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燕郊创业创业小楼现招聘骗局,百人或遭骗引关注

捷奇快讯 2024-09-04 14:16:00

《燕郊创业小楼现招聘骗局,百人或遭骗引关注》 近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微博用户“人生就是糊涂”发文称,自己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创业小楼(Venture Building)遭遇了以招聘名义的骗局。 据当事人透露,燕郊创业小楼位于福成古玩城对面国道南侧,本应是充满创业机遇与希望之地,却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行骗的场所。当事人表示,自己在看到招聘信息后满怀期待地前往应聘,然而在整个过程中,逐渐发现诸多可疑之处。从一开始承诺的优厚待遇到后续各种不合理的要求,最终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事人称被骗的人远不止自己一个,至少有上百人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这些受害者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却不幸落入陷阱;有的是急于寻找工作以维持生计的求职者,本以为找到了新的希望,却迎来了失望与损失。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人们纷纷对这些不法分子的行为表示愤慨,同时也对受害者表示同情。相关部门也应高度重视这一事件,迅速展开调查,尽快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同时,这一事件也为广大求职者敲响了警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招聘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再次成为骗局的受害者。让我们共同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妥善处理此事,还燕郊创业小楼一个良好的创业与就业环境。

受害者:我的被骗经历

在某招聘网站上投了个后期助理的岗位,说是老人带新人的模式,没基础也可以学。但是得出差,然后招聘的人一直问能不能接受出差?想着去就去呗,能学到东西也行,就这么脑一热的冲动了。

燕郊VentureBuilding(创业小楼)里,“你知道我们公司是做电影电视剧的吗?电影电视剧是流水线工作,分工很细的……”一顿忽悠后,稀里糊涂的签了一份,只有一份的“实习合同”

“你得先到片场去做两星期的群演,了解一下我们的制作流程。得交800的车费,这费用可不是我们收到啊!你看我们拍戏大多都是去山里,有的地方连信号都没有,光开车就得3、4个小时才能到。这钱是管你们一个月的通勤费……”又是一通忽悠,就这么把钱交了。

“你也知道这行是需要人脉的,人情世故的少不了,你要不要带点烟呀酒啊的过去。”

“我没钱了”“等我发工资了再买不行吗?”“在天猫上买行吗?”

当然不行,他们赚的就是水酒钱。

“烟多少钱?”我问这个所谓的招聘主任。

“一千”“你带过去,我当着你的面给那边的主任打电话,让他给你找个好老师带你……”又是一顿软磨硬泡。

“我不想买”说完之后,那个接待我的主任和他小弟的脸就直接垮下来了,说着“那你去吧(片场)”说着就让我出门了。

刚好到午餐饭点了,说是包吃住的,也看到他们员工抬着饭,在走廊上就对小弟说“我还没吃饭呢。”

“啊,那你去外面吃吧,或者车站吃也行。”

因为片场在临沂,就让我去山东了,连夜赶着过去,说是做满一个月给报车票。临时买票只剩无座的了,自己又花了40块补了个餐车坐,就这样趴在餐桌上熬了一夜。

来到临沂后还得搭车去沂南县,坐大巴过去的,到了沂南县后又坐了在车站拉活三轮车。才说出地址,开三轮车的大哥就知道了,“来做演员的?”“我都拉过七八个你这样的了。”“他们说群演40~200一天,还要交钱,都是些骗人的。”大哥说了一路,没多会就到了,还告诉我是哪栋房子。

这是一栋在公路边的农家三层小楼,没有什么装修,只有最基础的生活设施。果然和三轮车大哥说的一样,又交了800的“生活费”

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课,课上夹杂着各种“人情世故”,各种明示送礼的重要性。像我这样愚钝的人在到达这的第三天上午得到了一个经纪人助理的岗位。让我紧接着坐火车连夜赶到沈阳。

又是无座,上半夜在车厢过道辗转,下半夜找了个空座靠了会儿。就这样持续奔波,身心俱疲的状态下来到了最终站:沈阳。

到达最终地点后还是那套话术,只是知道被“发”过来的人没什么油水可榨,就显得敷衍了很多。

在这里终于有了稳定的住所,小区居民楼里的办公点,有折叠床可以睡。听说有饭补,一餐10块,干满一个月给。还有两个和我经历相似的小姑娘,不同的只是她们送了“礼”花了钱,送了礼,还是被发到这来了。

然后来说说工作吧,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微信加求职者,用一套完整的话术让他们前往“工作地点”。没错,和当初骗我的那套话术差不多。

在沈阳待了三天,其中还有一天周末休息。期间和两个小姑娘聊天,知道了些情况。好像有人去闹,拿回了送礼钱,但大多数人连“工资”都没拿到,更别说什么路费报销了。其中一个姑娘一直没敢走的原因是在她刚来的时候,这的管事就拉着她去工商局注册了现在的这个公司,然后她稀里糊涂的就变成了法人。管事还骗她说过几天就注销了,她就这么等着注销,等了快一个月。

在大概了解了情况后,我跟几个站点的骗子挨个哭穷,希望能要回一点钱来。但是地点多,联系人多,皮球就可以来回踢嘛。索要无果,第二天“上班”前就出发去火车站了。和两个姑娘互加了微信,她们送我出了小区,这趟被骗之旅也就算是结束了。

回来后拉黑、投诉了一批微信号,可是这些骗子收钱和使用话术的根本不是同一个号,而且他们的号即使被封,也会找像我们这样被“发”过去的人买卡来申请新号,源源不断,周而复始。想过报警,但好像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他们犯罪。也怕像沈阳的那个姑娘一样,身份证被拍照,被他们拿去做什么坏事。可是现在这种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的时代,对于我这种穷鬼来说好像也没什么。大多数人遇到这种事都是选择沉默,都想算了,当做是花钱买了个教训,这样打各种擦边球行骗的行为真的没办法惩治他们吗?法律的漏洞就这么好钻吗?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