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老将报告!中俄差异,局势迥异

霁月的松泉 2025-02-21 10:34:14

俄困境背后的历史隐喻时间过得真快,现在俄乌冲突还在继续。俄罗斯没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迅速击败乌克兰,反而陷入了僵持。说到底,俄罗斯现在的困境其实跟一些历史问题有关。早在1987年,我国的老将军刘华清就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发展海军的报告。如果俄罗斯能理解这份报告中的深意,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海军发展战略建议1987年的时候,俄罗斯联邦还没成立,苏联那时候还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军事工业是苏联的重点发展领域,他们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美国展开了各种军备竞赛。但是,苏联对自己的军事实力有点过于自信了,忽视了一些其他国家早就看到的问题。那时候的新中国还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我们已经看穿了发展的本质,敏锐地意识到了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海军发展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海军司令员刘华清上将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1987年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政府提出了建议。他在报告中主要提出要增强我国的近海防御能力,制定海军的战略规划,进一步提升海军的战斗力。

刘华清与“中国马汉”之称所谓的近海防御,就是说中国需要发展现代化海军,拥有航母、核潜艇这些能打硬仗的装备。刘华清上将认为,建立强大的海军刻不容缓,军事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这份报告一出来,不仅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重视,也引起了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关注。美国的军事专家对刘华清的战略眼光非常佩服,还给他起了个“中国马汉”的外号。马汉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世界著名的海军战略家,提出了海权论。但刘华清上将听了这个称呼后,只是笑了笑,然后毫不在意地说:“是不是马汉,得由中国自己说了算,美国人说了不算。”

中国海军发展与西方打压话说刘华清上将一开口,就开始大力推进海军建设,还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航母人才。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个决策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会引来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嫉妒。他们想尽办法压制中国,就是想把中国彻底压下去。从经济制裁到南海争端,这些国家的不良用心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美国,这个自封为“世界警察”的国家,在很多国际事件背后都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它总是像搅屎棍一样在世界各地搞事,试图让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混乱。

中国与俄罗斯的军事策略对比美国的做法我们国家看得一清二楚,他们这么做我们也阻止不了,只能不断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来保护国家主权。现在的中国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就算欧美国家心里有想法也不敢明面上跟我们争执。相比之下,俄罗斯的情况就和中国不一样了。俄罗斯没有意识到发展海军力量的重要性,甚至还对中国的发展态度冷嘲热讽。以前的俄罗斯确实有这个资本,毕竟在彼得大帝建立沙俄海军时,就打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成功打开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后来,沙俄海军更是全歼土耳其舰队,成为了东欧的海上霸主。

苏联海军的辉煌与衰落到了苏联时期,有了强大的工业基础支持,海军力量达到了巅峰。他们有四大主力舰队和几十艘核潜艇,一度让全世界震惊。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大部分军事装备。可惜的是,俄罗斯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维持这些昂贵的武器。没钱的话,只能让一些舰队提前退役。但这只是冰山一角,那些精锐的武器还是在服役的。直到2019年,俄罗斯海军还实现了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建造22艘远洋舰艇的目标。

俄海军实力不足之痛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当时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还是没意识到海军力量的重要性。他一直强调俄罗斯不需要航母,只要能对付敌人的航母就行了。结果证明,俄罗斯很快就为这种说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引以为傲的黑海舰队遭受了重大损失!当时陆军部队在前线打得顺风顺水,但突然传来消息,“莫斯科”号巡洋舰发生了火灾和爆炸事故,还导致了很多无辜士兵伤亡。俄罗斯国防部赶紧采取行动,打算把它拖回基地修理。没想到刚回到基地,“莫斯科”号竟然因为风暴等不可抗力因素直接沉没了。

俄海军重大意外及其影响海军部队突然出了大事,谁也没预料到,这对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是个沉重打击。要是当初中国提出近海建设时,俄罗斯能早点明白其中的意义,或许还能跟上这股潮流,继续加强海军力量,而不是固步自封。随着俄乌冲突持续进行,俄罗斯短期内面临的局势不会有什么改善。毕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会坐视乌克兰被俄罗斯削弱。俄罗斯要想为自身和整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带来希望,只能寻求和平解决途径。

俄乌冲突与海上战略调整与此同时,俄罗斯开始从眼前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莫斯科号沉没后不久,普京就签署了一份海军战略文件,目标是建设成为海上强国。不知道这个战略实施后,俄乌冲突的局面会不会有所改变,咱们等着瞧。刘华清在1970年起草了核潜艇的报告,并上报了航母方案。这些信息来自《京华时报》2011年1月15日的报道。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