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天的淮海战役首战,以敌一八一师五四三团的缴械投降而告终

王哥说过去 2025-02-22 22:21:11

我军解放战争史上的、波澜壮阔的淮海战役的前奏,是随着我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在第三纵队及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紧密配合、协同下,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攻击从河南开封逃到商丘张公店的国民党精锐部队一八一师开始的。

战役发起后的十一月七日深夜十一点,经过激战,我军成功地突进了敌一八一师屯住的张公店。八日中午,攻克敌军在张公店的最后堡垒——一八一师师部,歼灭了大部分守军。

战斗中的解放军战士(剧照)

不过,敌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带领着自己的僚属及部分残兵败将,伺机脱逃而去。

逃离张公店师部之初,米文和他们企图从张公店东北方向夺路逃命,遇到我军的强力阻击后,他们又转头折返向西南方向溃逃。结果,这股残敌不但仍未如愿,而且陷入了我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十一月八日下午一点,未在张公店覆亡的、已毫无反抗能力的米文和及其率领的八百多敌军,接连不断地向我军缴械投降。

不甘心束手就擒的敌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及其参谋长董汝桂等高官,企图潜逃时,被我军战士生擒活捉。

国民党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图像)

接着,为彻底解决敌一八一师,我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革命精神,乘胜进击敌军余部,从四面八方包围了驻守张阁一带的敌军,并立即向龟缩于内的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命令他们缴枪投降。

这时,被围困于张阁地域的、敌一八一师仅存的一股力量五四三团,一时间恐慌之至,不知如何应对来势迅猛的解放军将士。

自知无法与我解放大军相抗衡的敌五四三团,在我军持续进行的军事威慑、政治宣传下,于十一月八日下午二时,逼迫着张阁的一个老农民,向我军转送其团长胡树基的信函。

在信中,胡树基说,他们五四三团准备放下武器,不再抵抗,请解放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敌五四三团团长胡树基(剧照)

胡树基还提出了一些比较人性、具体的要求:其一,解放军一定要确保他五四三团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其二,终止对抗后,解放军不能侮辱他们的人格;其三,解放军要掩埋五四三团战死的官兵,尽力医治伤病人员。

对于这样的很有人情味的、还算合理的要求,率部围攻敌五四三团的我军首长当即痛快地答应了。

但是,也向敌五四三团提出了明确的、不容反驳的要求:马上无条件地缴械投降,不准拖延、迟缓;不得毁损他们拥有的所有武器装备、军需物资。

双方此次联系、接触后,敌五四三团突然间没了动静,不知他们在搞什么鬼、耍什么花招——或许是还想负隅顽抗,等待着他们那一厢情愿的、根本不存在的外来救援。

负隅顽抗、等待外援的敌军(剧照)

在我军通过广播,一再敦促下,到了八日下午四时许,仍心存侥幸的胡树基又委派他的两名传令兵,来到我军,向我军首长报告他们缴枪投降的方式。

胡树基计划,届时,他的五四三团将把枪械、物资统统放在张阁的村镇中,然后,所有官兵离开防御阵地,排成两路纵队,高举双手,到解放军指定的地点集合待命。

两名传令兵说完有关投降的计划方案后,又转达了胡树基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我军后撤几十米,以便于他们五四三团集结投降。

我军首长同意了胡树基的投降方式,但考虑到敌人的狡猾性,断然否决了胡树基之让我军的攻击部队后撤几十米的要求。

我军断然否决敌军的要求(剧照)

同时,我军首长再次严令胡树基,他的投降行动必须迅速实施,不得继续延迟时间。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然而,胡树基和他的五四三团还是在不动声色地暗中拖延、犹豫着,迟迟没有实质性的归降表现。

这种情况下,我军决定发挥被俘的敌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的作用,让他联系部属胡树基,规劝其尽快率领五四三团缴械投降。

于是,在我军的安排下,米文和的一位随从副官带着米文和的亲笔信,去见敌五四三团团长胡树基。

胡树基见自己的师长在信中坦诚地对他说,“我现已被解放,望你跟我一样的做”。这时,胡树基感到自己除了放下武器,投降解放军,确实已无路可走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胡树基终于抛弃了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打消了一切顾虑,决定停止抵抗,缴械投降。

当日,夕阳西坠之际,敌一八一师五四三团自团长胡树基以下全部官兵,以及一八一师其他各部逃窜到张阁的残敌,共计一千六百三十七人,全部归降我军。

缴械投降的国民党军队(图像)

与此同时,他们将自己手中的全部武器装备——五门迫击炮、十五挺重机枪、二十二挺轻机枪、七门六零炮及若干步枪,还有十万余发子弹,全部移交给了我军。

至此,国民党一八一师为我军全部歼灭,淮海战役首战大捷!

主要参考文献:《淮海战役亲历者口述史》、《淮海战役》

1 阅读: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