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黄忠赵云诸葛亮庞统李严徐庶等这样一堆能人一生死忠刘备,百姓愿意跟其渡江,诸侯挨打时候请帮手首先选的都是刘备,托孤的时候还是教导阿斗要仁德,可见刘备无愧昭烈这个谥号。
我感觉大汉仿佛是老天硬要亡的,在那段时期所有厉害人物都安排给刘备做对手了,三国后期最后一计姜维一计害三贤之后就再没有厉害人物了,结果便宜了司马家。
再者刘备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舍江山取义的帝王,把人们心中的无情的帝王的形象,拉回到你我身边,让我们知道不是帝王无情,而是当帝王的人无情。
现在我就理解不了在历朝历代都被敬仰并被承认的昭烈帝,到了现代竟被很多人诟病,说实话再过四五十年,在坐的各变成一抔黄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昭烈帝这个传承了千年的谥号,还是会代代相传下去。
《三国志》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要知道写三国志的陈寿,对昭烈帝和武侯评价极高,但陈寿父亲可是武侯下令处决的,陈寿的记录,可以认为是客观的。
连敌对方修的《魏书》里也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然而现实就是大聪明里认为刘备假仁义,还好意思说那些说刘备仁义的只看演义不看史书。
要知道关羽张飞赵云何许人,在那个年代都是最顶级的武将,都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主,除了吕布,关羽谁都看不上,刘皇叔说啥是啥,诸葛的智慧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吧,刘备没有大德他们怎会死心塌地。
说实话小时候喜欢吕布,因为他对能打,稍大一点喜欢曹操,因为他最强,人到中年喜欢刘备,因为他屡战屡败却一直不放弃,最终才有了三分天下,虽然没有统一天下,但也很了不起了,换做其他人,失败几次之后,早就一蹶不振。
刘备也许不是道德楷模,但刘备为君臣关系铺了一条路,为后世构建了一种可行的和谐政权关系,也因此给大汉王朝的谢幕留了一份体面。如果三国这100年纷争你看到了刘备或蜀汉的自私、虚伪,那不是他们的悲哀,而是你的悲哀。
小时候听三国看三国喜欢刘备,高中到大学讨厌大耳,现在还是喜欢皇叔[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