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与行的关系从古至今一直在被讨论,如《尚书》中曾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左传》中也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人是有灵性的,有思维、能思辨,人可以透过自己的智慧与认知来面对外部世界,解决疑难,并决定自己的行动,所以从这方面来讲,“知”,决定着行,能让人更好的行,非常重要。
而另一方面,有时明明“知道”一件事该如何做,要如何去做,或者有些事情不能那么做,但在实际行动中却难以落实,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无法落实终究还是不折不扣的事实。而不能加以落实到行动的“知”,其意义又有多大呢?最多也不过是空口闲谈、漫无边际罢了。
阳明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批判过这种“知而不能行”的弊病:
“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太看重“知”的作用,甚至发展到把“要先知”作为挡箭牌,作为逃避“行”的借口,无数人因此终究无法实际行动,而终生碌碌无为,良为可惜、可叹,不能行的“知”,绝非真知!
王阳明先生也说,这种弊病之严重,“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
2、
经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先生先是提出了“致良知”说,这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致良知,即重新焕发起吾那本自具足的良知良能,在此基础上,为防止学人将此学问只是落于空谈及进一步阐明“良知”之论,阳明先生又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知行合一”,在与学生的问答中,阳明先生曾亲自对此明确解释过。
先是道出当时做学问的人存在的弊病: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现在人做学问,只是因为把知和行分成了两件事,所以当有一念发动的时候,虽然它是不善的,也并未真正在行动上实施,但只是因为没有在行动上实施,就不去克治它(这个不善的念)。”
言下之意,这是不对的。
古儒说“克念作圣”,儒家心诀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可见从古儒始,时刻观照省察自己不良的心念,都是作为儒家弟子修身的一堂极为重要乃至核心的功课。而到了阳明先生所处时代,士人多以为只要没去做就可以了,心思上动动歪念头没什么。虽然到了现代我们也说这种情况就是有了犯罪动机而没去实际行动,不算犯罪,可那只是法律上的,作为一个自愿修身的人,又岂能只停留在不触犯法律的层面就满足呢?何况心思摇动、用心不纯,自己每日也会痛苦不堪、无法集中精力,又能做出什么事业?
“良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它不仅能让一个人恢复光明、坦荡,更能让一个人从内而外散发出无穷的力量,从而有力推动一个人事业的发展。
3、
后面阳明先生接着说出了一段话,是“知行合一”四字最为核心的解释: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有时我们认为只要在行动上符合本心之良知就可以,可进一步来说,阳明先生告诉我们:
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只有时刻克治住了自己不良的心念,才是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的程度,因为“心行”,就是在“行”,“心行”不善,就是在行不善!
修身是艰难的,可正是这艰难,一日又一日,一件又一件地砥砺出一个人的通透与光明!
顿渐归一,别无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