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品质剧《小巷人家》豆瓣开分8.2,原来这五位女性功不可没

廖宇探影 2024-11-06 21:53:33

8个亿,豆瓣开分8.2,这是最近芒果TV年代剧《小巷人家》的战绩。

自开播以来,《小巷人家》以年代品质剧之姿,成了国剧市场的纪录收割机。

卫视收视日冠,热度周冠军,热度日冠军……随便数一数,播出荣誉拿下12项。

短视频平台和社媒,观众都讨论疯了。

这边不吝溢美之词:天冷了就该看这样的剧。

那边狠扒细节:看得我心里暖暖的。

也有观众发现了剧中最有魅力的内核:宋莹那时候就有稳定自洽的主体意识了。

除了邻里关系,姐妹感情,年代触动,《小巷人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剧中那些普通的女性角色,身上迸发出来的女性力量。

她们有的温柔贤淑,在一次次家人的冷嘲热讽中,完成了成长。

有的泼辣直率,在一次次生活的打磨里,变得坚韧开阔,活成了自己人生的支撑。

看完13集才发现,《小巷人家》里,这些女性身上的种种,是我们母亲那一辈人,共同的记忆,也是关于所有女性,最美的诗歌。

剧的主角,是闫妮饰演的黄玲。

黄玲是棉纺厂的女工,最开始,她跟我们印象中,所有那个年代的女性都一样。

作为庄家的大嫂,任劳任怨。

作为儿子女儿的母亲,甘于奉献。

受到欺负,更多时候都是隐忍,虽然心中有万千不甘,但从不在面上发泄出来。

比如黄玲的婆婆过生日,黄玲忙前忙后,准备了一大桌菜,小姑子小叔子一大家子人齐聚一堂,干活的只有她一人。

可到了吃饭的时候,却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婆婆一句“阿玲没有地方坐了,你同筱婷到厨房去吧”,就把她打发了。

她只能跟女儿窝在灶台边,吃完这顿“寿宴”。

那时候的黄玲,只敢跟丈夫私底下抱怨几句。

但她不知道,自己的隐忍的退让,换来的是公婆一家人的步步紧逼。

家里好不容易搞到肉,公婆一家立马来蹭饭。

看自己有在苏州市的优越条件,想把小姑子的儿子也叫过来,养在在家里。

一而再再而三,黄玲终于开始悄悄反抗。

在邻居宋莹的点子下,肉菜被换成了萝卜丝和南瓜丝,搞得恶婆婆一脸尴尬。

丈夫回老家,偷偷把小侄子鹏飞带回来也不提前打招呼,黄玲更是专门到公婆家,要回了鹏飞的吃饭钱。

这种小事很多,黄玲一直在默默忍受,直到有一天,一件事终于打破了她的底线,让她决定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这也是黄玲开始转变的前序。

赶上政策改变,鹏飞有了城市户口,公婆干脆想让鹏飞以及小叔子家的两个儿子都住进黄玲家,生活和上学。

而这时候,庄图南马上高考,黄玲一听他们这种打算,立马就明白怎么回事。

面对公婆、老公和小姑子这一大家子人,黄玲冷脸表明了态度:

“在庄图南上大学之前,谁都别想住进来。”

这么多年来,庄超英的工资一直要上交给公婆,直到女儿出生,还要上交一部分。

这让黄玲很是气愤,每生一个孩子,她就让庄超英要回一部分工资。

:“他知道我是对的,但他恨我。”她平静的语气有对这么多年的控诉,或许也带着失望与失望之后的无所畏惧。

黄玲的态度很坚决,绝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庄家”孝“字下的牺牲品,

公公摔碗,婆婆白眼,庄超英更是气得大骂,庄家摇摇欲坠的体面终于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这是黄玲的第一次的转变。

这些年隐忍积攒的怨气,在这一刻喷薄而出,或许黄玲也是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强硬了,别人就会软下去。

她开始明白,自己一步步后退,只会换来别人的得寸进尺。

反而是跟邻居宋莹一样,想骂就骂想闹就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维护自己的家人儿女。

如果说,之前黄玲从隐忍到不忍的改变,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那接下来的故事,则是黄玲真正跳脱母亲这个角色,回归到“黄玲”本身,完成对悦己的转化。

宋莹在洗衣服的时候问她,如果庄图南考上了大学,家里少了一个人,多了一张床,愿不愿意让鹏飞住进来。

开始,黄玲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我也不知道。

她内心深处,是同情鹏飞的。鹏飞很乖,跟她也很亲,就她自己来说,是愿意让鹏飞住进来的。

可她又直言:我忍够了庄家,这辈子再也不想忍了。

说到底,黄玲并不是真的没有同理心,而是不想再顺从公婆的意志,让自己、自己的孩子都成为他们“偏心”下的寄生物。

带不带鹏飞,这次她要自己做决定,不是因为任何庄家的人,更不是因为其他人的逼迫。

单纯就是遵从自己的本心。

“婚姻如果有非忍不可的理由,你一定会忍,如果没有,你肯定就不忍了。”

黄玲讲述自己对婚姻的认识,显然,以前孩子们是自己非忍不可的理由。

当下,她可以忍,也可以不忍。

所以她选择这次遵从自己的本心,让时间和庄超英之后的态度再来作决判。

黄玲的第二次转变是看到庄图南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那一刻,黄玲终于卸下了所有包袱,丢掉了所有身份,单纯为自己的喜悦。

“庄老师我能请你跳一支舞吗”,这一刻,她不是母亲,不是妻子,只是黄玲,只是她自己。

黄玲的自我本位意识,在这一刻觉醒,阳光洒在她脸上,就像对她最美的奖励。

这之后,黄玲就像变了一个人,成了那个取悦自己,在乎自己的黄玲。

公婆为了庆祝图南考上大学,请大家吃饭。

席间,婆婆为了省钱,又少点了一碗面,说自己和筱婷吃一碗就好。

黄玲要过菜单,点完面之后,看着婆婆疑惑的眼神,不忘阴阳她“妈我也是人,我也要吃饭”。

那个上不了桌的黄玲,在这一刻已经“死了”,真正的黄玲获得了新生。

同样在饭桌上,一前一后,判若两人。

而且,面对想分女儿饭的婆婆,黄玲更是用命令的口吻,让她去和老三媳妇分食。

既犒劳自己,又保护女儿。

从柴米油盐,到追求浪漫。

从物质生活,到精神世界。

从做别人的媳妇,别人的母亲,别人的儿媳,到找回自己。

我们看着黄玲,一步步真正做回了那个强大的自己,而黄玲的未来,肯定也会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奔放,也越来越好。

其实,黄玲的转变,跟一个人关系很大。

她就是宋莹,棉纺厂的泼辣厂花,别人眼里的刺儿头,也是紧挨着黄玲的闺蜜。

宋莹的设定是脾气火爆的厂花,直率仗义,像带“刺”的玫瑰。

为了分房子,她大半夜把儿子扔到厂书记家,闹得人尽皆知。

院子里被邻居排污水,她扒上墙头几句话,骂的邻居抱头鼠窜。

但私下里,尤其在与丈夫林武峰(李光洁 饰)和儿子林栋哲相处的点滴里,我们会发现,她也有柔软脆弱的一面。

在图南不理解母亲为什么不让鹏飞来自己家住的时候,是宋莹看到了图南的困惑,并让丈夫去开导图南。

黄玲为了打毛衣挣钱累得浑身贴满药膏,只有宋莹心疼她。

图南要高考,需要安静的环境,黄玲又抹不开面子,于是宋莹主动出马,把马路边叫卖的小商贩全部都赶走了。

而在图南高考后,是宋莹准备了一桌子的饮料和零食,庆祝他顺利通过考试。

这些小细节,放在别人身上,可能都注意不到。

偏偏是大大咧咧的宋莹,全部都考虑到了,而且考虑的十分周全。

这是她柔软的一面,她就像个小太阳,时时刻刻都温暖着身边的人。

虽然每天高声大嗓,但宋莹,也远没有她表现得那么坚强。

尤其在孩子的事情上,她会很脆弱。

图南上了同济之后一直来信,搞得林栋哲心痒痒。

因为父母亲不同意他去上海找图南玩儿,于是他喊上鹏飞一起,留了张字条就偷偷跑去了上海。

宋莹醒来发现字条的时候,感觉她的天都塌了。

儿子不在,丈夫林武峰又联系不上,宋莹满眼都是惶恐,生怕孩子是被人贩子拐走了。

宋莹本身就是远嫁,父母不在身边。

因为性格太直,在厂里人缘也一般,更是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

这个节骨眼,她唯一能依靠的老公又没人影,从剧开始到现在,从未见她这么无助和绝望过。

外面看似锋芒毕露的宋莹,实际上也是用这种锋利的表象,维护着自己和家人。

她从不向外人展示自己的脆弱,一直默默撑起这个小家。

而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属于宋莹的另一面。

柔软也好,脆弱也罢,这都是宋莹性格的一部分,最让她闪光的,其实是她身上那种,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坚定。

她乐于追求新鲜事物,在读完图南借的杂志后,她开始关注林栋哲的学习,并自己学习诗歌。

她常在院子里朗诵优美的诗句,时刻向往着美好的未来。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她毅然决然跟着丈夫从苏州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蒋欣将宋莹比作人间烟火的原因。

热烈,绚烂,美丽,也能照亮最黑暗的夜空。

在两位“妈妈”的影响下,庄林两家的唯一一个女孩,也在逐渐觉醒独立的意识,慢慢成长为一个跟妈妈一样,可以独当一面的女性。

她就是庄筱婷。

其实,筱婷一直是个很乖的姑娘,小时候就喜欢跟着妈妈,就连不上桌吃饭,也是跟妈妈在一起。

她知道只有妈妈是真正维护她。

所以,当奶奶摔断腿,一定要住进自己家里的时候,她和妈妈黄玲一唱一和,以影响哥哥庄图南学习为由,让父亲不得不把母亲再送回老家。

后来,当母亲和爷爷奶奶一家人吵架,也是庄筱婷站出来维护妈妈。

当生气的爷爷问她,父母离婚她跟谁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妈妈。

不仅如此,她还在为妈妈鸣不平:妈妈没有错,是你,爷爷你偏心。

因为这句话,她被打了一耳光,但早在这一耳光之前,筱婷其实已经跟随母亲,转变了自己之前的态度,变得坚强勇敢,敢说敢做。

其实,一直以来,筱婷的存在并不强。

三个孩子里,林栋哲淘气惹人喜爱,庄图南听话学习好,作为女孩,筱婷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且容易给自己压力的人。

再加上这么多年,在哥哥学霸的光环下,所有人都希望她能像哥哥一样,这无形中给筱婷套上了精神枷锁。

自己家里,父母亲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又不和,从小到大,女性总是被看不起。

尤其面对不顺从的儿媳,爷爷奶奶可能不止一次地提起离婚之类的话题,这让筱婷对离婚很敏感,是她内心最害怕的事。

所以,在这种矛盾冲突中,能当着爷爷的面维护母亲,能冒着挨打的风险为母亲说话,说明筱婷也和母亲一样,对有些事情不再隐忍。

这是她向自己人格独立迈出的坚实一步。

其实,筱婷的成长不止于此,这次矛盾,不仅让黄玲摆脱了以前的自己,也让筱婷完成了蜕变。

被打后,筱婷自己也怕自己被打的事情被父母亲发现,再次激化矛盾。

但这件事后,父母已经分居,尤其是父亲庄超英,直接住进了学校。

为了缓和父母的关系,筱婷鼓起勇气,将父亲从学校劝回,并一五一十讲述了自己被打的经过。

听到这里,父亲的眼神里也闪过一丝内疚。

他也看到了女儿的成长,女儿正在跟母亲一样,变成一个勇敢的,头脑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行动的人。

不久的将来,筱婷就要上大学了。

以后的她,活得肯定比黄玲和宋莹,更加精彩。

同为庄家的女人,庄超英的妹妹,黄玲的小姑子庄桦林,可能是剧中最让人感动的母亲。

庄桦林是鹏飞的妈妈,她一直希望鹏飞能去苏州读书,改变人生。

第一次,她把鹏飞塞给哥哥,让鹏飞得以在苏州过了暑假。

可到了第二次,鹏飞有了苏州户口,她再次希望儿子能留在哥哥大嫂家学习的时候,却被拒绝了。

虽然在公婆和哥嫂面上,她泪流满面,苦苦央求,但大嫂黄玲还是没有同意鹏飞留下来。

其实庄桦林并不恨黄玲,因为她知道,黄玲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这一点上,她们是一样的。

留与不留,是母爱的冲突,而母爱的冲突无关乎其他事,两位母亲都可以理解。

庄桦林真正后悔并委屈的,是自己的命运,以及眼看着鹏飞又要重蹈覆辙而无法挽回的无力感。

庄桦林在家中排行老二,因为是女孩子,她从小就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小时候是在厨房桌子上睡大的。

长大后,为了给老三留下城市户口,她“自愿”选择去贵州插队,这一去,就回不来了。

她是庄家重男轻女的牺牲品,所以她殷切期望儿子鹏飞,不要再跟自己一样。

所以她才会不顾一切,将鹏飞送到苏州。

知道嫂子坚决的态度后,庄桦林再回去的路上碰到儿子,在那座熟悉的桥上,庄桦林感叹:这里一切都变了,不是咱俩的家了呀。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显然没有了之前苦大仇深的表情,看起来反而有种释然。

这并非她对命运的妥协,而是一种对自己努力过后无关乎结果的豁达。

回到父母家,她向父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大哥做不了大嫂的主,她认。

但她最后悔的,是当初下乡去了贵州。

这掷地有声的反抗,和之前总躲在父母身后的庄桦林判若两人。

虽然庄桦林最终看开,带着儿子回到了贵州。但最新剧情中庄图南考上大学后,黄玲还是把鹏飞接到了家里,可以看到母爱是共同的,也许会有冲突,但一定有一天会有交集。

除了在前十三集比较集中出现的女性角色外,在原著中占据了庄图南整个青春期的女孩李佳的故事也很精彩,父母下乡,自己从小在叔叔婶婶的白眼中长大,想为唯一的弟弟争取利益,却每一次在亲人的谩骂中落幕,为了留在上海她放弃了很多,包括和庄图南的感情,但后续她的一番经历也非常令人赞赏,哪怕在泥沼中,也能开出向阳的花。

五个女性角色,个个让人回味无穷。

你会发现,《小巷人家》既是一部小巷人家的生活史,也是女性的成长史。

小巷里的女性们,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互爱互愈,最终都找到了最好的自己,迎来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在跨越40年的故事中,真正的女性主义被演绎了出来。

剧中,每个角色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她们成长变化路径上,映照出来的女性力量,都让这部剧,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这些力量,这些柔软,这些女性们在经历困境和挫折后,奋发向上的坚韧和勇气,在剧里像波纹一样荡漾开来,温暖着每个观众的内心。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