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看到网上有一个说法:“学霸和学渣之间,还有一种身份叫学酥。他们捏一捏勉强能成型,但一放松立刻就垮掉。”
学酥,简直就是我家女儿的真实写照啊!平时脑子灵得很,嘴皮子也很溜,性格也很活泼开朗,表面看起来啥都好,但就是对学习这一件事从来没上心,没认真对待过!只要我们家长在后面盯着,她努努力也能考得不错,发挥好了还能进班级前十。但只要我们不盯着点,成绩立马能滑到马里亚纳海沟去。
01整个小学期间,因为我们经常盯着她的学习,整体来说表现还不错,都是在班上10名左右。现在到了初中,她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大了,因为自律性差,总想玩,不想在学习上下劲,我们想着像小学时候一样,多管管她,盯着她学习。可她却变得特别反感,亲子沟通也受到很大阻碍,一跟她说话,要么不理不睬,要么烦得跳脚,成绩也越来越往下。更让我着急的是,这样的状态时间长了,她现在慢慢接受了一个现实——“我就是这个水平了”,“我再努力、再学习也就这样”,“我智商就这样了”。更可气的是,自从她有了这个认知之后,她自己倒是把学习看开了,心大的不得了,成绩下降了,也不怎么伤心着急,照样该吃吃,该喝喝,丝毫没有影响。
我们问她:“学习退步了,你一点都不着急吗?不想着努努力往前赶赶?”她却一脸轻松:“为啥着急?我就是这个水平啊,我们班谁谁谁,他们都没考好啊。再说了,读了书,长大还不是和你们一样打工?”看她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我真的又着急、又无奈。开家长会的时候,各科老师都和我们说:“你家女儿其实很聪明的,但就是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要是肯努力,班级前十名肯定没问题的,你们家长要多管管,多上心。”但问题是,青春期的孩子,是我们家长想管就能管的吗?都在说养孩子,要学会等待,静待花开,但我是真的不知道,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懂事,自己主动愿意吃学习的苦,靠自驱力驱动学习,为自己的人生努把力。02
到了初二,学习科目开始增加,学习节奏变得更快。开学不久,女儿就出现了厌学:作业晚上不做,白天不交,情绪比较狂躁,常流泪,做噩梦,质疑学习和活着的意义,老师也不断打电话联系我们,整个家都变得鸡飞狗跳。
我和老公也变得着急、焦虑起来,我们找了许多与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的书籍学习。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还功利的盯着“内驱力”三个字,想快点学到几个有效的方法,来唤醒女儿的内驱力,但经过学习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有多么离谱,甚至让我有一些悔恨:“如果早点学习到,也许孩子今天就不一样了”。原来,孩子没有学习的内驱力,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从来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第二、一直都是家长和老师让他学习,自己从来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第三、没有一个擅长的事情,做什么事都不好不坏,没有做成一件事的自信心和必胜心。第三点特别重要。一个孩子只有相信自己能做到某件事,而且愿意去尝试的时候,她才会开始行动。在此之前,不管你怎样讲道理,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她都听不进去,一方面她不认可你说的,一方面,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做不到。实际上,大多数家长就和我们一样,对孩子的学习特别上心,经常督促着孩子学习,但就是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过多干涉,虽然可以让孩子获得短暂的胜利,但也重重挫伤了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长期的这种认知,会让孩子变得无力、躺平!
确实如此!我们一管孩子,她成绩就有起色,结果时间长了,她自己开始“躺平、摆烂”,再也不想努力了。那具体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重拾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学好,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呢?给大家3个建议。031、用正确的沟通方式,发现孩子的优点,重塑孩子的价值感与自信心我们评估了孩子当前的状况,觉得目前最紧急的,是帮助孩子重拾信心,允许让她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首先,停止习惯性地包办与催促,从女儿的学习领域中退出来,不再去过多干涉她学习的事情;其次,去掉我们养成的批判思维,用发现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肯定。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最初孩子常质疑我们,面对我们的肯定和表扬时总说:“你说出来我都不相信。”但我能够感受到,她的表情是轻松快乐的,内心也是充满正能量的,这只是青春期孩子的倔强,我也更加坚定,要一直把这件事做下去。
2、把关注点从孩子的问题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来,重建自我内心秩序这其实才是父母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建立内心新秩序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家长认知改变的过程,我们把关注点从孩子身上拿走,放到自己身上来的时候,相较于面对孩子时候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身的掌控感会更强,掌控感的提升会让我们耐心增强,焦虑减少,继而让家庭氛围也随之好转。最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把关注点从孩子身上拿走,孩子的成长空间终于出来了。你想,当我们父母这2双充满焦灼、迷茫、哀怨情绪的眼睛,从孩子身上拿开,孩子的最大感受就是如释重负!她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空间,可以不受干扰地、很自在地做自己。她的内心才是平静、平和的,就像《大学》中所说的,“静而生定,定而生慧”,只有孩子静下心来,才能有学习的定力,也才能诞生学习的智慧。
3、对孩子进行“梦想教育”,是点燃孩子,唤醒内驱力的关键“一个人只有目标明确,做事才有动力和激情。没有目标,内心的力量就很难激发出来。目标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内驱力,没有目标就没有内驱力。”好的教育,就是要点燃孩子的梦想,尤其是家庭教育,要做有梦想的教育。我一直都在想:“我的女儿,从小到大,感觉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梦想和目标,那怎么帮她寻找梦想呢?”后来发现,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有梦想的,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我们成人一点点扼杀掉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找到孩子特别喜欢的一个东西,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绽放。我找了个女儿开心的时间,问她:“我真的还不知道,你有什么梦想吗?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啊?”她仔细想了想说:“我没有什么梦想,如果硬要说的话,可能就是当医生,治病救人!”我赶紧认可她:“医生多好啊!以后爸爸妈妈年龄大了,身体不好生病了,都可以直接找你了,太好了!”女儿害羞一笑:“这有点难,我感觉我不行。”
我想到一个同学就是医生,继续和女儿说:“妈妈有个同学就是医生,我们哪天和她一起吃饭,一起聊聊看,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怎么样?”女儿欣然同意,周末,我们约好到医生同学一家拜访,饭桌上女儿和同学仔细了解了做医生的日常。回家路上,女儿说:“虽然医生很累很累,但我决定了,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第一步就是要认真学习,考个好高中,再考个好的医科大学!”我和老公赶紧认同:“你的梦想很伟大,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你!”
梦想之火苗一旦点燃,孩子的人生就会与众不同,有了目标追求的女儿,变化也非常大:面对高强度的作业,她已经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老师的严格,她也能尝试去理解和接受;她开始观察学霸是如何学习的,勇于不耻下问。还会主动找老师分析原因,向我们提出在学习方法上帮助她。只要女儿取得一点进步,我们都会及时鼓励,并告诉她:“你向梦想靠得更近了!”印证的变化印证了一句话:“被唤醒了内动力的孩子,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推动,也会主动、自发地追求卓越,向前奔跑。”我也终于明白:教育并不是逆天改命,而是帮助孩子在她的能力范围内,最大地发挥潜能。就像扎针灸,乱扎一气,把孩子扎疼了,他自然不愿意让你再碰他,但是如果找准穴位,一针刺下去,就能打通他的经脉,把他全身激活。而如何去点燃孩子,唤醒孩子,就是一个需要我们父母不断去探索,去找寻,去发现的过程了,祝福大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