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双年展如何在数月的展期内回应国际性、前沿性、在地性等核心要素,在持续举办中形成长期、地标性的文化现象,成为衡量双年展价值的重要维度。
作为目前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成功举办至第四届的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腹地脉动”7月28日至10月15日在新疆美术馆展出。
本届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是新疆史上最大规模的双年展,以创新理念、国际视野,对当代艺术的多样性、生态可持续性以及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新等领域进行了开放的艺术探索,在可持续的共振中,传递来自欧亚腹地的艺术最强音。
双年展融入城市****新疆做到了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数字驿站”单元展览现场
本届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以“腹地脉动”为主题,深具地理与文化双重意蕴。新疆既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一带一路”核心区。自古以来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枢纽,是多种文明和文化的传播汇聚之地。亚欧大陆心脏地带的地缘优势使新疆丰富多元文化面貌具备了先天性。
本届双年展由张子康担当主策展人,王静、邢丹、郭小晖共同组成策展团队,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为本届双年展带来全新的策展视野:从新疆出发建立起独特的具有地区文化特质的国际视野。
展览分为“数字驿站”“生态密码”“丝路智融”和“合力共振”四大板块,呈现自中国、英国、美国、葡萄牙、斯洛文尼亚、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蒙古、古巴、丹麦等14个国家83位艺术家共87件(组)作品,其中境内艺术家60位共62件(组)作品(含中国台湾艺术家1位1件作品),境外艺术家23位共25件(组)作品。全球共议的话题与当代活跃的艺术创作引入新疆,与本土艺术面貌形成对话,在本届双年展依旧发生着回响。
“共生之境——新疆百年美术的发生发展与当下艺术观察”展览现场
平行展“共生之境——新疆百年美术的发生发展与当下艺术观察”,以新疆百年美术作为切口,借美术作品中体现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缘、自然生态、社会人生,归纳和塑造出有时间纵深、空间维度、流变依据的新疆多维立体形象,对照和回应双年展四个单元探讨的在地基础。
本届双年展更是对新疆这片广阔土地上积淀深厚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的再一次挖掘,既有对传统文脉的传承与热爱,也有对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开放和自信,以及对创新的热情和活力。将双年展放至城市文化视角下审视,美术馆、双年展与城市形成合力,缔结着一种艺术与城市、与当代生活、与人类命运的全新关系。
本届双年展关注****哪些议题?纠缠的他者(Entangled Others)《沉积物节点》 视频 2022-2023 (仍在进行的系列作品)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数字驿站”单元展览现场
数字驿站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改变了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方式,开启了数字全球化的新时代。当下我们正处在艺术与科技共舞的时代,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带动下,新疆已加入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进入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广阔的腹地再度成为全球数字链接上的重要一站。
邱宇 任庆齐《共织》装置 2024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数字驿站”单元展览现场
“数字驿站”单元的设置显得尤为适时和重要,以驿站为概念引导,数字技术为媒介,聚焦艺术世界对新兴数字技术和媒介的回应及思考。策展人邢丹将观展动线设计为蜿蜒在腹地纸上的“河流”,在行进中河流与时间交织变化,艺术作品在交叠的光影中展开诗意的叙事。
曹舒怡 《史前史及其后》树脂雕塑 8K影像 2023
利亚姆·扬 (Liam Young) 《伟大的努力》 影像 2024
曹舒怡的大尺寸影像作品《史前史及其后》源自艺术家在广西与贵州对磷矿和富含磷元素地层古生物化石遗迹进行了走访和考察,作品融合了微观影像和数字动画,以磷元素为线索,为观众带来一场贯穿远古到未来的生态冥想之旅。
利亚姆·扬的动态影像作品《伟大的努力》占据展厅的一整面墙,展现了人类联合起来扭转碳足迹的另一种未来。
几颗石头零散地摆放于地面,来自陈萧伊的《心跳》。这些石头是矿石在经过提取后残剩的部分,由艺术家在中国西南的横断山上的废弃矿区中采集而来。每颗石头上的屏幕播放着被置于矿区与荒野边界间的红外摄像头所捕捉到的画面。
陈萧伊 《心跳》系列 影像装置 2021
“数字驿站”展现“驿站”作为节点所关联的能量与算力、数据与算法、信息与网络、智能与想象构成的多层维度的美学逻辑和创造力路径,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生态密码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生态密码”单元展览现场
新疆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系统。“生态密码”即是从生态系统的多样共生呼应了主题“腹地脉动”。策展人王静希望以发现的视角,重新理解土地,理解生存其间的物种的相处智慧,在展览空间中营造出一个模拟意象的生态万象。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致英格博格·巴赫曼: 游戏已终局》乳化漆、油彩、丙烯及电解沉淀物于画布 280x380cm 2014
安塞姆·基弗的《致英格博格·巴赫曼:游戏已终局》,英格博格·巴赫曼是奥地利著名的女作家,《游戏已终局》是她的诗集《大熊星的召唤》的卷首诗,文字与德国新表现主义风格的风景交织,丰富的肌理让人不由得想到新疆多样的地貌。
刘商英《彩虹》布面油画 60x240cm 2021
刘商英持续多年不断亲临新疆罗布泊、阿尔金山、天山等地,在“自然中行走绘画”。以创作发生地为单元,在现场完成的绘画放置在项目现场真实的自然场域中展示,以此来探讨绘画与项目发生地之间的关系。
杨季涓《秋天的落叶和果子》陶瓷、釉下彩,色粉、链条(共83根)2023
杨季涓擅长用纤细链条、陶瓷等轻巧材料创造出一种温暖质地的时间量体和一个轻巧的入口,《秋天的落叶和果子》主要使用了纤细链条和陶瓷物件,形成开阔舒展的帘幕。
靳军《高山流水与曲水流长》数字沉浸 2024
靳军的数字沉浸作品《高山仰止与曲水流长》前,展厅的四面墙全是屏幕,播放着水墨山水,高山与流水在古曲的伴奏中不停地变幻。作品用数字绘画技术对《潇湘图》《夏山图》等多件山水作品进行像素级别的重构与组合,为游观山水画提供了更宽广的可能性。与“传统的再现”“现代的自然”和“融合与跨越”的学术思考相联系,呈现出传统意象的多样化和动态化,营造了一个跨越时空的交互式沉浸场域。
达罗·蒙塔格《这个地球》 灯箱 尺寸多变 2019
英国艺术家达罗·蒙塔格带来的作品《这个地球》,作品中土壤的原始生命图景跃然眼前,揭示了生命之源及其孕育的多元文化,提示我们唤醒土壤本身的活力,和其内在的生态系统。
王爱君《新疆阵雨》 玛瑙石、戈壁石 尺寸可变 2024
王爱君的《新疆阵雨》由新疆吐鲁番等地收集几万颗石头构成的一场雨,这些石头有的通透如玉,有的如血液般鲜红,有的则浸润油脂好似一块鲜活的肉。这些石头构成了这件宏大如星尘般的作品,带来宇宙的诗性想象,无声地述说着千百年来的自然地质演变与尘世变迁。
郑波《写生系列》 纸上素描 2021
郑波经常频繁前往住家后山的森林环境中去绘制野生植物,香港地区的野生植物往往与彼此纠缠生长,郑波的作品常描绘多种植物共生、盘根错节的场面,他也通过为画作按二十四节气命名——如“白露”或“秋分”等——鼓励观众超越四季的笼统意识,去考虑生命错综复杂的细节元素。
史国威 激光银盐纸基摄影绘画 2021-2022
艺术家史国威的绘画摄影作品《山体》和《羊毛》,分别以阿勒泰地区一处山崖上岩浆活动冷却后的岩石结构、阿勒泰牧区收割的羊毛堆为创作媒介,向观众展示了山体喷涌而出的顽强生命力所塑造的美感,以及用质感充盈的羊毛所形成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抽象美。
农场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交界的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不断被榨取,很多消耗与采掘是不必要的同时也是破坏生态平衡的。高文谦的《AI农场》通过计算机模拟了一个虚拟的数字农场,人工智能负责维护动植物以及土壤和水之间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其成为农业生产的前提,观众通过遥控器控制自己在虚拟农场中的行动,同时参与了一场辩论:人类的管理权要在多大程度上让位于算法才能让世界重新平衡?人类在与AI和自然之间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位置?
张新军《索引地段》钢,井篦子,铺地石,土壤,麦子,植物生长灯 360×1075×20cm 2024
张新军在《索引地段》里用长方形铸铁井篦和方形灰色岩砖,在美术馆中铺设了一段有城市路面特征的生长地带,井篦下方隐藏着的作物与土地,隐喻着城乡结构变革中一些逐渐被替代的生存空间。
在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天,生态艺术成为各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生态议题在这一单元得到凸现,传递出艺术家对自然、社会、文化的多方位思考,作为对当下生态艺术问题作出的有力的回答。
丝路智融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丝路智融”单元展览现场
紧扣双年展“腹地脉动”的主题,“丝路智融”单元聚焦陆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概念,由丝绸之路的地理线索出发,艺术家们的艺术实践基于丝路沿线的文化和物质流动而展开,重新想象和勾联了丝绸之路当下的视觉景象。
保罗·克利1920年的画《新天使》。本雅明说这是“历史的天使”,它瞪大了眼睛,注视着过去。
从策展和展览呈现上,当代与历史相结合是一项具有挑战行的任务。在策展思路上,此单元的重要参考是瓦尔特·本雅明对保罗·克利(Paul Klee)的画作《新天使》(Angelus Novus,1920)的解读。本雅明和“历史的天使"、在这个意义上,过去与未来是裹挟在一起的。在那幅画中,克利脑海中构建的一幅图景,让我们去思考历史,以及当代与历史之间的联系。保罗·克利描绘了一个天使,天使的脸朝向过去,凝视着前方,翅膀张开,然而一阵从天堂吹来的风暴猛烈地吹击着天使的翅膀,迫使他背对未来。
本雅明认为,在天使脚下累积的废墟被不断吹向未来,而他却背向未来面向过去。这意味着历史是非线性的而是由一系列断裂的时刻组成的,这些时刻从平庸的历史叙事中跳脱出来,成为历史的真正转折点。因此当下”的力量才是重点,“当下”不同于历史进步论中的过渡阶段。当下的时间是静止而停顿的,是从被未来抛弃的历史灰烬中重新发现火光的时刻。通过关注当下,人们可以割断历史主义的因果联系,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因此,通过聚焦对本地文化遗产进行重访的重要性,对古老文明的召回也因此成为了艺术家和观众再度走入历史的方法。这种新旧力量之间的碰撞产生出一种新的能量,使我们对现实保持清晰的认识的同时对未来也保持希望。
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丝路智融”单元展览现场
“丝路智融”单元的参展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大多基于驻地观察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基于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艺术文化领域。艺术家们作品的共同点不仅在于它们对人类学元素的运用,通过展示这些基于驻地观察和研究的艺术实践,与当代艺术的创作手段结合,呈现出融合最新媒介表达方式的美学叙事和人文思考。
张永和《尼雅古国》
张永和的作品《尼雅》受到中国新疆尼雅遗址中残存的壁画、佛像,建筑等元素启发,用艺术家视角对这些古老的艺术符号进行了超现实重构。张永和根据尼雅遗址发掘的组织复杂、色彩绚烂、花纹繁缛的线织品和精美文物,以及佛塔、寺院、城址、果园等遗迹,任思绪漫过千年的尘沙,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尼雅文明的长卷,借以窥视历史隧道尽头遥远的尼雅古国。在这个长卷作品前面,带着双翼的“天使”也从历史的残片中飞出,以生动的姿态与观者相遇。展示出艺术家对历史和当下的深刻理解。
吉迪恩-鲁宾(Gideon Rubin)《新疆系列》
来自英国艺术家吉迪恩-鲁宾(Gideon Rubin)的一组绘画,创作时间是2016年秋季。鲁宾来到新疆吐鲁番和喀什等地进行驻地考察和调研,从驻地的历史与现状出发,拓展和深入他对自己生活圈之外的现实状况的见解。最终完成这组绘画,呈现出艺术家对考察所处之地的理解和感受。
阿斯哈特·艾哈迈德亚罗夫(Askhat Akhmedyarov)《请冷静》
哈萨克斯坦艺术家阿斯哈特·艾哈迈德亚罗夫(Askhat Akhmedyarov)的装置作品《冷静》由57个大小不等的倒置的烹饪铁锅组成。在游牧民族的传统中,倒置的大锅象征着熄灭的火种。艺术家非常关注哈萨克斯坦历史中的集体创伤及其带来的心理效应。“Sabyr”一词在哈萨克语中意为“请冷静”。大锅通过撞击传来的声音好似一种邀请,使观众平静下来,沉浸在冥想之中,并唤起对景观和精神边界的觉醒和随之携带的疗愈效应。
赵赵《神像》
新疆出生的艺术家赵赵,已经是在全球当代艺术领域中活跃的重要艺术家。他的参展作品《神像》系列试图追溯古代西域文化中遥远的历史沉淀。消失的文字已无法被今日的人们所解读,全都成了谜语般的图像符号。作品的图像主要源于譬如新疆、犍陀罗、巴基斯坦等地残存的石窟壁画、古物残片等遗迹。艺术家通过在西域佛教遗址或丝绸之路遗存的图片上重新涂画和书写早已消亡的古代文字,反映出记忆中的历史图像。
庄辉《公元前1650年》
庄辉的参展作品《公元前1650年》中的人物原型是2004年出土于近新疆罗布沙漠被称为“小河美女” 的古代干尸,距今已有3800年。艺术家对她的面容进行了技术复原,并制成雕塑,以3D扫描打印的方式完成了再现。作品局部像素化的处理暗示了高科技的痕迹,在作品的蓝色背景墙上,则是金色的帽子和靴子。穿越3800年,高科技与历史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话。
马海伦《故乡》《南疆》《乌鲁克林》《马力克》
马海伦作为新一代新疆本土艺术家的代表,她的创作几乎全部基于新疆而展开,2018年,旅美八年的马海伦从纽约回到新疆,拍摄了“故乡”系列作品,这也是她的研究生毕业作品。在10天的时间里,她以公路旅行的方式来到了南疆的喀什、阿合奇和沙雅三个县及周边的村子,用镜头重现了她童年回忆中多彩炫目的新疆印象,试图通过自己的审美对家乡进行新的表达。
铁木尔·斯琴《圆蛤》、《新协定运动:第四部分》
生于柏林,之后移居美国西南部,铁木尔·斯琴在一个德国、蒙古/中国和美国印第安家庭中成长。不同文化的视角、原住民经历与全球文化深刻地影响他的创作。这次斯琴的参展作品是有二件作品组成的装置作品。《圆蛤》以3D打印技术制成现实中海洋生物的样态,与之呼应的一组灯箱作品《新协定运动:第四部分》,数字化渲染的风景灯箱进一步消解了自然与文化的分隔。艺术家试图将人与动物的关系回溯至更为原始的精神性联结。
总之,从策展和展览呈现上,当代与历史相结合是一项具有挑战行的任务。通过聚焦对本地文化遗产进行重访的重要性,对古老文明的召回也因此成为了艺术家和观众再度走入历史的方法。这种新旧力量之间的碰撞产生出一种新的能量,使我们对现实保持清晰的认识的同时对未来也保持希望。
从整体上说,这些在各个单元主题话语的强调并不是给双年展强加一个标准化的语调,而是根据不同媒介以及视觉语言,将所有作品有效地编织起来,构成整个展览,希望带来一个能够让观众理解的、同时也是在视觉上充分呈现的双年展。
合力共振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合力共振”单元展览现场
“合力共振”单元也是呼应了新疆在连接欧亚文化流动过程中的节点位置,艺术家们基于不同文化源流的创作材料与手法、乃至存在形态,生成了意想不到的纷繁视角与哲学思考。
傅丹(Danh Vo)[丹麦]《无题》17世纪葡萄牙彩色镀金木材 尺寸可变 2020
越南裔丹麦艺术家傅丹的作品《无题》展示了曾属于葡萄牙某私人教堂的一座祭坛的构件——每个碎片都各自独立,当人们观看这件作品时,会想到它的历史轨迹、手工艺的干预性、所有权以及艺术家关于碎片能够更深入挖掘叙事的概念。
刘窗《锂矿湖与复音岛2》 6k高清影像 2023
刘窗的三屏影像《锂矿湖与复音岛》串联出了多端链接美术史、中亚历史、技术哲学等知识范畴的图像系统,编织出一段从全球化边缘地区的田野调查里展开的叙事,并应和着当下锂经济和数百年前白银经济的涌流之间的地质脉动。
谭婧《热梦隅》手工玻璃,四频彩色录像,有声 2023
谭婧的创作聚焦于虚实交杂的叙事肌理,《热梦隅》以家族历史为出发点,通过视觉与嗅觉在不同语言中的交织,将我们带入迷蒙的东南亚记忆里。
于伯公 《敖鲁古雅》(左)右《内心之帐》(右)
于伯公的艺术实践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并以一种游牧式的、在地性的工作方式进行。《敖鲁古雅》是艺术家两次深入草原和森林腹地考察鄂温克人的一个项目,只有在最低限度内对自然的索取,才能更大限度地维持人与自然家园的存在与心理和谐关系。
金日龙《恒(二)》 布面丙烯 225×600cm 2021
金日龙的《恒》,倾注了艺术家对于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深刻体悟,作品以静谧的气质和极简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世界与事物的秩序,展现了一种东方精神的图示。
艾恩·克里斯托弗·穆勒《螺旋锤》 金属 2016
艾恩在《螺旋锤》中,通过精致的布置,粗糙的工具被精心挂起,轻轻一碰,或是一阵气流都会使锤子相互碰撞,发出叮当响声,劳动工具锤子被改造成了漂浮在空中的精致乐器,他们的空间感和多方面的性质给观看者不一样的灵感与体验。
康春慧《凝视遥远的自己73°40′E~96°23′E 34°25′N~48°10′N》 彩色视频,声音 2019-2023
康春慧的《凝视遥远的自己73°40′E~96°23′E 34°25′N~48°10′N》以象征性西域朝圣的形式回应了康春慧儿时的梦,将康春慧艺术实践中的不同方面分别与库木塔格沙漠,罗布泊,塔里木胡杨林等八个位于新疆的特定地点展开空间上的对话,承载了艺术家对于地点、历史、记忆、自我以及创新之间界限的不断探究。
徐渠《爱因斯坦》 非洲木雕、着色毛巾(八件)尺寸可变2023
徐渠的装置作品《爱因斯坦》是一组富于非洲文化色彩,同时又富含诙谐旨趣的作品,墙面上非洲木雕面具一字排开,每个面具的口中都塞着一块染着斑斓色彩的毛巾,使人联想到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吐舌头的照片。
一个看似沉重的巨大“石块”如云一般在空中飘动。走到近处,才恍然发觉这个大“石块”是一个随着牵动而飘浮的、轻盈的充气物,庞然大物带来的压迫感似乎瞬间消散了许多。戴耘的《空中有朵石头云》,以幽默的方式打破了空间界限并反转了惯性思维。
戴耘《风中有朵石头云》 轻型装置 PVC(0.20MM)充氦气、惰性安全气体 2024
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在地域之上链接国际化思考,文明的千丝万缕之中生发着新的生命与活力,为公众提供了观看、理解、参与艺术的新场景,增进城市文化良性生态。
同样的,着眼于新疆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特质,为“数字驿站”“生态密码”等前沿议题提供最具适配感的碰撞空间,将问题引向根源,构建思考性的平台,成为本届双年展在学术上的贡献之一。艺术不仅在此刻发酵,而是在与城市的相互塑造中,产生持续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