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向刘邦提出归乡,出城后与韩信耳语几句,谁知竟说中其结局!

历史迷小贺 2025-01-17 11:21:27
前言:

秦末汉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才辈出的时代。处在这一时期的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在历史上都是具有响当当的名号的。其中以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的事迹最广为大家熟知。

晚年的张良在他回乡的途中,遇到了与他有着十几年交情的韩信前来为他送别。临别前,出于对老朋友的担心,张良在韩信耳边耳语了几句,竟然意外的言中了韩信最后的结局。

那么张良为何要提出归乡?韩信的结局究竟是什么呢?张良的话又为何能够一语中的呢?

南征北战的将军

韩信一开始是一个整天在街上蹭吃蹭喝的无业游民,因为这个,在乡里很多人都看不起他,每天都有很多人欺负他。有一天韩信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要求钻过当地恶霸的胯下。

寄人篱下的韩信只能忍受着巨大的屈辱咬着牙钻了过去,这些经历让他变成了一个好胜心强但又无比倔强的人,他立志闯下一片属于自己自己的天地。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振臂一呼,唤醒了千千万万的人来反抗暴秦的统治,其中也包括立志闯下一片天的韩信。

当时项羽的军队声势浩大且训练有素,韩信觉得这就是能让自己实现抱负的地方,于是他二话不说就投入到了这支军队当中。

但是后来他发现这支军队军纪差还十分残暴,每打下来一座城市都要屠城泄愤,搞得民怨沸腾。而且指挥官听不下去自己的谏言导致兵败之后还要把锅甩给自己,对项军失望透顶的他此时遇到了自己的天选之人——刘邦。

刘邦此时也正处于自己的人生低谷期,此时的他面对秦军屡战屡败,韩信的到来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

自此之后刘邦就一转颓势,攻必克战必取。

之后跟随着刘邦关中称王、楚汉争霸,毫无疑问,韩信是刘邦取得天下的武将中的第一功臣。然而,

所谓功高盖主,正是因为韩信有着如此大的功劳,自从江山稳定的那一刻起,刘邦对韩信的猜忌也就已经形成了。

再加上刘邦本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对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的妻子还有儿子都抱有一种极度的不信任感,更不用说对他手下的臣子了。

而偌大的朝堂之上,在如日中天的韩信身边能看到风平浪静下隐藏着充满杀意的暗流的,只有张良等少数人。

谋定天下的智者

如果韩信是当之无愧的武将中第一功臣,那么张良就是当之无愧的文官中第一功臣。可以说,张良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的作用,是比韩信还要更加不可替代的。

张良祖上原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后来由于韩国为秦国所灭,他也就成贵族子弟沦为了“六国余孽”。这种身份上的巨大转变让他跟韩信一样,受尽了当时人们的白眼。

于是,复国的种子在张良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他的心底里生根发芽了。随着人生经历的逐渐丰富,他渐渐发现相比于复国与否,天下百姓更想要一个没有繁重徭役和苛捐杂税的世道。

这也是他跟随刘邦起兵想要完成的最大的愿望。在十几年间,每一次刘邦军队在大战略上的都是张良在背后出谋划策。是张良劝说刘邦暂时寄人篱下去做项羽军队的先锋先积攒力量。

又是张良在看似更轻松的营救赵国和更困难的攻取咸阳之间让刘邦选择攻取咸阳。事后我们得知,在赵国的秦军都是主力,而守卫咸阳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于是刘邦能够轻而易举的拿下咸阳,成为了关中王。

在后来项羽势力过于庞大的时候,又是张良力劝刘邦避其锋芒,到川蜀养精蓄锐。等到时机成熟了还是张良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取得了楚汉争霸的主动权。

最后,更是提出了让刘邦同英布等人结成联盟这样决定性的建议,让刘邦一战消灭了项羽,夺得了天下。

从后人将张良放在“汉初三杰”之首就能够得知,在大众眼里,张良的功绩,是要比其他二人大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定国安邦的头号功臣,也免不了同其他功臣一样,被自己为他立过汗马功劳的刘邦所不容。

疑心四起的君王

可以说,刘邦的一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大器晚成,用了十几年就从一个默默无名的现成小吏成为了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

这其中,当然离不开他那高超的识人驭人能力。他自己也对自己评价过:论出谋划策,我不如子房(张良);论治国理政,我不如萧何;论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皆是当今豪杰,却能心甘情愿为我所用。

但是,俗话说的好。“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就算出身市井的刘邦坐上了皇帝,坐拥了整个天下。这种思想却还是像钢印一样烙在了他的心里。

他开始担心兵权过大的韩信是否有所企图,开始担心选拔官员的萧何是否任人为亲,开始担心身为皇子老师的张良会亲向皇子。

再加上韩信一次次的不想把兵权交出来,而且还在朝中跟各路大臣及各地的藩王有着数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时间长了,在充满了疑心的帝王眼里,你的图谋不轨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张良看到了这一点,他看到了刘邦身上越来越重的疑心,也看到了刘邦身上怎么都消不掉的农民阶级思想。他预感到未来的某一天,刘邦的屠刀会因为疑心毫不犹豫的向他砍来。

于是他果断的向刘邦提出了告老还乡,刘邦借坡下驴也同意了张良的请求。可是自己功成身退了,其他还没看清的人怎么办呢?尤其是兵权过大的韩信!

他趁着还乡之时韩信来送他的机会毫不掩饰的把这些话跟韩信说了,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再不说,就没人能救得了韩信了。

他对韩信说:“昔日秦将白起手握大权但是因为负气没有好好执行秦王的命令,老年的秦王最终还是因为奸臣的挑拨还是把白起这么一个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处死了。可见伴君如伴虎啊。”

说完便头也不会的走了,他本以为韩信听到自己的话之后能够有所悟,早点离开那个是非之地。可韩信根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直到自己被吕后当众腰斩。

张良功成身退放弃荣华的魄力以及对韩信苦口婆心的点拨,无一不体现的这位智者绝顶的智慧。

参考文献:《活在大汉》作者:祁莫昕 光明日报出版社

《刘邦传》作者:史杰鹏 中华书局出版社

《大汉帝国全史》作者:上医治国 天津大学出版社

《论韩信》作者:马太钦 中州古籍出版社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