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架苏-35被退货?中国花20亿买的战机现在还能打吗?

篮球姐扛把子 2025-04-29 22:22:17

中国曾花20亿买24架俄制苏-35,如今却被多国退货、演习打不过国产歼-10C,实战中还被击落。这钱到底值不值?

为什么买苏-35?

2015年,中国急需一款能飞得远、打得多的战机。当时南海局势紧张,国产歼-20、歼-16还在研发,苏-35成了“救场选手”。它能飞1600公里,挂载多枚导弹,帮中国在南海巡逻,压制周边国家。

现在苏-35怎么了?

被国产战机取代了

歼-16更厉害:雷达能看更远(苏-35用“老式雷达”,歼-16用“高清雷达”),导弹射程是苏-35的2倍(霹雳-15射程200公里vs苏-35的R-77只有110公里)。

歼-20隐身:苏-35“穿得不够隐蔽”,容易被雷达发现,而歼-20能偷偷靠近敌人。

打不过歼-10C:2020年“金头盔”比武,苏-35被歼-10C用近距导弹击败,因为苏-35的雷达和导弹反应慢。

俄乌战场被击落:2022年至今,苏-35多次被乌军防空导弹打下来,暴露电子战系统差(比如被肩扛导弹偷袭)。

苏-35还有用吗?

苏-35的超机动性(能做高难度翻滚)帮中国飞行员练技术,但日常巡逻和实战已让位给歼-16、歼-20。

中国通过研究苏-35的矢量发动机和航电系统,加速了国产发动机(如WS-15)和雷达的突破。

2014年中俄关系紧张时,买苏-35平衡了贸易逆差,还为后续引进S-400防空系统铺路。

值不值?

短期看“亏”:苏-35单价8600万美元(含配件),维护成本高(发动机零件只能从俄进口),不如国产战机划算。

长期看“赚”:它帮中国渡过装备空窗期,还带来技术经验。如今中国已能造出更先进的歼-16和歼-20,苏-35的角色从“主角”变“配角”,但历史使命已完成。

一句话:苏-35像“过渡房”,住过就卖,但买的时候确实“刚需”。

0 阅读:204

篮球姐扛把子

简介:笔锋犀利,言辞凿凿,观点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