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潘金莲一直是一个不守妇道、淫荡恶毒的形象,先是出轨西门庆,后又毒杀亲夫,令人非常憎恨。
尤其是潘金莲醉诱武二郎那场戏,当千娇百媚的潘金莲,端着酒杯,一句含情脉脉“你若有心,吃我半杯残酒”,“撩汉”整个过程绝对堪称教科书般经典。
而朋友们千万别以为武松是个糊涂不懂爱,他可能不够风情,但绝非不解风情!

接下来百味就给朋友们揭秘:武二郎内心有没有真正喜欢过潘金莲?真的不解风情、不近女色?
首先咱们看看潘金莲“撩汉”出场秀;人生若只如初见,潘金莲初识武松那年,武松二十八,而金莲刚好二十五,正是你年轻、我貌美的好时光。
当武大挑着担子,引着弟弟武松回到家,在开门的一刹那,武松和潘金莲二人均双双愣住:

武松想的是,其貌不扬的哥哥,是如何娶得这一位千娇百媚的嫂嫂?
而潘金莲想的是 ,“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如何能有这般英气逼人、阳刚俊朗的弟弟?
潘金莲初见威武雄壮的武松之后,竟如花痴般,含情脉脉的望着武松,眼睛都不曾移开。
当然,她心里想的绝对不是武松打死老虎时的飒爽英姿,而是他运动时冲锋陷阵般模样。
而武松初见潘金莲后,在他眼中的金莲,又如何妩媚妖娆?
在文中,作者施耐庵借助武松之眼,对潘金莲的容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那么有的朋友问了,潘金莲究竟有多妩媚动人呢?

百味再给大家讲讲,按文中描写,可以说金莲长着一张,让任何男性见了都想犯罪的脸。
就连那吴老二,一看金莲那小脸,不仅浑身发抖,而且内心还会产生某种欲望。
而潘金莲对武松的挑逗和撩拨,也是文火炖肉,循序渐进式的,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讲讲:武松在住进哥哥家里之后,潘金莲就宛如热恋中的少女般,催促武松在衙门“点个卯”就回来歇息。
而武松只说了三个字“便来也”,也能做到了按时回家,按时吃饭。
而且时隔数日,武松又买匹彩色的、非常漂亮的绸缎送给金莲,让她做些衣裳穿。

而金莲接过彩绸缎子,像个羞涩的少女,低头抿唇甜蜜一笑:“还是叔叔会疼人。”
估计此时的金莲,芳心中早已小鹿乱撞,满满恋爱般的甜蜜。
也正是因为在潘金莲眼中,武松和武大郎的对比,显的更加的温情、更加的贴心。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时间一长,金莲终于按捺不住了,她要捅破那层窗户纸!
于是,就在一个大雪纷飞、充满激情浪漫的日子里,金莲决定行动了。
此时屋外雪天、楼内炭火、桌上温酒,应是良辰美景虚设,金莲纵有千种风情,要与武二说!
她心中更想的是:“我今日着实撩斗他一撩斗,不信他不动情。”
终于,潘金莲淫荡的本性显露出来,在这次家宴庭中,她还实现了好几个“初次”:
初次与武松喝酒,初次用筷子给武松夹菜,初次让另一个男人住进家里,初次贬损自己的老公武大郎……。
武松和潘金莲雪天共饮这一桥段,许多对话和动作都很暧昧,也更有味道,接下来百味就给朋友们逐一讲解下:
潘金莲“撩汉”第一招:与武松喝酒,旁敲侧击闲扯唠家常;
据《水浒传》原文描写:
那妇人将酥胸微露,云鬟半亸,脸上堆著笑容跟武松说:听得一个闲人说道:叔叔在县前东街上养著一个唱的,敢端的有这话么?
武松道:“嫂嫂休听外人胡说。武二从来不是这等人!”
妇人道:“我不信!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
武松道:“嫂嫂不信时,只问哥哥。”
那妇人道:“他晓得甚么!晓的这等事时,不卖炊饼了。叔叔且请一杯。”连筛了三四杯酒饮了。
这是潘金莲故意试探武松的,其实潘金莲根本就没听过有这事,而武松也根本没有包养唱的?
再说了,武松养不养唱的,跟潘金莲又有什么干系呢?她只不过就是武松的嫂子。
再给大家解读一下:此时的潘金莲这番话,完全是把自己当成了武松的女朋友,而且还怕武松口不应心。
潘金莲“撩汉”第二招:直接上手,与武松身体接触;
据《水浒传》原文描写:
那妇人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拿着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冷?”武松已自有六七分不快意,也不应她。
潘金莲已经忍不住心头欲火,直接动手去捏武松的肩膀,这就和武松有了肢体上的暧昧表现。
而“只一捏”这三个字,说明此时的金莲已经是春心荡漾了。
但武松完全不解风情,像个木头似的,一点都没有情调,反而心头却升起了六、七分不快。
潘金莲“撩汉”第三招:言语挑逗,想要进一步身体接触;
据《水浒传》原文描写:
那妇人见他不应,劈手便来夺火箸,口里道:“叔叔不会簇火,我与叔叔拨火;只要似火盆常热便好。”武松有八九分焦躁,只不做声。
潘金莲已经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了,于是彻底放下一个女人应有的矜持,想要再进一步和武松有身体的接触。
朋友们,这句话里的“火盆常热”是个双关语,意思就是说:“你对我的心,要常热便好”。
而“劈手便来夺火箸”,是说两人的手自己亲密接触了,这一动作分明是在调戏和挑逗武松。
可惜金莲对自己太过于自信了,武松根本就不识情趣,并不为其所动,倒是又增至了八九分怨气。
潘金莲“撩汉”第四招:开门见山,直接吐露心声;
在《水浒传》中,潘金莲一共叫了武松三十九次“叔叔”。
而转折点就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午后,欲火攻心的潘金莲准备彻底拿下武二郎时,这才改口称的“你”:“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残酒!”
据《水浒传》原文描述:
那妇人欲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却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潘金莲看着武松对自己的不理不睬,忍不住欲心攻心,就赤裸裸的直接表白:“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残酒”。
朋友们,潘金莲的这半盏残酒,撩的绝对骚气十足,此时还将“叔叔”的称呼换做“你”。

可见金莲此时,已经完全把武松当成自己心爱的男人,不再是自己丈夫的弟弟了。
初见面时,潘金莲筛酒给武松喝,武松也都喝了,并且都是一饮而尽,这也实属正常,无可厚非,而且武松还筛了一杯酒给潘金莲喝。
但可这回可不同了,潘金莲又筛了一杯酒,自己先喝一口,然后递给武松,这意思可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男女之间一种很暧昧的行为,不论在任何朝代,只有那种很亲密的男女之间,才会共用同一个杯、同喝一杯酒。
而武松若喝了这杯残酒,换一句话来说就等于和潘金莲间接的接吻了,因为酒中含有潘金莲的口水。

潘金莲拿了半盏残酒,跟武松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其实潘金莲的意思很明显,也很直白,就是直接告诉武松:你若有心,我怎会无情,别说话请吻我!
如果武松接过来喝了潘金莲喝剩下的这半杯残酒,那就证明武松不在乎酒中潘金莲的口水,那么二人成其好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可以说,潘金莲的最后一“撩”可是充满了诱惑,不仅有肢体接触,而且还用言语挑拨。
甚至她还大展媚功,轻解罗衫,微露前胸,这哪个男人能消受得了?
就算武二郎再怎么愚笨,也能明白咋回事!
武松被撩,翻脸震怒,义骂潘金莲;
据《水浒传》原文描述:
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
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交。
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在潘金莲整个挑逗过程中,武松从一开始就是六、七不快意,这种不快慢慢的累积,直到八、九分焦躁。
武松在面对着“糖衣肉弹”的步步紧逼,再也坐不住了,心烦意乱的他最后震怒。
劈手夺过酒杯,泼在地下,怒骂嫂嫂,并且言辞十分激烈,然后两手推开潘金莲,差点把潘金莲推倒。
至于推到金莲的什么部位?大家还是自行脑补吧,百味不宜过多赘述!
并且武松最后还强调,你潘金莲没有羞耻之心,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就要用拳头打你了。
武松心里真的爱过潘金莲吗?他真的不解风情吗?
那么武松到底喜爱过潘金莲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接下来百味就给朋友们分析一下:
第一、武松初见潘金莲,看到如此貌美如花的嫂嫂,突然眼前就一亮,眼神里分明流露出了爱慕的意思,这和潘金莲初见武松时也是一样的。
常言道“秀色可餐”,武松初见妩媚妖娆的金莲并不反感,而不反感就表示有可能是好感。
第二、武松当晚就在哥哥家里住下,过了数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绸缎送与嫂嫂金莲做衣裳。
那么,武松既然知道潘金莲对自己有不良的企图,但并没有立即离开,可见在武松心里,对嫂子金莲还是些许依恋的。
第三、当县里有人请武松吃饭时,刚开始武松答应了,但是后来却推辞了。
为什么呢?男人在外面吃吃喝喝不也是很正常吗?武松又为何要推脱?说明他心里也在惦记着一个人在家的嫂子金莲。
第四、雪天饮酒一幕,武松和金莲对饮,你来我往,情人气氛十足,估计这一幕,也许会时常的在武松梦里出现。
还有,酒席之中潘金莲一直在引诱武松,假如武松非常反感,完全可以扭头就走、甩袖离去。
但武松并没有走,也没有反对,当金莲给自己筛酒,自己喝完了,竟还给金莲还筛了一杯酒。
这样一男一女之间你来我往,叔嫂关系已经明显淡化成为了男女关系。
虽然武松心中知晓了八九分,明知嫂子金莲在撩拨挑逗自己,但也只顾把头来低,这算不算是羞涩?或是期待?或是忍耐?亦或是顾及颜面?都很难讲。
第五、武松在面对着潘金莲的调戏不懂拒绝,不仅不拒绝,反而还沉默不语。
而接下来潘金莲,抢过武松手里的火箸,告诉他“你不会拨火,我来吧。”
两个人的手亲密接触后,火盆的火旺了很多,眼里的金莲也妖娆了很多,武松也燥热了很多,此时的武松就要破防了,为何他还不走?
第六、最后当武大郎被奸夫淫妇害死之后,武松怒杀潘金莲的时候,双目通红,眼中满含泪花,举起来的刀子,却迟迟不肯动手。
从中不难看出,武松对潘金莲也是有着满满的不舍和爱意。
所以,细节见真情,从上述六个细节来看,武松还是蛮喜欢潘金莲的。

如果武松心中对潘金莲不曾动情,哪里还会到等到潘金莲连续挑逗,以至于后来直接大胆表白?
如果武松不是一再默认,甚至迎合潘金莲,而金莲又怎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深陷情网。
也正是因为潘金莲对武松有爱,武松对潘金莲有情,两人才会独处一室,对饮调情。
百味认为,只是因为潘金莲阶梯式的递进前行,心思急了一点,步子也大了一点。
让武松在爱的迷醉中猛然警醒,意识到自己即将破防,即将成为千夫所指、万人痛骂的罪人。
毕竟在那个年代,如果没有循序渐进的感情推进,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能直接就往男人身上扑呢?
就算后来潘金莲出轨西门庆,勾搭成奸,也是在王婆的精心谋划之下才成功的。
就在刹那间,武松心中对兄长的愧疚铺满整个心头,而对潘金莲的百般柔情,却去潮水般退却,剩下的只是震怒和愧疚。
武松内心挣扎不几,对自己迷醉多情的嫂子金莲,竟发展到如此地步感到震惊,也为自己背叛养育自己的兄长而深感愧疚。
理智明确的告诫武松,长嫂如母、绝不可戏,此时武松的戒心倍增,直至八、九分焦躁。
此时的武松,与其说是在警戒潘金莲,不如说是警戒自己的沉沦。
虽然潘金莲在整场试探中很有层次,但很明显还是操之过急了。
而武松拒绝是对的,但他到底是个粗人,不懂得风月,更不懂的拒绝女人方式和方法。
有人说,如果金莲再有点耐心,再施展些手腕,或许就把武松成功勾搭到手了。
也有人说,如果金莲裹个浴袍出来,挑逗武松上钩,或是装作喝醉,瘫软在武松怀里哭。
有句话说得好,叫“酒壮怂人胆,酒色不分家”,三杯酒下肚,平时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儿,此时也都敢了,还可以将一切过失都推给醉酒。
要知道,在酒精的刺激下,人往往最容易放纵,也更容易为爱鼓掌。
结语:若干年后的武松遁入空门,看透了世间的一切,也开始反思他这一生何为对、何为错?
武松最终才明白,当初嫂子金莲内心有多么痛苦,以及遭受的各种不公。
也许武松会想:若是自己当时换一种方式,来应对嫂子的示爱,那种结局也许就不会是家破人亡。
不过,在百味看来,即使潘金莲再有耐心、再有手段,打虎英雄武二郎也绝不会乖乖就范。
而武松也永远是她想得也得不到的男人,因为武松是一个忠义耿直的汉子,之所以与嫂子金莲亲近,就是因为他心中敬重自己的兄嫂,并且希望自己的哥哥幸福。
武松是一个懂礼仪、知廉耻的人,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他心中是最清楚不过的。
同样,武松绝不是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有底线的人,所以,无论潘金莲怎样挑逗引诱,武松都绝不会被她勾搭到手的。
《郑重声明:笔者全部作品已开启全网维权,未经笔者允许,如有侵权、搬运、盗用者,请立即停止使用,否则必将采取法律措施追责!》