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死后,最受宠的五姨太天天浓妆艳抹,却将东北沦陷推迟3年

司马秘事 2024-12-10 17:16:46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遭遇日本关东军的刺杀,重伤回到奉天大帅府后不治身亡,奉天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

面对日军的虎视眈眈,张作霖最受宠的五姨太寿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胆识,秘密隐瞒大帅的死讯,以巧妙的手段迷惑日方,稳住东北军的内部秩序,为张学良的顺利接班赢得宝贵的时间。

在她的冷静布局下东北政权得以在安稳中交接,日本的入侵计划被迫延缓,为东北的命运争取三年喘息之机。

从女子学堂到张大帅府

1917年,20岁的王寿懿以优异的成绩从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在毕业典礼上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师生们的赞誉,也吸引前来观礼的贵宾们的目光。

这其中就包括当时奉天的实际掌控者张作霖,他虽出身草莽,却深知教育对一个地区的重要性,曾多次提到:“宁可少养五万兵,也要办好东北的教育。”

也是因为如此,张作霖对于寿懿这位品学兼优的女子产生浓厚的兴趣,邀请其前往大帅府做客。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王寿懿并未推辞也并未害怕,清楚张作霖在奉天的地位,更知道这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会。

她精心打扮一番前往张府,宴会上的表现十分不错,卓越的谈吐、出色的才情让张作霖赞赏有加,席间直言希望她能做自己的五姨太。

张作霖虽是奉天的主宰,却比寿懿年长二十多岁,并且已有多位夫人,两人称不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不过,婚姻有时候不仅仅是基于爱情,还有其它的原因。

寿懿知道自己出身卑微,家中并无依靠,如果能得到张作霖的庇护,母女二人将有一个安稳的生活,权衡再三最终答应这桩婚事。

成为张作霖的五姨太后,张寿懿并没有急于争宠,而是适应大帅府复杂的内部环境,一方面维持与其他夫人的和睦关系,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能力在府中赢得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作霖对她愈加信任,在许多重要场合都愿意带着寿懿一起出席。

有一次张大帅在军营中训话,话语粗俗不堪,寿懿当场补充一番,言辞恳切的发言,赢得士兵们的敬佩,也让张作霖倍感面子。

这一事件之后,张作霖彻底认可了这位五姨太,甚至允许她参与一些家族事务的决策。

寿懿逐渐在大帅府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对张作霖的其他妻妾既不冷落,也不刻意打压,反而以关怀之心待之,府中的人际关系趋于稳定。

正是因为她的这种大度与聪慧,张作霖多次在外向人夸赞这位五姨太的贤惠,大帅府中也无人不服她的处事能力,家中大小事务全都交由她处理。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寿懿能有这样的能力,与之早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乱世中的家族

1897年,王松岩为袁寿山生下一个女儿,后取名为寿懿,这个名字中寄托家人对孩子长寿、安宁的期望,但在乱世中这种愿望显得尤为遥远。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在与日本的战斗中惨败,东北战场上烽火连天,寿懿的父亲作为清军的一员,投入到抗击日军的战斗中。

凤凰城一战中,袁寿山身受重伤,带着战争的伤病回到家中,可想而知一家人的生活并不轻松。

寿懿的母亲是袁寿山驻守黑龙江时,从当地戏班子中娶来的小妾,出身低微背景不好,在家族中处境尴尬。

所幸袁寿山对她关爱有加,两人之间还有了一个孩子,但依然无法改变她在袁家中的地位。

1900年,东北地区的形势愈加复杂,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激起更多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志。袁寿山再次披挂上阵,与沙俄军队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一线激烈交战。

清政府无能软弱,袁寿山因无力回天而选择吞金自尽,命令部下开枪终结自己的生命以保全名节。

袁寿山的死给袁家带来沉重的打击,正室夫人出身蒙古杜尔伯特旗,多少算是贵族之后,对于出身戏班的王松岩和她的女儿一直存有偏见。

袁寿山去世后,正室夫人不愿与这对孤儿寡母共同生活,无奈之下王松岩带着年幼的寿懿离开袁府,回到奉天投靠自己的娘家,娘家却早已家道中落,只能带着女儿以重操旧业为生。

母女二人生活困顿,但王松岩却希望女儿能走出自己的旧路,获得更好的未来。她在奉天重新加入戏班演出,用微薄的收入供养寿懿,省吃俭用辛苦攒下的钱用于寿懿的学费。

在那个女性地位普遍低下的年代,王松岩的选择无疑很超前,寿懿也十分争气,努力学习刻苦奋斗。

在女子学堂中寿懿接受现代化教育,接触大量的女子新思想,这些知识和观念使她在日后面对复杂局势时更有底气,也是因为如此获得张作霖的青睐。

不过,要说寿懿最让人佩服的一件事情,还得是处理张作霖去世、东北政权交接的问题。

五姨太的智慧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的专列在返回奉天,行至皇姑屯车站附近时突然遭到爆炸袭击,张作霖重伤垂危被紧急送回沈阳大帅府治疗。

然而,由于伤势过重回到奉天后不久便去世,奉天局势骤然紧张。

这起由日本关东军策划的爆炸事件本就目的不纯,事发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在奉天周边集结兵力,想要趁着东北军内部混乱直接控制奉天。

面对紧张局势,张寿懿深知如果张作霖的死讯公布,必然会引发东北军内外的巨大动荡,给日本入侵创造绝佳机会。

为维持大帅府的稳定,她果断下令对外宣称张作霖伤情尚可,需要静养休息,指示手下封锁大帅府的出入,确保消息不会外泄,要求所有家人、仆人和大帅府内的人员一如往常地工作和生活。

日本驻奉天领事馆方面有所怀疑,派遣领事夫人内田等人,以探望为名频繁造访大帅府,探明张作霖的实际情况。

面对这些来意不善的客人,张寿懿以巧妙的言辞和稳重的表现应对,在府内设置多重障碍,坚决不让日本人靠近张作霖的卧室,告诉他们张作霖只是受了惊吓,正在恢复中。

寿懿也没有忽视东北军内部的稳定,利用自己在大帅府中的影响力,与张作霖的亲信、家族成员保持密切联系。

迅速组织召开几次内部会议,与各个副官和地方军政要员们密商应对措施,商讨如何保持东北局势的稳定。

为防止日本军队利用混乱之机发动突袭,寿懿要求奉天省内的各处军营加强戒备,严格控制城市进出,并在各要道设置关卡,检查来往车辆和人员的身份。

把奉天周边的部队调回,防止外部势力趁乱闯入,一定程度上暂时延缓日本对奉天的直接行动,给张学良的回归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在张寿懿的安排下,张作霖的死讯被严格封锁近两周,6月18日张学良终于悄然返回奉天,之后立即接管东北军的指挥权。

一切稳定下来之后,张学良才召开会议向东北军各级军官宣告父亲的死讯,并宣布自己接任奉天督办一职。

张作霖的死讯一经公布,整个东北陷入短暂的震动,由于张寿懿和家族成员们在之前所做的周密准备,军中高层迅速接受这一现实。

张学良利用这段时间,将奉天的守备力量进一步调整到关键位置,防止日本关东军的突袭。

日本驻奉天领事馆在确认张作霖死讯后,原本计划迅速发起的军事行动,也因东北军的稳固反应而不得不暂时搁置。

张寿懿和张学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局中,出色地完成权力过渡,为东北地区在接下来数年间的相对稳定奠定基础,这样的稳定一直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

张作霖死后,寿懿成功拖延日本对东北的全面入侵,虽然未能改变东北最终沦陷的命运,却为张学良接管东北、稳定局势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将东北沦陷的时间足足推迟了3年。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张学良密返奉天-文摘报-光明网

0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