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战区网站2025年1月23日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2025年1月22日宣布,它已获得美国空军2.7亿美元的合同,在F-22猛禽上集成下一代红外防御传感器系统。该系统被称为红外防御系统(IRDS),将添加一组分布式嵌入式TacIRST传感器,以提高F-22的态势感知能力、生存能力和杀伤力。

我们知道F-22A猛禽战机是世界上最先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2005年12月15日开始正式服役。2007年12月12日,美国宣布F-22A已经具备全面作战能力。其性能在长时间内可谓傲视群雄。但是随着歼-20的服役与F-35的大规模铺货,美国人回头看F-22则是怎么看怎么老旧,美国人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在其服役之后连续进行了4轮改进,称为增量改进,但F-22还是在被动探测能力上有比较大的弱势,缺乏IRST、EOTS等光电探测窗口。所谓IRST是远距离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简称,是依赖红外被动探测静默工作。F-22的原型机倒是有IRST,结果到量产机就拆掉了。而且F-22机体的填装率很高,想要在内部找到空间再安上IRST估计得耗资巨大。因此想要提升F-22的被动探测能力只有两条路,一种是找到一种极度紧凑的系统进行原位换装,要么就搞一种隐身吊舱。


而本次提到的TacIRST战术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下一代传感器,该公司表示,它可以以高精度检测和跟踪空中威胁。多功能传感器可用于侦察和威胁预警,设计紧凑,外形尺寸很小,基于开放式架构,将为F-22飞机提供一种有价值的被动新方法来检测和跟踪空中威胁,特别是隐形威胁。TacIRST于2022年推出,其首次已知的集成是安装于私人承包商Tactical Air Support(TacAir)的F-5AT先进虎攻击机的机鼻内,另外至少有一个包含多个TacIRST传感器的吊舱被拍摄到。


完整的IRDS总共有多少传感器以及由哪些其他组件组成尚不清楚。一般集成和嵌入式IRST都在安装在万向节上,因此可配备更大的传感器,同时也具有较大的观察照射范围。但TacIRST本身是一个紧凑型凝视型系统,具有固定的较小视野,因此需要分布式阵列来提供F-22周围更广泛的覆盖范围,目前还不清楚IRDS将如何被添加到F-22中。新闻稿中关于IRDS被“嵌入”到F-22中的描述似乎表明它直接集成到飞机的核心结构中,因此很可能是原位替换F-22的AN/AR-56导弹发射告警系统(MLDS)的一种新系统,这样与机体最大限度融合,减小对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的影响。

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申请Tacirst® 商标注册时写到,该系统旨在涵盖小型模块的类别,包括电光红外(EO/IR)中波、长波和多频带分布式传感器,用于为任务预警、固定翼GPS定位和红外搜索和跟踪提供被动态势感知跟踪,与飞机相关,因此TacIRST应该是一种多功能的分布式传感器系统。F-5AT毕竟本身机体也不大,机鼻也能够装下,那么在F-22上拆点东西装上也是有可能的。洛马宣称该系统具有一个开放的架构,和高级DRFM(数字无线电频率存储器)干扰机、开放式任务系统架构和现代驾驶舱显示器完全融入了F-5AT机身,避免了挂吊舱带来的性能损失,使用球状或圆形的透明罩来安装TacIRST的光学传感器,但其口径过小,性能可能会受影响。近年来,更多适应性更强的多功能分布式孔径系统出现在新飞机上,能够提供很多新的功能,比如可以显示飞机飞行状态监控信息,再比如使用VR技术和多光谱传感器融合功能,生成零延迟三维图像,并叠加投射在头显护目镜上等。而F-22就缺乏这种能力,以至于连头盔显示器都没有。现在洛马升级TacIRST,会不会融合这功能也值得期待。





另一种猜测则是使用吊舱集成IRST功能。2022年2月一架属于美国空军爱德华兹基地第411测试和评估中队的F-22A猛禽战机在其机翼下挂载点加挂了一对隐形设计的吊舱,其中一个具有透明窗口,很可能就是加装的IRST吊舱,进行了隐身修型以最大限度减少其雷达反射,笔者当时猜测这个吊舱是将军团吊舱拆成两部分IRST部分和数据链部分的结果,使得F-22利用两个挂架组合同时获得IRST能力和多机型分散型编队下的数据链联网作战能力。另外可以通过三角定位解算出每个目标的距离与航向数据、高度参数,为导弹提供精确目标数据融合,最终进行全静默探测与攻击。如果这两种改进全都存在,那么性能更强的吊舱很可能是用于进攻任务的,集成机体内的则专注防御。具体TacIRST系统性能如何,还需要等洛马方面进一步公布资料。不管怎样,看来美国人是真的有点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