者恼玉麒麟有功也。”
金圣叹的意思是说,晁盖把史文恭撵到卢俊义刀下,是要借卢俊义生擒史文恭,阻止宋江篡夺梁山领导权。
经金圣叹这么一分析,第三个“铁证”就变得不那么铁了,咱们接下来再看第二个“铁证”,也就是毒箭上的名字:箭头上有名字很正常,有毒就不正常了。
史文恭在曾头市,也就是个武术教官,也就是个外聘人员,他和曾长官是雇佣兵与雇主的关系,曾头市灭了,史文恭可以另找工作,但是名声却不能毁了——史文恭在江湖上绝对算超一流高手,这样的人都会很在意名声,在箭头上淬毒,那属于下五门的伎俩。
史文恭能二十回合击败梁山马军五虎将中的霹雳火秦明,豹子头林冲也未必是他的对手,晁盖就更不用说了,这样一个大高手,又怎么会在箭头上淬毒?如果那一箭是史文恭所射,不可能只是钉在脸上,以他的力道,晁盖的后脑勺应该冒出箭尖儿才对。
史文恭从头到尾都没有承认自己放过毒箭,施耐庵也没写史文恭出现在伏兵之中,于是谁都有可能用带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射杀晁盖——梁山好汉有可能,曾头市的壮丁也有可能,甚至曾家五虎盗取史文恭的箭矢“嫁祸于人”把史文恭绑在曾头市的战车上,也不是没有可能。
史文恭肯定擅长射箭,他的徒弟曾升在后来的战斗中一箭射中李逵大腿:“原来李逵但是上阵,便要脱膊,全得项充、李衮蛮牌遮护;此时独自抢来,被曾升一箭,腿上正著,身如泰山,倒在地下。”
曾升箭射李逵之后,史文恭亲自出马单挑秦明,那一战打得也很有意思:“约二十余合,秦明力怯,望本阵便走。史文恭奋勇赶来,神枪到处,秦明后腿股上早著,倒攧下马来。吕方、郭盛、马麟、邓飞四将齐出死命来救。”
史文恭追击秦明的时候没有放箭,那一枪只戳大腿不戳后心,秦明落马后他也没有补枪,这说明史文恭既不屑背后放箭,也不想跟梁山结下死仇——他要真想取秦明性命,梁山那四个副将跑过来的时候,秦明早就被钉在地上了。
史文恭没有义务跟曾头市同生共死,江湖上讲究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暗放毒箭这种事情,史文恭不屑做,也不肯做——坏了名声,往后就不好找工作了。
第二和第三个铁证细分析起来不那么铁,第一个铁证自然也就化了:史文恭确实会射箭,但射箭是高手必备技能,梁山好汉会射箭的也不少,总不能谁带着弓箭,就说是谁射杀了晁盖吧?
《三国志·卷三十八》记载了一件趣事:“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雍(简雍,刘备的发小、谋士)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
除了这三个“铁证”,还有宋江那个奇怪的梦,据宋江描述,晁盖是来救他性命的,但做梦这种事情,全凭宋江自己描述,谁也不能进入宋江梦中去查证真伪,所以晁盖在宋江梦中说了啥,只有宋江自己知道,是当不得证据的。
虽然三个“铁证”都不铁,但也不能因此说是宋江指使某位梁山好汉用带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射中了晁盖,因为曾头市为了“留住”史文恭,使出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也是可能并可以理解的。
史文恭射杀晁盖的“铁证”不铁,读者诸君慧眼如炬,一定能回答最后的问题:如果史文恭是冤枉的,那么制造“史文恭毒箭射晁盖”冤案的那个人,是曾头市之主曾弄,还是梁山第二把交椅上的宋江?真正动手的,又可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