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清热,解毒消肿——羊耳菊

沛春说健康 2025-05-01 10:01:15

本品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江西、福建、湖南。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切段。以根多、茎叶色绿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辛,凉。归肝、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祛风清热,解毒消肿。用于风湿痹痛,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疮疔毒,乳痈肿痛。

【用法与用量】

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配伍应用】

羊耳菊配苍术

两药皆有祛风湿除痹之功,羊耳菊长于祛风清热,止痹痛;苍术长于祛湿浊,燥脾湿。两药相合,有发汗祛风,除湿止痛之功,适用于外感风湿所致的头疼,身痛及痹证关节肿胀疼痛等。

【鉴别应用】

羊耳菊与独活

两者均能祛风湿,解表,以治风湿痹痛,外感表证。但羊耳菊性凉,祛风解表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单用,重证须与其他解表药合用,以治风热表证为宜;尚有解毒消肿之功,用于咽喉肿痛,痈疮疔毒,乳痈肿痛等。独活主归肝肾经,性善下行,故治在下在里之伏风,腰以下酸重疼痛尤为适宜;其性辛散温通,治疗外感表证,尤宜于治疗风寒表证挟湿者。

【药理毒理】

本品有抑菌、抗炎镇痛的作用。

【成药例证】

1.正骨水

药物组成:羊耳菊、九龙川、猪牙皂、买麻藤、过江龙、香樟、香加皮、海风藤、豆豉姜、虎杖、草乌、碎骨木、千斤拔、穿壁风、横经席、莪术、降香、土鳖虫、五味藤、鹰不扑、朱砂根、木香、徐长卿、两面针、薄荷脑、樟脑。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扭伤、骨折脱位以及体育运动前后消除疲劳。

2.跌打风湿酒

药物组成:羊耳菊、五加皮、红花、骨碎补、细辛、桂枝、地黄、宽筋藤、千斤拔、当归、莪术、怀牛膝、栀子、九里香、过江龙、枫荷桂、陈皮、泽兰、苍术、麻黄、木香、海风藤、甘草。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积瘀肿痛。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品信息科 副主任药师 郑绮姗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锐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