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几天就是冬至。
对于农民来说,这不是一个安静等待春天到来的时刻,而是一个忙碌的小季节。
小王叔是一位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农,这个冬季,他一如既往地在田里忙活。
有人会问,冬天不是休闲的时候吗?
为什么还要在地里忙碌?
小王叔会笑着告诉你:“冬闲把地翻,作物长得欢。
这道理,可是老百姓总结出来的。
”
冬天积攒肥料,提高来年土壤肥力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村里的很多家庭院子里都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有菜叶、果皮、菜根,还有从牲畜棚里清理出来的牛粪、猪粪,这些在城市人看来都是垃圾的东西,却是小王叔他们眼中的宝贝。
这不,小王叔就趁着常来串门的老李在的时候,聊起了攒肥的事。
“老李,你看我们这院子里堆的这些‘宝贝’,都是给明年种粮食备着的。
”老李一脸疑惑:“这就是肥料?
不臭吗?
”小王叔拍拍手上的灰,一边解释:“可别小瞧了这些东西,把它们堆在一起,让它们自然的沤制,时间一长,它们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有机肥。
”
小王叔还经常在家里留一些淘米水、吃完的剩菜和茶渣,他甚至把家人吃完的瓜子壳也放进肥桶。
“这么做不仅废物利用,还能给土地增加营养,等到了春天,我们的土地自然肥沃,种啥长啥。
”
冬季翻耕土壤,减少病虫害隔壁的老刘也是个勤快人,每次跟小王叔一起聊天,总聊到冬天翻地的事。
老刘总爱说:“冬天翻地,虫死土松,不翻不行!
”
原来,土壤里的虫卵都潜藏在土层深处,冬天翻地能把虫卵翻到地表,经过一冬天的寒冷,那些虫卵很大一部分都会被冻死,这样来年就能减少病虫害。
老刘还会夸张地说:“要不然你看看夏天咱地里的那些害虫,可多得让人头疼!
”
确实如此,经过冬季翻耕的土壤,经过雨雪风霜的洗礼,变得疏松透气,减少了不少隐患。
这道理听起来简单,却是几代农民总结出的大智慧。
深翻土壤,促进作物生根深翻土壤这个事,也是小王叔一直强调的重要环节。
每次他干活的时候,都会特别认真地翻得很深。
“咱们一定要深翻,不能有点马虎,只有翻得深,死板土层才会被激活。
”
他提到,根系的发展和土壤的好坏直接相关,土层深了,根系扎得就牢,作物更能抗风抗病。
小王叔见多识广,每次说起这个道理都头头是道:“我种了一辈子地了,深翻土壤这事,不仅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还能让作物根系更好。
你看看我这地,来年一定又是好收成。
”
冬耕春耙,季节间的耕作技巧秋收完毕,随着冬季的来临,翻地的任务就提上了日程。
小王叔总是趁着天气好,开着他那老旧的犁地机,把地翻得深深的。
而春耕的季节一到,翻后的土壤蓬松起来,他再把地平整好,为播种做准备。
“冬天咱们翻得深,一到春天,只需耙平就好,”小王叔说,“春天的地,不用再深翻,只要浅浅地楼平,让地不积水,不干燥,这样才能保湿又透气。
”
小王叔这话不仅仅是自己的经验,还有他父辈传下来的智慧。
翻地、深耕、楼平,这都是老一辈农民总结出来的技巧,非常可靠。
农业生产有很多看似简单却非常关键的细节,正如小王叔说的那样:“咱们在冬天多忙活一会儿,来年种地可省不少心。
”冬天翻地、攒肥,这些“冬闲”时的活计,正是来年丰收的基础。
通过这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农民们将大自然的规律与自己的辛勤劳动结合在一起,孕育出一场又一场的丰收。
冬天的农事,虽然辛苦,但却是农民智慧的结晶。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努力和坚持,春暖花开时,那些刚露头的小苗才能有一个强壮的根系,才能让农民们脸上挂满满意的笑容。
所以,倾听这些农谚,学习这份农耕智慧,也是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土地的珍贵。
这些道理,简单中蕴含着深刻,也许正是我们现代人需要学习和传承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