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受欢迎烂尾楼”,像口火锅,地铁直达,年轻人的聚集地

翠容生活 2025-03-14 04:59:17

在成都西门,很多人觉得这里没什么可玩的,商业不行,娱乐的地方也不多,除了想到西门的权贵仿佛连年轻人都在嫌弃,然而,西门有一个地方却在回温,它用异样的造型向人们述说它的独特之处,这里就是西村大院。

也许最近很多人听过一个人的名字,刘家琨,他是普利兹克奖2025年度的获得者,成为继王澍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这份殊荣对于一个中国建筑师来说显得非常珍贵,而西村大院就是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西村大院面积约63亩,建筑总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是一个围合式的建筑,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烂尾楼”,因此被人们戏称为“最受欢迎的烂尾楼”。

这座围合式的建筑,就像一个“巨型方锅”,外圈是裸露的混凝土立面,不加修饰的管道与钢筋外露,有种未完成感。屋顶是1.6公里的空中跑道,连接竹林、球场与市集,市民可在此奔跑、漫步,俯瞰竹影摇曳的院落全景。

在建筑中间是一个2700平方米的球场,由3个篮球场和1个足球场组成,这里是运动爱好者的好去处。

大院处处都能看到竹林,斑竹、慈竹、楠竹等数十个品种,竹影掩映间,沟渠引水环绕,石桥跨过引水渠,兰草从砖缝中探出,勾勒出竹下生活的成都式闲适,有一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意生活。

大院建筑没有传统商业综合体的玻璃幕墙与安检闸机,几乎是敞开式的,人们可以自由穿行其中,清晨,大爷在竹林边打太极;午后,妈妈牵着孩子蹒跚学步于跑道;傍晚,球场上的喧嚣让夜生活也显得极具魅力。

西村大院建筑是让人感到惊讶的,但是这里的烟火气也是不容忽视的,儿童跳蚤市场上,孩子们用玩具置换故事;非遗展位前,银花丝匠人指尖飞舞。时常还能看到外卖小哥在球场台阶上午休,头顶是盘旋的无人机巡护系统;夜幕降临时,人们在里面吃着火锅。

设计师刘家琨曾说:“西村要重现老成都的热闹生活。”

如今的院落里,市民们的随意走动,文创店的轻音乐,运动场上的汗水挥洒,茶馆里的闲适,这些都完美诠释了“市井烟火与文艺美学”的成都悠闲生活方式。

这个建筑将地域文化与人文结合起来,经过岁月的洗礼,逐渐生长为当地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想象在五年、十年乃至更久以后,它最终成为当地文化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见证着建筑与人文、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里没有住宅,但却有各种想象不到的功能区划,除了外围一圈是商铺,里面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大大小小,形色各异,有满园的竹林,有长长的走廊,有跳广场舞的区域,有打麻将的,喝茶的,吃串串的,运动的,拍照的等等。

西村大院就像一个方形火锅,啥都可以扔里面煮煮,看似杂乱无章,实则美味鲜香,充满烟火气。

西村大院的故事,是成都包容精神的缩影。它用混凝土的粗犷包裹市井的温情,用跑道的线条串联起诗意与烟火。正如刘家琨所言:“建筑不是壳,而是生活的容器。”

当夕阳将竹影拉长,石桥上的老人望着空中跑道嬉笑奔跑的年轻人,忽然读懂了这个钢筋水泥院落最深的秘密:最好的建筑,从来不是征服土地的作品,而是让生活自然生长的地方。

地址:青羊区西村C门南90米

门票:免费游玩

交通:地铁4/7号线文化宫E站出,步行900米

0 阅读:5

翠容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