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狂热的追星族:苏轼贬到哪,他就跟到哪,结果被开除僧籍

流年恰似繁花 2025-01-01 13:55:28

世人皆知苏轼交游广阔,与佛印和尚的交往更是被传为美谈。可谁能想到,在苏轼的僧人朋友中,最痴心的却是一位名叫道潜的诗僧。

这位诗僧不仅诗才横溢,更是北宋最狂热的"苏轼粉丝"。从杭州到密州,从徐州到湖州,道潜一路追随苏轼,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即便是在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许多人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前往相陪。

最令人唏嘘的是,这位诗僧因为在诗中过分维护自己的偶像苏轼,竟然被当朝权贵视为眼中钉,最终落得被开除僧籍的下场。那么,这位痴心的追随者,究竟经历了怎样传奇的人生?

一、命中注定的相遇

北宋熙宁四年,杭州智果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论经会正在举行。来自各地的高僧大德齐聚一堂,其中一位年轻的僧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当时年仅二十八岁的道潜,一个从小就展现出非凡天赋的奇特和尚。

这位年轻的僧人出生在浙江於潜浮村的一个普通人家,俗姓何。从小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不仅对荤腥敬而远之,还喜欢捧着《法华经》读个不停。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怕是天生就该当和尚。

果不其然,道潜很快就在智果寺剃度出家。但与其他僧人不同的是,他并未将自己完全禁锢在枯燥的经文诵读中。除了佛经,他还广泛涉猎诗词歌赋,不久便在杭州文坛小有名气。

就在这一年,一位新任的杭州通判来到智果寺参加论经会。此人正是时年三十四岁的苏轼。当时的苏轼虽然还未到达事业的巅峰,但已经是文坛新秀,诗名远播。

论经会上,道潜一首《智果寺》诗引起了苏轼的注意:

"古刹依山月满楼,禅房深处水长流。

晚来独立经行处,一片寒云挂树头。"

这首诗将智果寺的静谧与幽深描绘得淋漓尽致。苏轼见诗大为赞赏,当即询问旁人这位诗僧的来历。

不久后的一个午后,道潜主动登门拜访苏轼。二人相谈甚欢,从诗词歌赋聊到佛法禅理,竟是忘记了时间。苏轼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位年轻僧人不仅通晓佛法,对诗词的理解更是独具匠心。

一次,苏轼与道潜漫步西湖,看着湖面荡漾的涟漪,道潜即兴赋诗:

"湖光静处见人家,山色晴时近似遮。

欲识西湖真面目,请君闲向水云涯。"

这首诗让苏轼击节赞叹。他对身边的友人说:"这和尚的诗句清绝,直可与林和靖相媲美!"要知道,林和靖可是当时杭州最负盛名的隐士诗人。

从此以后,道潜便成了苏轼的常客。每逢月朗风清之夜,两人常在西湖泛舟,或是登上灵隐寺的山头,吟诗作赋,谈天说地。时人都说,这对文坛新秀与诗僧之间的友谊,恐怕要载入史册了。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在杭州的相遇,竟成了一段持续近三十年的传奇故事的开端。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年轻的诗僧,即将成为北宋最忠实的"铁杆粉丝",为了追随苏轼,甘愿放弃安稳的寺院生活,踏上一段奔波万里的追星之旅。

二、知己相逢

熙宁四年的这次相遇之后,苏轼和道潜的交往日益密切。每逢农历初五、十五,道潜必定携一壶西湖龙井,登门拜访苏轼。两人或对坐品茶,或共同赏月,诗兴大发时还要即席赋诗。

有一次,苏轼设宴款待道潜,席间问道:"听说你原名昙潜,何以改作道潜?"道潜笑着回答:"此名乃是秦少游所赐。"苏轼听后连连摇头:"昙者,梵语,意为众法,但不如'道'字来得纯粹。'道'与'潜'相配,正如你这般淡泊名利,潜心向道的品性。"从此,道潜便正式改名,这一改就用了一辈子。

两人切磋诗艺时,常常彻夜长谈。一日,苏轼问道潜:"你最得意的诗作是哪一首?"道潜不假思索,便吟诵起那首《临平道中》:"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苏轼听后,连声称赞这首诗将临平山下的初夏景色描绘得如同一幅工笔画。

不过,道潜最让苏轼佩服的,并非他的诗才,而是他能将诗与禅完美融合。一日,两人游览灵隐寺,途经一处瀑布,道潜即兴吟诵:"飞泉高挂碧崖前,谁把丝绳系画天。不放一声空里过,无端惊起暮山烟。"苏轼闻诗大赞:"此诗既有禅意,又不失诗趣,实在难得!"

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人的诗作唱和越发频繁。有一次,苏轼在西湖泛舟,见到满湖荷花,写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句。道潜和诗道:"接天荷叶千顷碧,映日莲花几朵红。"虽然只改动了几个字,却别有一番韵味。

苏轼对道潜的诗艺推崇备至,常在文人聚会时朗诵道潜的诗作。一次,在杭州太守府的诗会上,苏轼特意引荐道潜,并说:"此僧诗才不输林和靖,却比林和靖多了几分烟火气。"这句评价在当时文坛引起不小轰动,因为林和靖可是杭州地区诗名最盛的隐士。

两人最爱的活动就是游览临平山。每到春日,道潜都会邀请苏轼一同登山。一路上,两人或赏花,或观鸟,走到兴致来时,就席地而坐,对酌赋诗。在临平山的山腰上,至今还留存着一块"东坡留句"的石刻,上面刻着苏轼和道潜的唱和诗。

这段时光,成为两人一生中最悠闲自在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熙宁七年秋天,苏轼接到调令,即将赴任密州知州。临别之际,道潜送给苏轼一幅自己写的《心经》,苏轼则回赠了一首诗:"万里相从无别意,孤云野鹤任西东。"谁能想到,这首离别诗,竟成了日后道潜追随苏轼的真实写照。

自此,道潜开启了他漫长的追随之路,一场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的"追星"之旅就此展开。这一追随,就是将近三十年,直到两人相继离世。

三、生死相随

元丰二年的那个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彻底改变了苏轼的人生。因"乌台诗案",这位文坛领袖被押解进京,面临生死劫难。当时的京城里,苏轼的故友纷纷避而远之,唯独一个身着僧袍的身影依然在四处奔走。

这个不辞辛劳的身影正是道潜。他从杭州一路北上,多方打探消息。每当苏轼被提审时,道潜就在大理寺外徘徊,遇到熟识的官员便上前打听案情。甚至有一次,他冒着被牵连的风险,设法托人将一封信转交给了狱中的苏轼。

苏轼最终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贬谪到黄州。这个地方不仅偏僻,而且瘴气弥漫,常人难以久居。道潜得知消息后,立即收拾行装,跟随苏轼来到了黄州。

在黄州的日子里,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往是道潜追随苏轼,如今却成了苏轼生活的依靠。每逢初一十五,道潜都会带着自己种的蔬菜去探望苏轼。有时还会带去一些当地百姓送的土特产,补贴苏轼的生计。

有趣的是,这位素来持戒严谨的僧人,为了陪苏轼解闷,竟破例饮起了酒。当地人都说,智果寺的这位清苦诗僧,在黄州成了个"酒肉和尚"。对此,道潜却不以为意,还写了一首诗来回应:"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乍逢苏老饮,权作酒肉僧。"

在黄州的两年里,道潜几乎天天都去东坡居陪苏轼。两人或是在赤壁江边垂钓,或是在东坡田里种菜,倒也过得自在。苏轼的《赤壁赋》就是在这段时期写成的,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意境,就来自两人夜泛赤壁时的见闻。

一次,黄州大旱,道潜邀请苏轼去东禅寺祈雨。谁知刚到寺里,就下起了大雨。当地百姓纷纷说这是佛祖显灵,道潜却笑着说:"哪里是佛祖显灵,分明是老苏的才气感动了上天。"这句话后来在黄州传为美谈。

黄州的生活虽然清贫,但道潜和苏轼的诗作反而达到了新的高度。两人经常以对方的诗句为题来创作。有一次,苏轼写了"一川烟草,满城风絮",道潜就以此为题写了一首七律:"东风无力不胜寒,满城风絮忆江南。一川烟草萋萋绿,几处人家点点残。"

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他们的诗作互相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当地文人称他们为"黄州双璧",意思是两颗明珠共同照亮了这个偏僻的小城。

就在两人的友情达到巅峰之际,朝廷突然下令,将苏轼调往汝州。道潜本想继续追随,但苏轼却坚持要他回杭州。临别时,苏轼写了一首诗送给道潜:"此去应须各努力,故人别后莫相忘。"不曾想,这竟是两人在黄州的最后一次相见。

四、命运转折

绍圣元年的初夏,一纸诏书再次改变了苏轼的命运。这位饱经沧桑的文豪被贬谪到岭南最偏远的惠州。消息传来时,道潜正在杭州智果寺诵经。他立即收拾行囊,准备启程南下。

然而这一次,朝廷显然不愿再让这对挚友相聚。就在道潜准备出发的前夕,一位御史上书弹劾他"身为释子,却处处维护逆臣苏轼"。这份奏折中,特别提到了道潜在黄州时期写的几首诗,指责他"诗中暗含讽刺朝廷之意"。

其中一首最受争议的诗是《赠东坡》:"天下谁人不识君,可怜孤虑寄湖滨。五年一梦扬州路,三月经行岭外春。"御史认为,这首诗处处流露出对朝廷处置苏轼不公的不满。

更让朝廷震怒的是,道潜在杭州曾经写过一首《闻东坡谪惠州》:"江南江北旧曾逢,今日惟余梦寐中。白发故人俱落落,黄花秋色自匆匆。孤城远客添新恨,绝塞归鸿断故踪。莫怪诗僧频问讯,人间离别最伤心。"这首诗被认为是在煽动民众同情苏轼。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降临到这位诗僧身上。朝廷下令将他逐出佛门,勒令还俗,谪居山东兖州。当年那个"以童子诵《法华经》"的小沙弥,如今竟要重返凡尘。

被勒令还俗的那天,道潜在智果寺的禅房内写下最后一首僧诗:"三十年来着袈裟,而今归去看烟霞。山僧本是山中客,不是山中亦是家。"写完后,他将自己平日最爱用的经书和笔墨一一分赠给寺中僧人。

临行前,道潜特意去了一趟西湖。站在苏堤上,他想起当年与苏轼在这里吟诗赏月的情景。这一次,他写下了一首绝笔诗:"西湖处处是东坡,诗句留题石壁多。江汉他乡成异域,断肠人在泪痕波。"

到了兖州后,道潜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虽然不能再穿僧衣、诵佛经,但他依然保持着简单的生活方式。当地百姓都说,这位被贬的诗僧除了剃度还俗外,一切都跟从前一样。

让人意外的是,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道潜的诗作反而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写下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兖州书怀》:"一身去国若飞蓬,万里悲秋动远峰。日暮天寒山更黑,乱云低度急淮风。"

尽管不能亲自前往探望苏轼,但道潜始终通过书信和诗词与老友保持联系。每当听到苏轼在惠州的消息,他就写诗寄去。后来这些诗被文人们编成了《寄惠州集》,成为北宋文坛一段佳话。

在兖州的五年里,道潜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直到元符三年,朝廷大赦,他才获准重返僧籍。然而此时的苏轼已经离开惠州,被贬到更远的海南岛。两位老友天各一方,只能互通书信,以诗文寄托相思之情。

五、生死两茫茫

建中靖国元年的夏天,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从常州传来:苏轼在北归途中病逝了。这位纵横文坛数十年的大家,最终没能等到重返京城的那一天。消息传到兖州时,道潜正在重修的寺院里诵经。

接到噩耗的当晚,道潜写下一首《闻东坡先生逝世》:"一代文章已寂寥,江湖处处说风骚。千秋史册遗芳誉,万里乡关送寂寥。白发未曾酬旧约,黄泉今已作新朝。孤僧不敢轻垂泪,恐滴檐花湿碧宵。"

苏轼离世后,朝廷对他的态度开始松动。崇宁三年,年近七旬的道潜终于获得朝廷赦免,被赐号"妙总大师"。他重新披上袈裟,回到阔别多年的智果寺。

回到杭州后,道潜发现西湖边的景色依旧,只是少了那个常常与他对饮赋诗的故人。他走遍了当年与苏轼游玩过的地方:苏堤、孤山、灵隐寺......每到一处,都要写一首怀念故人的诗。

在灵隐寺的藏经阁里,道潜发现了一卷苏轼当年送给他的手稿。那是一首题为《赠参寥》的诗:"万里相从无别意,孤云野鹤任西东。"这首诗写于三十年前,当时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两人此生最后的诗句交流。

智果寺的僧人们发现,老师傅变得越发沉默。每天傍晚,他都会独自一人去西湖边散步,有时还会带着一壶酒。寺里的小沙弥偷偷跟去看过,说老师傅常常对着湖水自言自语,好像在和谁说话。

大观元年的冬天特别冷。这一年的腊月,道潜写下了他此生的最后一首诗:《冬日怀东坡》:"西湖雪后月如晓,依旧空山鹤自鸣。欲问故人消息处,白云流水两茫茫。"写完这首诗的第三天,道潜在禅房中安详地离世了。

寺里的僧人在整理道潜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布包,里面装着苏轼历年来送给他的诗稿和书信。最上面是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愿来生还做东坡居士身边的参寥和尚。"

智果寺的僧人们将道潜安葬在西湖边的一座小山上。这座山正对着当年苏轼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地方。坊间传说,每到明月当空的晚上,山上就会传来阵阵诗声,有人说那是参寥和尚在和东坡居士对诗。

后人将道潜的诗作辑录成《参寥集》,与苏轼的《东坡集》一起流传。在这些诗篇中,人们不仅看到了一位高僧的清雅风骨,更看到了一段历经贬谪流放却始终不渝的深厚友情。

道潜的一生,从二十八岁在杭州遇见苏轼开始,到七十多岁在西湖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用诗和情谊,书写了一个关于知己、生死与信念的动人故事。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