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到收,三部曲让你的豆角至少多结两倍。

温差手记 2025-02-18 10:12:05

大家好,我之前被邻居老王的一句话给惊到了:“你家地里的豆角一年比一年少,每天盯着它们长,都快成植物学家了。

”听完后,我就不服气了,寻思今年要把豆角种好,非得让老王看看我到底行不行。

经过一番研究,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些提高豆角产量的小窍门,不光老王看了直竖大拇指,身边不少邻居也纷纷来取经。

今天,我就想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如何正确打叉来提高豆角品质和产量

说到打叉,很多人估计一脸懵,我也是从前不懂,总觉得豆角爱怎么长就怎么长,天真地以为它们会自个儿长出好收成。

其实不然,要让豆角长得好,打叉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豆角开花之前,主蔓下20厘米以内的分叉要统统掐掉。

为什么要掐呢?

因为这些低矮的分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养分,还会导致豆角长得弯曲、紧贴地面,极易滋生虫害,影响品质。

掐断这些分叉,养分就能集中供给高处的花和豆角,品质自然就上去了。

当我试着照做之后,发现豆角长势真得比以往好了很多,豆角不仅更直更饱满,虫害也减少了不少。

这招听上去简单,实际操作起来也不难,就是要有耐心。

及时掐头,防止藤蔓过度缠绕

再来说说掐头,这个步骤也很关键。

我之前看到豆角藤蔓越长越高,心里那个高兴呀,以为长得高就收成多。

结果到了后来,这些松散在架子上的藤蔓互相缠绕,越长越乱,根本没有地方长豆角。

进入夏天,高温潮湿,藤蔓密密麻麻、通风不良,造成花少、花掉落,最后豆角的产量反而低了。

于是,我开始在藤蔓爬满豆架时,及时掐掉它们的顶尖。

这样一来,藤蔓虽然不再无限生长,但保持了架上的通透性,花开的更多了,结的豆角也多起来了。

就这一点一滴的小细节,最终成了提高豆角产量的关键。

补充钼肥和硼肥,保障豆角多结荚

讲完掐尖再讲讲肥料。

种豆角施肥,很多人重视氮磷钾这三样,却忽略了钼肥和硼肥的作用。

钼肥能帮助豆角固氮,促进根瘤菌的形成,叶子会更绿,豆角也结得更多。

硼肥则是帮助花芽分化,减轻落花现象。

以前我只顾着施些普通肥料,忽视这些细节,豆角虽然长得绿油油的,但结出来的豆角并不多。

后来,我按比例在豆角苗开始爬架时,用钼肥和硼肥喷施了三次,惊奇地发现结果真的明显,花开得特别多,结荚也快,还减少了掉花的现象。

自此之后,我每年种豆角都不会忘了这两样肥料。

浇水和施肥的关键技巧

种豆角,浇水大有学问,我是吃过大亏的。

夏天看到地干裂了,我就习惯性地大水漫灌,结果豆角根部在水里泡久了,不仅豆角没长,根还烂掉了。

要知道,豆角怕大水漫灌,特别在刚开花的时候,更是不能浇大水。

我的经验是,用小水慢浇,土壤不太干就尽量不浇水,避免花掉落。

遇上大雨天,还得提前做好排水措施,不然水浸过根系长时间,可真糟蹋作物。

施肥也讲究适量,像氮肥,给少了不够长,给多了不结豆角。

我尝试在底肥上用点含氮丰富的肥料,后期再结合豆角的生长情况,适量补充一些追肥。

注意开花前不要施肥,等结豆角的时候再追肥也不迟。

种豆角真是件细致活,虽然过程繁琐,但每一步都能影像最后的收成。

只要打叉掐尖做得好,肥料用得对,浇水施肥有讲究,想要豆角结得多又饱满,完全不难。

就像我和老王的那番对比一样,细节决定成败。

其实,这些方法不仅仅适用于豆角,其他作物也同样。

农民伯伯们的智慧告诉我们,种地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

只有从细节入手,掌握关键的技巧,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希望这些经验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祝愿你们能收获满满,实现大丰收。

在农业这条路上,我们一起摸索前进。

种豆角也是如此,话多了说得再好,不如亲自试一试,春种一粒豆,秋收豆角香。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有个好收成,种地的乐趣就像馒头一样源源不断。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