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这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 和 35.5%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较 2023 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地位愈发重要,也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踏上了新台阶。
“以旧换新” 政策助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进程中,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2024 年,国家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 64.4 亿元下达,用于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为市场注入了强大动力。2025 年 1 月 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 。
这些政策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在政策的推动下,消费者纷纷选择报废老旧车辆,购置新车。在山东德州市武城县一家汽车销售门店,不少消费者在了解到以旧换新的政策后,都选择进行置换。汽车销售门店一直保持较高客流量和订单量。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 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 290 万辆,置换更新超过 370 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 9200 多亿元。在汽车以旧换新中,换购新能源车的比例超过 60%,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促进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以旧换新” 政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刺激了新车销售,还带动了二手车市场和汽车拆解行业的发展。在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带动下,废旧机动车回收和再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推动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拆解回收的旧车部件和材料还可以为汽车制造业提供再生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
自主品牌崛起在新能源汽车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 2024 年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 1797 万辆,同比增长 23.1%;销量占有率达 65.2%,同比增长 9.2 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愈发稳固,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军者,2024 年销量达到 372.5 万辆,同比增长 13.5%,以 16.2% 的市场份额稳坐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榜首。在 10-20 万元的主流家用车市场,比亚迪秦家族和宋家族表现突出,凭借高性价比和丰富的配置,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出行需求。而在 20-30 万元的中高端市场,比亚迪汉家族和唐家族也凭借出色的性能和豪华的配置,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提升了品牌形象。
吉利汽车在 2024 年同样表现亮眼,全年销量达到 173.3 万辆,同比增长 28.0%,超越一汽大众,升至销量榜第二位。吉利汽车在产品布局上不断完善,旗下的帝豪家族凭借稳定的质量和亲民的价格,成为家用轿车市场的热门选择;而博越家族则在 SUV 市场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以时尚的外观和丰富的科技配置,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在 2024 年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长安汽车销量为 149.8 万辆,尽管受到市场竞争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销量略有下降,但仍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广泛的用户基础,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奇瑞汽车则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达到 129.5 万辆,同比增长 64.6%,从 2023 年的第八位跃升至第五位。奇瑞汽车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多款深受市场欢迎的车型,如瑞虎系列和艾瑞泽系列,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比亚迪成绩斐然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在 2024 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销量数据是其实力的直接体现,2024 年比亚迪销量达到 427.21 万辆,同比增长 41.26% ,这一成绩不仅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更是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拔得头筹,成为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彰显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地位。
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比亚迪以 18.6% 的市场份额稳居销量榜首,旗下多款车型表现出色。秦家族全年销量达到 97.7 万辆,成为家用轿车市场的明星车型,凭借其高效的混动技术和实惠的价格,满足了众多消费者对经济实用型轿车的需求;宋家族销量也达到了 96.9 万辆,在紧凑级 SUV 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依然凭借丰富的配置和可靠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同样表现亮眼,全年海外销量达到 41.72 万辆,同比增长 71.9%。其新能源汽车已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等,在多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一些欧洲国家,比亚迪的纯电动大巴凭借零排放、低噪音、高性能等优势,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新选择,提升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形象。
在市值方面,比亚迪同样表现出色,2024 年市值达到 8223 亿元,较上年涨幅达 42.7%,成功扭转了下跌趋势,连续第五年蝉联国内市值最高车企 。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比亚迪的认可,也反映出其在行业内的强大影响力。
出口量持续增长2024 年,中国汽车出口延续强劲增长态势,出口量达到 640.7 万辆,同比增长 22.8%,出口额达 8346.5 亿元,同比增长 16.5% ,连续两年稳居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也标志着中国汽车正加速融入全球市场。
从出口区域来看,中国汽车在多个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突破。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24 年出口量达到 115.8 万辆,同比增长 35%,占整车出口的 21% 。在墨西哥、阿联酋、比利时等国家,中国汽车也备受青睐,出口量均超过 20 万辆,分别达到 44.5 万辆、33.1 万辆和 28.0 万辆,同比增长 18%、38% 和 39% 。这些国家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中国汽车凭借高性价比、丰富配置和先进技术,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奇瑞汽车以 114.4 万辆的出口量再次夺得榜首,已连续多年蝉联出口榜单第一名,海外销量占总销量的近五成,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分别以 92.9 万辆和 53.6 万辆的出口量位列第二和第三 。比亚迪虽然未进前五,但出口销量依旧达到 43.3 万辆,同比增长超七成,出口增速领跑新能源汽车出口,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中国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品质的持续提升,未来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全球知名咨询公司艾睿铂预测,到 2030 年,中国车企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 33% 的份额,海外销量有望从 2024 年的 640.7 万辆激增至 900 万辆 。这一增长趋势几乎覆盖全球所有主要市场,在中南美洲、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地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预计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些地区正成为中国车企海外拓展的重要战场。
面对关税,扬眉吐气尽管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中,关税壁垒是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2024 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最终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 38.1% 的临时关税 ,这一举措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
面对欧盟的关税大棒,中国车企并未退缩,而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决心。一些车企通过调整市场策略,加大在其他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部分车企还通过在海外建厂、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实现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壁垒。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独资建厂,计划于 2025 年 10 月投产,短、中、长期产能规划为 5、15、30 万台;奇瑞则与西班牙汽车公司 EV MOTORS 合作,接手原日产的西班牙工厂,已于去年 11 月实现首款产品下线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中国车企应对关税挑战,还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总结与展望2024 年中国汽车产业成绩斐然,新能源汽车产销创新高,自主品牌强势崛起,出口量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尽管面临关税壁垒等挑战,但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创新实力和积极应对策略,在全球市场中不断开拓进取。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持续拓展,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成为推动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